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无障碍浏览|

首页>信息公开>领导讲话

唐白玉厅长:深刻把握民政工作新使命 全面开创“五化”民政新时代

  时间:2018-05-04 00:00      

  (《中国民政》2018年第5期)

   

  湖南省民政厅厅长  唐白玉

  

  2018年全国民政工作会议要求,要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并特别强调要深刻研究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对民政工作的机遇与挑战。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民政工作会议精神,做好新时代的民政工作,要根据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研回答好三个问题:一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于民政工作提出了什么新要求;二是民政工作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三是如何实现民政工作的平衡充分发展,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民政职能作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一、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定位民政新使命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重新定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为中国现阶段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民政工作明确发展方向、职责使命提供了实践依据。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发展的目标从维系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品质拓展为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愿望与向往。与此相适应,民政工作要按照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转型提升。

  一是在服务理念上,要以民政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经过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群众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更加强烈,并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我们必须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永远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民政工作的奋斗目标,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民政人的初心。

  二是在服务对象上,要以民政满足更多人民的美好生活。民政工作服务的对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有一个逐渐发展、不断扩大的过程。从受灾群众、三无人员等群体,通过普惠福利等扩大到残疾人群体、老年人群体等更广泛的群众,再通过社区建设等扩大到覆盖几乎每个人。在新时代,民政部门在做好服务特殊群体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实现普惠,让更多的人民通过民政感受到美好生活。

  三是在服务内容上,要以民政满足人民更多方面的美好生活。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这七个“有所”主要侧重于从改善民生水平视角揭示“美好生活需要”。民政部门要努力履行好自身职责,保障孤儿基本生活,做好民办学校登记管理,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做好兜底保障工作,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对上述美好生活的追求。

  四是在服务质量上,要以民政满足人民更高层次的美好生活。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期盼从较低层次的物质文化需求转向更高层次的追求,期盼更好满足人们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美好生活需要;期盼更好满足人们的参与感、公平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尊严感等“软性需要”。这就要求民政在服务质量上,不仅要通过民政职能保障和促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而且要在此过程中更加关注社会公平正义,更加注重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满足人们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美好生活需要。

  五是在服务效果上,要以民政更加持续稳定地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生活要美好,必须有持续稳定的预期。如果缺乏持续性、规范性,此一时彼一时,则人民就会没有安全感,更没有幸福感。为了满足人们的美好生活,我们要通过民政工作努力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二、在民政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中开启民政新征程

  经过长期的发展,湖南省民政事业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是,仍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与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还有较大差距。

  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五大方面:

  一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受城乡二元结构影响,民政事业城乡发展不平衡是湖南省民政工作的一个明显特征。城乡在民政基础设施和民政公共服务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农村的民政公共服务能力亟待提升。

  二是区域发展不平衡。随着各项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湖南省民政事业发展的区域差距有所缩小。但是,长株潭地区、洞庭湖地区、湘南地区、大湘西地区四大区域民政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格局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即使在一个区域的不同市州、同一市州的不同县市区,民政事业发展的差距也依然较大。

  三是业务发展不平衡。在民政多元业务中,各项业务还没有实现平衡发展,各项业务之间也还没有融合发展形成工作合力。具体来说,救灾、救助等传统民政业务发展相对较好,而“三社联动”与民政社会化、信息化、标准化、法治化等新兴业务发展相对滞后。

  四是业态发展不平衡。也就是民政事业与相关产业发展的不平衡。民政工作无疑主要依靠政府投入作为事业来发展,但是养老服务业、社区服务业、殡葬服务业等都属于第三产业,需要用产业的方式方法来推动发展,但目前我们还没有学会用产业的思维来谋划,没有掌握用产业的方式来推动。

  五是发展要求与保障措施不平衡。民政工作点多、线长、面广、事繁,随着社会发展民政职能还在不断拓展,各项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各项保障措施没有及时配套跟进。在人员上,县级基层民政工作力量较为薄弱,人少事多,超负荷工作已成常态。在资金上,当前全省民生保障资金主要依靠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多数市县配套严重不足,工作经费紧张的状况依然突出。在设施上,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

  “不充分”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总量供给不充分。虽然各项民政事业经费增长较快,已具有一定规模,但各项民政资金仍然无法满足事业需要,如社会救助方面,我们的救助标准不高,临时救助等没有很好开展起来。同时,各方面的民政服务设施也严重不足,如部分地区没有火化设施,与殡葬改革推进严重不相适应等等。

  二是质量提升不充分。各项民政工作离精准、高效还有距离。如去年的低保清理表明,民政救助对象还不够精准,有的不符合低保条件的也给予了低保保障。再如,一些民政服务机构存在重建设、轻管理,重硬件、轻服务的问题,缺乏严格的服务质量标准体系等等。

