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无障碍浏览|

首页>信息公开>领导讲话

民政工作文选:运用信息化融合推进“五化”民政纵深发展

  时间:2017-07-21 00:00      

 

  (《民政工作文选》2017年第3期)
  湖南省民政厅副厅长 陈慈英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将信息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环,尤其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网络强国与网信立国战略、大数据发展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等系列重大决策,把信息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开启了信息化的新征途。湖南民政围绕国家部署和“五化”民政发展战略,用信息化助推人本化、服务法治化、支撑标准化、引导社会化,推进“五化”相互融合,实现湖南民政事业的蓬勃发展。
  一、深入理解民政信息化的内涵要义
  “十三五”以来,湖南省民政厅党组提出“五化民政”发展战略,这其中,“信息化”是助推器,是黏合剂。用信息化助推人本化、服务法治化、支撑标准化、引导社会化,推进“五化”相互融合,这是实现湖南民政事业蓬勃发展的关键。
  (一)以信息化助推人本化的贯彻落实
  要将“民政为民、民政爱民”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就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让互联网更好地造福人类”的要求,用信息化助推人本化的贯彻落实,实现“一切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一切”,彻底抛弃过去考虑部门利益甚至个人利益更多,而忽略公平正义的思想和做法,让一切在阳光下运行。一方面,用信息化提升“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体验感和幸福感。要用“数据”找准“人”、管住“钱”、管住“项目”,将民政工作全过程关进“数据铁笼”,提升民政高效精准管理水平。凡是与群众相关的民政服务事项,都要推行网上受理、网上办理、网上反馈,做到民政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全程在线”。要将民政服务事项逐步转移到“网、微、端”,变民政部门“配菜”为群众“点菜”,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让老百姓享受民政更“贴心”。“更聪明”“更暖心”的政务服务。另一方面,用新媒体宣传好惠民政策,营造好民政网上舆论环境。全省各级民政部门要用好民政新媒体、用好自己的“网上通讯社”,宣传好党委政府民政民生政策,宣传好民政工作创新实践和鲜活经验,及时向社会通报民政工作进展,耐心倾听好民政服务对象的心声,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二)以信息化法治化深度融合构建“互联网+法治”平台
  各级民政部门要积极运用“互联网+”推动法治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构建全省行政执法信息系统,打造“互联网+法治”大平台,强化法治化、信息化对民政各项业务的规范和监督,保障各项民政行为合法、规范、便民、高效。一是以信息化规范全省民政执法。要依法规范行政给付、行政确认、行政许司、行政处罚等每项民政业务办理的条件、程序、文书及其档案,并将规范好的条件、程序、文书等通过信息化予以格式化、流程化,以此构建全省民政执法信息系统等“互联网+法治”大平台,覆盖省、市、县三级民政部门和乡镇(街道)以及社区,对行政给付、行政确认、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民政执法行为进行全过程监督,规范民政行政执法主体的执法行为,对行政执法情况进行分析考核,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二是以信息化创新民政法治宣传。通过湖南民政网新媒体和“时刻”“新湖南”“今日头条”民政频道全面公开民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公共服务清单和民政领域的政策法规、办事指南、统计数据、资金信息、服务信息、监督举报方式,并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对民政政策法规文件进行新媒体化宣传改造,让民政政策法规和政策解读深人人心,人人知晓。在出台政策的同时,同步做好网络解读方案,将最新政策传导到民政干部和社会公众,用新媒体宣传指数提升民政普法指数。三是以信息化创新民政法治监督。“互联网+”时代不仅带来“信息高速公路”,而且开创了“全天候全透明全方位”法治监督新局面。2016年,怀化麻阳先行探索了。“互联网+监督”模式,借助互联网技术平台,分析和决策于一体的平台系统,推动人工监督与技术监督有机结合。2016年12月1日,省委书记杜家毫在听取该模式汇报后,强调要在全省全力推广“互联网+监督”模式,用新的思路、新的方式方法和手段防止和治理基层“雁过拔毛”式腐败等“老大难”问题。今后,湖南民政要将法治化和信息化有机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五化”民政的监督利器。
