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无障碍浏览|

首页>信息公开>媒体

湖南日报:奋进新时代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时间:2019-06-11 08:24      

奋进新时代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湖南民政工作综述
 
    “互联网+”民政综合业务平台开通。
 
    “福泽潇湘”公益品牌被民政部评为全国民政系统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优秀服务品牌。
 
    我省老年福利不断提升,养老服务内涵丰富,“陪长者看世界”公益助老活动让越来越多老年人开心。
 
    省民政厅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在泸溪县红岩村调研驻村帮扶工作。
 
    (本版图片均由省民政厅提供)
 
    
 
    前 言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事关民心向背,事关党的执政根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做好民政工作,把它作为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对民政工作的领导,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增强基层民政服务能力,推动民政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全省民政系统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不断加强民政领域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将改革创新作为推进新时代民政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坚持用改革思维和创新方法推动解决制约民政事业发展各种问题,不断深化 “放管服”改革,人本化、法治化、标准化、信息化、社会化五化民政建设蹄疾步稳,更好地履行了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
 
    砥砺奋进曲,忧乐民生歌。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密集出台民政政策,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标准,创新城乡社区治理,领导全省民政事业跑出了改革创新发展加速度。
 
    政治建设:补足理想信念之“钙”,树牢忠诚担当之责
 
    民生无小事,如何做到在社会福祉供给上数量、质量、结构、形态各方面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个性化、多样性的需求呢?省民政厅党组的做法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以政治建设的钢火筑牢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根”与“魂”,淬炼担当作为精气神。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九项规定”要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实践教育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党组学习中心组政治学习制度,还利用“湘民讲坛”、“三会一课”、党支部微党课等形式,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七个一”民政党建工作思路,建“政治型、学习型、务实型、创新型、廉洁型”机关,以“联基层、补短板、破难题、促发展”为主题,开展机关支部联基层活动,做到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固 “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作风建设利剑高悬,警钟长鸣。邀请省纪委领导来厅机关集中辅导,驻厅纪检组6次讲廉政党课,年均联合开展谈话谈心400多人次。持续开展治理“庸懒散”检查,加大案件查处力度,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启动内部政治巡察,逐步实现对厅属基层党组织巡察全覆盖。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重要指示精神,重点解决“雁过拔毛式腐败和工作作风漂浮”问题,主动对接省纪委监委,将低保专项治理纳入微腐败和党员干部作风整治内容,形成了各级纪委监委牵头、民政等部门配合的整治工作机制。
 
    依法行政,廉洁行政,把权力锁在制度“笼子”里。近年来,制订出台了《湖南省法治民政建设实施方案》等立法立制61个,召开重大决策听证会和专家论证会10余次,完善民政政策法规制度体系;梳理公布民政38项权力和24大项责任清单,探索建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主动给权力“瘦身”。改进督促检查评估,创新开展“四不两直”和交叉调研,探索建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生监督员制度,推动各项惠民政策落实落地。
 
    一系列民政党建工作的创新务实之举,打造出全国民政系统和湖南省直单位闪亮品牌,得到了民政部、省委、省委组织部、省直工委充分肯定。省委召开的省直单位党组书记履行党建工作责任述职评议大会中,省民政厅名列前茅;在2017年全国民政工作会议上,民政部党组书记、部长黄树贤亲自点题,省民政厅唯一一个以党建为主题发言,会上印发了我省《坚持党建引领 锻造民政之魂》的经验做法。2018年全省组织部长会上,省民政厅作为唯一一个省直单位,专题介绍了民政党建的经验和做法。省民政厅还连续多年被评为省政府绩效考核先进单位,年均有20多项工作得到部省表扬或重点推介。
 
    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唐白玉说,政治建设补足了理想信念之“钙”,树牢了忠诚担当之责。素质优良、作风过硬、干事奋进的民政人在脱贫攻坚、兜底保障等民生一线不断谱写为民爱民感人篇章,涌现出了全国民政孺子牛奖获得者、长沙市第三社会福利院原院长唐江萍,全国民政系统先进工作者、衡阳市珠晖区民政局副局长谢明志,全省“百名最美扶贫人物”、省民政厅副处级干部江晓军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基本民生保障:兜牢底线织密网,每年救助各类困难群众近800万人次
 