  三是改革创新不充分。面对新形势下民政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民政部门的改革创新意识有待提升。有的民政部门思想观念、业务能力还不能适应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和事业转型发展的要求,很多工作理念和工作举措还停留在传统民政上,深层次和高水平谋划工作思路能力略显不足。有的民政部门等靠要思想严重,从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来破解民政事业发展难题的意识不强,民政领域的体制机制活力没有得到有效释放。

  四是社会参与不充分。民政传统的供给体系,主要是面向低收入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以往形成的重政府包办轻社会参与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如养老服务市场需求大,但目前仍然主要靠政府包揽,社会和市场主体供给能力仍然不足,难以满足社会各层次的需求。

  五是职能发挥不充分。在从严治党的新常态下,党风政风呈现一派新气象,广大民政干部宗旨意识和廉政意识更强,精神状态更加向上,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但也有个别党员干部在思想和行动方面出现了一些消极变化,存在 “为官不为”的问题,影响了民政职能作用的发挥。

  民政事业发展的上述五个方面的“不平衡”和五个方面的“不充分”是相互联系的。“不充分”是“不平衡”产生的客观基础,“不平衡”会反过来加剧“不充分”。我们要以问题为导向,积极主动研究相关改革举措,积极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对民政事业发展的强烈呼声和殷切期待,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敢于爬坡过坎、攻坚克难,在解决民政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中推动民政事业转型发展,开启民政事业发展新征程。

   

  三、在“五化”民政建设中推动民政均衡充分发展,奋力开创新时代湖南民政新局面

  面对民政更加持续稳定地满足更多人民的更多方面、更高层次的美好生活需要,与民政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湖南民政怎么办?经过这段时间的思索,我认为,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五化”民政建设,以“五化”民政为统揽推进全省民政改革创新和发展转型。

  一是坚定不移推进“五化”民政建设。我们提出的人本化、法治化、标准化、信息化、社会化的“五化”民政建设,是解决新时代民政工作新矛盾的有效路径。从内容上看,人本化的要求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要求是一致的,而法治化、标准化、信息化、社会化都是推动民政事业均衡充分发展的有效举措。从实践上看,湖南省2017年探索起步的“五化”民政建设表明,通过“五化”民政建设,可以实实在在地推动民政事业大力发展。从政策上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我们的“五化”与党的十九大报告的“四化”有异曲同工之妙。从法律上看,“五化”民政是湖南省“十三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确定的,该规划一经发布即有法律效力,我们就应当遵循和实施。总而言之,“五化”民政是解决新时代民政工作新矛盾的有效路径,我们应当以“五化”民政为统揽推进全省民政改革创新。

  二是全面深入推进“五化”民政建设。我们将2017年定位为“五化”民政建设的“探索进步”年,2018年为“全面推进”年。2018年的全面推进,我们要在四个方面实现全面:在地域上实现全面。去年我们重点抓的是20个县市区的试点工作,今年在去年的基础上要抓全部122个县市区的“五化”民政建设。在层级上实现全面推进。去年我们重点抓的是县级层面的“五化”民政建设,今年省市县三级民政部门都要推进“五化”民政建设。在领域上实现全面。不仅各项民政业务要按照“五化”的要求谋划和推进,而且各级民政机关的内部管理也都要按照“五化”的要求谋划和推进。在内容上要实现全面。即人本化、法治化、标准化、信息化、社会化要同时推进,实行融合发展。为此,我们要思考如何推进“五化”民政建设。在此基础上,完善“五化”民政建设的领导协调机制,出台“五化”民政建设总体纲要,分别制定人本化、法治化、标准化、信息化、社会化五个专项实施方案,明确今年和近三年每项民政业务对标“五化”建设的任务清单,并根据任务清单和第一轮评估情况修改完善评估指标体系。通过这些举措,形成省市县三级全面推、所有县市区全面推、民政各领域全面推的“五化”民政建设新局面。

  三是务求实效推进“五化”民政建设。全省各级民政部门要齐心协力,强化保障,创新措施,确保“五化”民政建设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一方面,要加强组织领导。要建立健全“五化”工作机制,形成厅机关抓“五化”的合力,省市县三级民政部门抓“五化”的合力。要加强督查指导,及时掌握各市县“五化”民政建设进展情况,对建设成效明显的县市区在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倾斜奖励。另一方面,要以“五化”思维推动“五化”民政建设。要精心组织第一轮“五化”民政建设县市区的评估工作,并根据评估实践制订“五化”评估程序规定,以法治化推进“五化”。要根据第一轮评估情况和民政工作的新要求,修订完善评估指标及评分标准,按照新标准组织指导推动全省的“五化”民政建设,以标准化推进“五化”。要开发“五化民政建设评估系统”,以信息化推进“五化”。引进高校科研机构作为第三方机构参与“五化”的评估和研究,以社会化推进“五化”。另外,还要注重宣传舆论引领,对于“五化”民政建设中的典型经验做法,加大宣传推介交流力度。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唐白玉厅长:深刻把握民政工作新使命 全面开创“五化”民政新时代

9211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