  (三)以信息化支撑标准的制定、宣传与使用
  标准化既是民政工作的“度量衡”,也是法治政府背景下民政工作的“硬约束”。信息化的推进为标准化提供科学的、先进的、高效的、可靠的技术平台,标准化要借助信息技术来锁定“标准化内容、方法”和“标准化时限”。一是用新媒体扩大标准化宣传普及。省民政厅编印的《民政200问》是民政政务服务的一个标准。民政标准化出台后,要推出网民易于接受、形式新颖、便于识别与记忆的民政标准互联化的宣传产品,提高民政标准化意识和认知水平,让民政干部职工熟练掌握民政标准、普通大众知晓民政标准。重要标准发布时,要同步出台标准实施方案和释义,同步在网上进行舆论引导。二是以信息化提高标准化制定和使用的公众参与度。在标准的制定、修订过程中,主动在网上倾听民意、汇聚民智,凝聚标准化制定“最大公约数”。在标准实施中,要通过互联网建立实时反馈通道,运用大数据扩大公众监督面,将实施结果及时反馈至标准立项、起草、复审和管理等工作环节,形成标准化工作的良性循环。三是用信息化提升标准化建设管理服务水平。借助信息技术固化民政建设标准、管理标准和服务标准的成果,建立民政标准化“数据库”,对标准进行分类、加工和挖掘,提供标准化决策参考。在湖南民政新媒体上建设专栏——“民政标准化”专栏,实时发布民政标准化动态信息,为民政系统、中介机构、社会组织、民政服务对象等社会公众提供民政标准化政策、法规、信息、技术咨询和服务。
  (四)以信息化引导社会参与和服务共享
  “互联网+”的本质在于“开放生态”和“链接一切”,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湖南省“十三五”规划提出加快构建“互联网+民政民生服务体系”,民政需要用“互联网+”链接各参与主体,扩大民政“朋友圈”,画大民政工作文选民政“同心圆”,凝聚社会各方资源,引导社会和公众参与,汇聚民政事业发展合力。一是用信息化助力“三社联动”,激发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活力。加快推进“三社联动”就必须建设好社会组织信息公开网、公益慈善组织信息公开网、社会组织人才网和社区公共服务网,让数据发力甄别社会组织“黑白名单”,用“大数据”依法监管社会组织、社工机构和社区服务。要在村(社区)抓好民政基础数据采集,落实好数据的源头采集、一次采集、标准采集,实现数据多方共享。社会组织法人库建设是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建设覆盖省、市、县三级的社会组织管理平台,涵盖社会组织网上审批、网上查询、电子台账、电子档案、统计分析等功能,实现面向公众的社会组织信息查询服务,以及与公安、质监、工商等部门信息互通及工作协同。二是加快“互联网+民政”,扩大民政“朋友圈”。“互联网+养老服务”“互联网+公益慈善”是吸引各方力量加入民政公共服务的最大亮点。一方面,线下向线上拓展,尤其是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创新领域,民政部门搭建信息平台,市场、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主动参与,既可降低民政服务成本,也可增加民政服务对象的选择机会,弥补公共资源的不足,实现供需的有效衔接,丰富供给的多释化。另一方面,线上向线下延伸,更加注重服务对象体验,关注网民留言和信息反馈,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尤其可用于对敬老院、福利院、社区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科学布局,调剂服务对象覆盖范围,最大限度提高社会使用效益和节约政府资源。
  二、准确把握民政信息化的重点任务
  信息化建设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尊重信息化发展规律,发扬“钉钉子”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把握重点、稳中求进,积小胜为大胜。“十三五”时期,省里的重点就是“绘好一蓝图、建好一张网、用好一朵云”。
  (一)绘好“一蓝图”
