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无障碍浏览|

首页>信息公开>媒体

中国社会报:湖南省地名普查办 以标准化为引领促进地名管理服务效能提升

  时间:2019-01-15 08:34      

 

(《中国社会报》  20191153版)

地名是国家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地名标准化是解决“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地名的利器,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近年来,湖南省地名普查办按照民政部标准化建设要求,以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为契机,将标准化理念全面引入地名普查、地名管理和地名公共服务领域,积极探索以标准促规范、强基础、提效能的路子。

强化质量管控,做好顶层设计。地名普查流程和成果的标准化,是提升地名管理和服务效能的重要手段,依据标准推进地名普查能增强地名普查规程的可操作性、地名普查成果的规范性及可用性。湖南省地名普查办坚持创新,主动与优秀的测绘、IT企业合作,早在地名普查的筹备阶段,就编制了《湖南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技术规程》《湖南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数据库标准》《湖南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检查验收与质量评定规定》三个规范性文本,以及工作规程实施细则、涉密数据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监理办法、监理工作方案、监理技术方案、监理实施细则、少数民族语地名审音定字、成果检查验收与质量评定规定等多个文件制度。在保持地名相对稳定前提下,极大地方便了全省普查人员和地名管理人员按照“管好增量、整治存量”要求,严防新增的不规范地名,分类、分级、分层逐步整治已有不规范地名。

注重规范引领,抓好地方标准编制。标准是基石,应用出成效。从2016年开始,我们按照国务院地名普查办“边普查、边应用”原则以及民政部关于加强标准化建设的文件精神,在上述文件和实践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了有关地名的系列地方标准编制工作。《湖南省地名数据元规范》《湖南省地址数据元规范》已由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正式发布、实施,分别规定了地名和地址数据元的坐标系统、编码、描述、构成、分类等基本要求,明确了数据元属性信息和更新原则,适用于地名和地址数据元的采集、交换、共享、更新和使用。对比国务院地名普查办下发的地名普查数据库标准,湖南省地名普查办根据当地特色,细化了地名类别,新增了民政事业单位、村(居)民小组、垸、遗址、集贸市场、专业市场、工业旅游示范点、红色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示范点等12项地名小类,明确并细化了各项数据元的属性信息长度和填写规范。已完成终审的《湖南少数民族语地名译写规则》,为抢救性保护湖南少数民族语地名文化遗产提供了利器;已完成送审稿的《湖南省地名地址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将对地名地址数据库的规则及形式、管理功能、数据交换接口等方面进行规范,促进地名地址数据常态化更新、地名地址审批管理和标准地名地址信息统一发布。

加大整治力度,规范地名管理。自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开始以来,湖南省就将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纳入其中,并于2016年出台了《加强地名文化保护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实施方案》,以所辖122个县(市、区)现有城镇居民区、大型建筑物(群)、道路、街巷、桥梁、公园、农村居民点、新社区名称、城乡地名标志设置等为整治切入点,在全省开展加强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其中,选取了长(长沙)株(株洲)潭(湘潭)三市作为地名一体化建设试点地区,印发了《关于加强长株潭地名一体化建设的通知》,在地名密度最大、增长最快的长株潭地区,就其地名一体化的基本原则、重名地名处理、一地多名处理、地名管理系统建设、地名公共服务、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规定。同时,湖南省地名普查办在实地查勘、专家论证、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将跨长株潭三市的部分新建、拉通的城际干道进行了统一命名。借此范例,带动全省各地边普查、边规范,大力挖掘、保护、传承地名文化,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

(姚涵淞)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中国社会报:湖南省地名普查办 以标准化为引领促进地名管理服务效能提升

9204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