苗乡社工战“疫”情


夏海生是凤凰县禾库镇的一名社会工作者。

以往春节,夏海生总在家里多陪陪父母,以弥补平日里无暇顾及的愧疚之情。2020年大年三十下午,他突然接到电话通知,要求马上赶回镇政府参加防控新冠肺炎的紧急工作。

临危受命显担当

夏海生负责的禾库安置区,是湖南最大、全国第三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这里有8个居民小区,住着来自4个乡镇的搬迁户932户4784人。春节期间,外地务工返乡多,人口流动大;这里居住的老人、妇女八成以上不懂汉语、不识汉字,开展宣传工作难度大。整个安置区相当于普通的2-3个村的规模,只有夏海生带着另外一名社工开展工作,人手少,排查任务非常繁重。

夏海生制定了安置区以防为守,以宣为攻的防疫方针,通过苗语+汉语双语模式,进行贴标语、响广播、微信群等方式宣传传播防护知识,引导居民科学应对,避免不必要的人员流动,消除恐慌心理,做到有效的防控应急措施。就这样,每天清晨,夏海生拖着一个小音响开启苗语+汉语双语模式踏上大街小巷的宣传之路,直到每天华灯初上之时,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办公室。

在禾库安置区便民服务中心,夏海生手拿笔墨写下了100余份宣传标语,贴在整个安置区的每一个角落。

除了宣传疫情防控知识之外,夏海生还要拿着笔记本,带着体温计为年后入住的搬迁户一一测量体温。亩如小夏,贺歪量丢,(意思:你好小夏,帮我量一下),这是高见村搬迁户石金香说道。在疫情防控期凡是不在安置区过年的搬迁户,年后入住的逐个测量体温和登记,发现有发烧等情况另外登记,得到搬迁群众一致好评。

疫情不退不收兵

3月3日,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在凤凰县易地扶贫搬迁禾库安置区同康服饰扶贫车间,数十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经过一系列安检后,进入扶贫车间开始一天的工作。

禾库安置区配套建设1.7万㎡扶贫车间,引进同康服饰、校厂一体技能培训、惹巴妹手工织品、苗绣等企业,开办劳动密集型扶贫车间4个,提供就业岗位1100余个。据同康服饰相关负责人讲述,受到疫情影响,订单堆积了很多,要尽快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争分夺秒加紧生产,计划今年新增就业岗位150余个。其余3个扶贫车间都陆续开展复工前期工作准备,确保搬迁户就近就业,努力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总体要求。

陈娜群是一位河南姑娘,10多年前嫁到禾库镇天星寨村八组,现在是禾库安置区搬迁户,家里有3个小孩,之前夫妻俩长年在广州务工。这次回家碰到疫情不能出门,看到扶贫车间复工复产,就到安置区管委会来咨询。夏海生热情地接待她,向她介绍禾库镇的发展规划和安置区的美丽蓝图以及相关就业政策等情况,把她带到扶贫车间报名就业。陈娜群开心地笑了:之前我嫁到禾库时这里是穷山恶水,没想到现在在家门口也可找钱。

除了引导搬迁户到扶贫车间外,夏海生在安置区管委会为搬迁户办理赴外地务工相关情况证明,截止3月中旬办理相关证明共有900余人次。据夏海生讲述,连续几天办理务工相关证明,一天工作下来嘴巴也说干了,手也写麻了,看着一份份证明表示我们工作但也是值得。

一封迟到的家书

3月25日,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夏海生这才得以给父母郑重地写了一封家书,和父母一起分享这几个月以来的酸甜苦辣——

爸爸、妈妈:你们好!

这个春节,我大年三十的团圆饭都顾不上和你们吃,就被召开到防控疫情的工作一线,而且那么久没有时间回家看望你们,儿子对不起了!

我工作的禾库镇是全县最偏远的高寒山区,全镇25个村1个社区,镇区5条交通要道设立5个监测点24小时日夜值守,搞好过往车辆和人员的监测服务;连5天一场的传统赶集也取消了。

我负责禾库安置区检测点。在这里,一栋栋安置房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区内道路五纵七横、四通八达,G352国道、天然水渠穿区而过,本该热热闹闹的千户苗寨旅游新区,因为疫情来袭而变得沉甸而宁静。

爸妈:你们还记得上次在电话里帮我修改苗语+汉语双语宣传资料的事情吗?其中有一句苗语葛武汉咯翰伽木伽嘟,达喜联的阳介意的阳修改成招护更为妥当,受到这里苗族同胞们一致好评,我还要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采用的苗语+汉语双语宣传模式在宣传防控中语言朴实通俗,贴近群众,连小学生都背诵得朗朗上口,为安置区的有效防控立下汗马功劳;疫情了防控双语宣传还被凤凰县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凤凰县民政局、湖南省民政厅等各个部门和媒体推广。上个星期五,我还接受了2020年度湖南省社会工作宣传周榜样人物连线的专线采访呢。你们对儿子的工作支持可大了,谢谢你们!

现在,全国防控形势已经好转,我们的工作重心也转入为复工复产和产业开发的全面服务之中。我一定会不松懈、不麻痹,老老实实听党的话,尽职尽责为这里的群众搞好服务,请你们放心。

爸爸:记得您在年前编了一首苗歌,要我录制传到网上去,以表达苗家儿女对党的感恩之情。等忙完这段时间后,我一定抽时间回来陪您完成这个久违的心愿。

祝爸爸、妈妈健康平安!长命百岁!

                                   儿子:夏海生

2020年3月25日

元月下旬以来至今快三个月了,安置区932户4784人一直保持着零感染的防控记录,安置区的搬迁群众生产生活秩序正在有序恢复,对今年巩固脱贫成效和建设全面小康充满了信心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