  用信息化这张蓝图,对标国家和省里的明确要求,对标民政的工作实际,对标基层的呼声和社会的关切,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地通盘考虑。《湖南省“十三五”民政信息化发展规划》,明确了民政信息化的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路线图和时间表是:贯彻落实国家和省里的信息化战略任务,以“互联网+”民政为创新驱动,以大数据应用中心框架、民政综合业务云平台和虚拟云机房建设为重点,全面提速信息化建设,到2020年,省、市、县三级信息共享和数据开放水平大幅提升,主要业务领域运用大数据能力显著提高,“互联网+”促进民政转型升级取得新突破,网络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信息化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信息化在引领“五化民政”建设、促进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任务书是:民政信息化标准体系、大数据应用、信息系统建设、基础支撑、网络安全5大部分共35项工作任务中,有12项经过省民政厅的大力争取,首次纳入《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湖南省“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
  (二)建好“一张网”
  谢建辉副省长指出,在当前民政部门任务重、事多、事杂、人少的情况下,唯有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来提高效率。要求民政业务系统尽快整合到“一张局域网”办理,并大力发展手机端等移动互联网服务,努力提高为民服务效率。自推进“五化民政”纵深发展以来,湖南民政实施了民政“一张网”的探索实践,2017年在移动互联网上发力便民服务,这既符合民政部“金民工程”的要求,也切合省政府领导的指示要求,下一步要在持续优化的基础上加快建设,实现网络集成、业务集成、服务集成。一是网络集成。2017年,省民政厅以省政府统筹部署电子政务外网为契机,将民政广域网络整体向政务外网迁移并延伸到乡镇(街道)一级,建成高效、安全、可控的民政四级广域网络。市(县)民政部门要根据省里的统一标准规范要求,做好本级网络迁移和向下延伸工作。二是业务集成。省民政厅先行启动民政综合业务平台建设,制定了民政信息化共享的技术标准,已建在用的5个系统已全部整合到这一平台,新建的9大软件从源头上规范开发,彻底根治民政数据统计口径不一致,信息系统不能互联互通的“老大难”问题。2016年底已初步完成覆盖到村(社区)的行政区划标准库信息采集和历史数据的“清洗”工作,实现通过一号(身份证号)查询民政服务对象的关联数据。目前,正在加快系统完善和测试工作,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就可以在一个平台上实现“一网通办”主要民政业务,民政基础数据可以相互调用和同步更新,可大大减少基层民政干部工作强度,提升工作效率。三是服务集成。民政“一张网”既要服务好民政工作决策,又要为公众提供好便民服务。以民政综合业务平台为支撑的“一张网”推广上线以后,可对积累下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开发利用,按行政区划、资金、项目、服务对象等类别,动态生成数据统计报表,为民政工作决策提供支撑。打通民政综合业务平台、民政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和民政内网办公平台的互通接口,让各级民政部门的领导既可在电脑上又可在手机上查看数据。同时,加快推进网上便民服务。
  (三)用好“一朵云”
  “政务云”是把电子政务过程形成的数据,进行集中存储、统一交换、充分共享、深度应用,既可节省各级各部门层层建设硬件的投入成本和部门间交换数据的负担,又可使数据释放生产力。省民政厅顺势而为,在全国省级民政部门率先提出“云上民政”建设理念,确定了用好“一朵云”三步走的实践路径。一是建设“云机房”。2016年,省民政厅投入l000万元用于省厅“云数据中心”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扩能了一批服务器集群,对存储设备进行集中扩容,升级网络安全设备,扩大了互联网“出口”带宽,云数据中心采用较前沿的虚拟化技术,拥有较大的运载能力,基本能保障所有民政业务系统稳健、安全、高效运行。二是聚合“云数据”。2016年,省民政厅理顺了民政业务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关系,厘清了新的“数据图谱”,从纵向把市、县的民政业务信息系统的数据“归笼”,在省民政厅的“云中心”实现了集中存储。同时与公安等12个省直部门签订了数据共享协议,动态交换全省民生数据,即从横向打通了民生大数据的关节,丰富了民政决策所需的数据资源。三是加快“云计算”。省民政厅拟在建设全省救灾应急指挥平台中,同步建设“云展示中心”,对民政业务数据进行动态监控和深度运算,通过三维图形的方法对民政全过程进行“写真”,重点把民政资金、项目监管好,推动民政政务上云步伐,把民政权力运行全过程在“云端”上“晾晒”,真正实现用数据找“人”、用数据管“钱”和项目,推动民政工作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创新,用数据防控廉洁风险。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民政工作文选:运用信息化融合推进“五化”民政纵深发展

921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