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初心如磐 使命如山 奋力推进民政工作高质量发展

 初心如磐  使命如山
  奋力推进民政工作高质量发展
  ——十八大以来株洲民政工作回眸
 
  “有困难,找民政”,这简简单单的六个字,是株洲老百姓的一句口头禅,其中包含的是全市老百姓对“民政人”的无限信赖。
  十八大以来,株洲市民政局紧紧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怀着“为民爱民”的初心,以扎实的作风,解决了一大批社会关注、群众期盼的民生问题,将民政工作的温暖传递到千家万户,受到广大群众的交口称赞。
  兜底线,基本民生保障有为有位
  今年54岁的李某涛,家住株洲市炎陵县下村乡云里村,为听力与言语一级残疾人,其妻黎某为二级智力残疾人,儿子尚在读初中。经审核审批,李某涛家纳入农村低保,每月可领取450元低保金,220元残疾人“两项补贴”,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
  着眼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株洲市民政局一直积极拓宽社会救助服务领域,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坚持不懈地推进各项救助工作,切实保障李某涛这样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
  截止目前,株洲市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493元/月和414元/月,增幅36%和49%,月人均救助水平为分别为360元和185元,增幅18%和76%;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分别达7410元/年和5502元/年,增幅31%和48%,特困人员照料护理制度全面建立;累计医疗救助164万人次,支出4.4亿元;累计临时救助14.8万人次,支出1.19亿元,保障水平在全省处于第一方阵。
  此外,株洲市民政局还有力有序做好了兜底脱贫、救灾救济、涉军保障等工作,获得了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实现了安置“清零”,织密扎牢了基本民生保障网。
  树特色,基层社会治理提速提档
  2017年9月,株洲市社会组织项目“花季护航”迎来了一个12岁的孩子小宾(化名)。小宾6岁时,他的爸爸锒铛入狱,妈妈又离家出走,他只能跟着年过八旬的爷爷奶奶,靠着微薄的低保金生活。因为自卑,小宾不爱与人说话,学习成绩也不好。为了帮助小宾走出心理阴影,社工们运用专业方法帮助小宾及其家庭。渐渐的,小宾的脸上也有了笑容。
  这,只是株洲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专业社会组织创新社会服务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株洲市、县两级每年以国际社工日为契机,坚持同步开展“三社联动”主题宣传活动,推动株洲市“三社联动”工作普遍开展。同时,该市还出台了《关于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的实施方案》,通过机构申报、政府部门推荐、社会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选出重点支持和服务创新培育项目,进一步树立了社会组织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行业的意识。2018年,由株洲市民政局牵头的“三社联动”行动,成功跻身株洲市委提出的“城乡统筹•幸福株洲”创新社会治理系列行动。
  通过不断加强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工人才的建设,株洲市“三社联动”工作一直有序推进。2016年,该市启动社区服务场所提质改造三年行动,三年内共完成126个社区服务场所提质改造任务,超计划完成16个;为强化社会组织监督,2018年对全市108家社会组织作出警告或撤销登记的行政处罚,并评出3A以上等级的社会组织9家;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至2018年底,全市持证社工人数已经达到409人。
  此外,在该市民政局的指挥协调下,株洲市村居换届、村务公开、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等工作均在全省率先完成,为创新株洲市社会治理提供了强大动力。
  提质量,基本社会服务优质便民
  住在株洲市荷塘区月塘街道袁家湾社区的丁奶奶,今年88岁,患有严重的“类风湿”和轻度老年痴呆。她长期不愿出门,也没有朋友,一日三餐由家人送饭,过着极其封闭的生活,病情也日益加重。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知情后,最终将丁奶奶送到一家养老院安享晚年。
  自获批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以来,株洲着力加强政策创制,在制定《株洲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方案》的基础上,先后出台了《株洲市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2018—2020年)》等十多个配套政策,“1+X”养老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同步实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八大行动”,规范“区(市)有示范中心、街道有服务中心、社区有日照中心、小区有老年驿站”四级养老设施网络建设,启用了市级养老服务监管平台、12349为老热线、“株洲养老”手机APP,推进“智慧养老”工作发展,着力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使老人们能就近享受到舒心的养老服务。
  为照顾好农村留守儿童,株洲市民政局大力开展“阳光下没有孤独”——株洲市留守儿童关爱保护项目,完善了“市有示范、县有中心、乡镇有站、村社有家”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四级网络体系,努力构建“1名儿童+1名社工+1名志愿者+1名老师+1名村干部”的“五个一”保护模式。
  为拓展株洲城区发展腹地,株洲市民政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通过不懈努力,推动株洲县撤县设区成功获得国务院批复。渌口区的成立,重塑了株洲市的发展版图,为加快建成株醴都市圈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株洲其它社会服务工作也齐头并进,先后获得了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等荣誉,并成为全省首个按照普惠制原则为80岁以上高龄老人发放生活补贴的市州,首个将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纳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和市委党校主体班课程并如期开课的市州,首个出台地名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市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