    全省民政充分把握时代特征,聚焦主责主业,实施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的阳光雨露覆盖广泛,质感温暖。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的保障供给,作为政府最基本的民生职责来履行,连续多年将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农村危房改造和乡镇敬老院建设等多项民政工作纳入省政府为民办实事考核项目,保证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重点民政工作顺利推进。按照“兜底线、建机制、织密网”要求,我省已经构建起了上下配套、内容完善、衔接紧密,覆盖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和专项救助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
 
    城乡低保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社会救助水平逐步提升。全省城乡低保标准分别由2013年的356元/月、2068元/年提高到470元/月、4151元/年,增长32%和100.7%;城市低保月人均救助由245元/月增长到345元/月,农村低保月人均救助由105元/月增长到203元/月,分别增长40.8%和93.3%。经过严格家庭经济状况核对,96万名农村低保和特困人员纳入建档立卡范围。
 
    特困供养水平稳步提高。近年来,全省不断完善特困人员供养机构设施和照料内容,共投入建设资金约17亿元,新建和改扩建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1126所次,新增养老床位约5万张。去年,在全国率先开展区域性中心敬老院和照料护理区建设,建成护理型床位1.2万张。全省农村特困供养支出由2012年的11.2亿元提高到现在的20.9亿元,提高了86.7%。
 
    各地还建立起临时救助制度、开展“救急难”综合试点工作,救助户次数由2012年的58.4万增加到2018年的111.6万,救助资金从0.5亿元增加到11亿元,7年增长22倍。省民政厅投入资金近2亿元,支持全省1440个乡镇、街道建立“一门受理、协调办理”窗口,进一步方便群众办事。
 
    与此同时,我省还建立了完善的孤残流浪乞讨儿童关爱保障制度,年均救助流浪者21万多人次。建立部门共同推进老区开发机制,省老促会安排项目资金1.89亿元,实施项目4846个。还健全完善各级慈善组织,出台了我国第一部专门规范募捐的地方性法规《湖南省募捐条例》,广泛开展慈善募捐救助,省慈善总会募集款物25多亿元,救助困难群众200多万人次。
 
    正是通过各种紧扣时代发展的制度创新与供给,我省的基本民生保障工作在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等中心大局中发挥出支柱作用,全省民政部门每年救助各类困难群众近800万人次,年支出各类社会救助资金约100亿元,人民群众不断感受党委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爱,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基层社会治理:不断改革创新,促进共建共治共享
 
    在我国社会由经济高速增长转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当中,社会建设与管理创新亟待解决共建共治共享的问题。唐白玉厅长认为,当前,民政部门必须把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逻辑中加快基层社会治理迈向更高水平。
 
    肩负历史责任使命,建立可持续、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推动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湖南民政动能内核一以贯之始终未变,那就是改革创新。
 
    以五化民政示范县创建作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先手棋,推动资金、项目、管理落实落地,形成了五化民政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建设政策体系和协同推进体系,推动地方标准立项21个,部分县市区成功申报国家级社区治理、民政标准化试点单位。    
 
    2015至2016年,根据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我省推进合乡并村区划调整改革,全省乡镇数减少524个,建制村减少1.74万个,基本实现了乡镇及建制村数量与土地面积、人口数量相均衡匹配的目标。省民政厅指导各地开展“史上最严”村(居)“两委”同步换届选举,村务公开“亮栏行动”,同时积极开展全省城乡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城市和谐社区和农村幸福社区以及湘赣边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活动。村(居)“两委”换届后,新的“两委”班子旋即投身到抗击严重洪涝灾害战斗中,中央媒体等主流媒体称赞其“在入职大考中,交上了漂亮答卷”!“亮栏行动”推动地方投入资金3亿多元,新建和改造村务公开栏2.3万个。
 
    通过城乡社区运转经费保障改革、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推进社区减负增效。我省城乡社区年均运转经费平均达到35.2万元、19.5万元,社区打造成了解决民生问题的“第一窗口”。省民政厅指导各地普遍建立了城乡社区建设协调议事机制,利用信息化成果和购买服务形式,积极搭建“1+N”政策平台与网格化居民服务平台,社区居民通过“网上办公大厅”“网上政务大厅”“网上发布大厅”,最多跑一次甚至足不出户,就可以把要办的事办完,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成为“暖心一公里”。
 
    作为政府职能在社会领域的“毛细血管”,社会组织已经成为政府管理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我省近年探索社会组织直接登记管理办法,开展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和社会组织第三方评估工作,3502家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优化了社会组织发展环境。
 
    目前,全省社会组织总量达到3.5万多家,比2011年底增长97.6%,建成孵化基地140个,形成了涵盖多个领域、包含多种类型的社会组织体系。省民政厅启动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项目,大力培育发展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全省已有103个县市区完成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工作,建设乡镇社工站1900多个,构建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三社联动”机制,实现社会“共同治理”。同时,创新社会组织党建机制,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全部建立了党组织,群众依托社会组织表达利益诉求、参与社会管理。
 
    我省社区自治品牌特色明显,涌现了长沙市社区提质提档三年计划,株洲市社区治理“1+7”政策文件,邵阳市美好社区创建等典型品牌,拥有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市1个、示范城区7个、示范街道9个、示范社区53个,全国农村社区建设示范单位4个,长沙市开福区、雨花区、天心区,株洲市天元区,岳阳市岳阳楼区成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
 
      基本社会服务:资源配置合理充分,公共服务便捷普惠
 
    基本社会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政是基本社会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民政秉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以自身的辛苦指数换取城乡居民的幸福指数。
 
    几年来,新建和改扩建福利院、区域中心敬老院71所、救助管理机构78个,养育孤弃儿童的福利机构60家,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96所,新建和改扩建殡仪馆95个,新建县级公益性骨灰楼31个;紧抓机构改革契机,加强民政站所建设,建设村级民生协理员和儿童督导员队伍,全省基层民政能力建设迈上新台阶,有钱办事、有人办事、有场地办事,形成了覆盖城乡、功能齐全、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社会服务体系。
 
    湖南1996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截至2018年底,全省有60岁及以上老年人1275.6万,占常住人口总数的18.5%,且呈现高龄化、空巢化加剧,特困老年群体数量大、城乡倒置显著等特征。全省养老服务工作在制度供给、资金投入、设施建设、市场培育等方面全面发力。
 
    湖南将发展养老服务作为全省10项重点服务产业和6个重点消费热点进行培育,连续14年将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建设纳入重点民生实事项目,连续3年将“新增养老床位2万张”纳入重点民生实事项目,连续5年将基本养老补贴覆盖率和连续两年将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测考评指标,还将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乡村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全省养老床位现在达到44.4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6张。全面落实了老年人优待政策,建立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和高龄津补贴制度,700多万名老年人直接受益。湖南的养老政策创制、社区居家养老试点、医养融合和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等多项工作得到国务院和民政部、卫健委等部门的肯定。
 
    适应城镇化加速发展需要,审慎稳妥推行行政区划调整,加强地名和界线管理工作。国务院批复撤销宁乡县设立宁乡市、株洲县撤县设区;新设立59个街道,51个乡改设镇,进一步理顺了城市管理体制,有效扩大了城市发展空间。高质量完成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采集入库地名数量位居全国第一位。圆满完成第三轮界线联检任务,扎实推进第四轮界线联检工作,创建平安边界。
 
    殡葬服务不仅是公共服务重要内容,而且关乎社风民风的好坏。近年来,全省大力倡导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连续3年将殡葬改革纳入对市州党委政府绩效考核内容,全省已有105个县市区推行了惠民殡葬政策、累计补贴38.6万人次,62个县市区出台了节地生态安葬奖补政策。200多万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签订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承诺书,2.8万个村(居)修订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弘扬文明新风,减轻了群众丧葬负担。
 
    此外,我省各级民政部门完善流浪乞讨人员主动救助保护机制,开展“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仅2018年累计救助16.6万余人次。通过“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推动全省农村建设“儿童之家”15600所,为10万余名无人监护或监护不到位的农村留守儿童落实有效监护。深化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婚姻登记系统在全国率先实现部门信息联网共享。孤儿、困境儿童保障制度全面建立,残疾人福利覆盖目标人群128万,“两项补贴”人均标准分别达到65元/月和60元/月,康复辅具产业补短板发展壮大。加大福利彩票发行力度,累计销售511亿元,累计筹集福彩公益金141亿元,为促进全省社会福利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结束语
 
    风雨兼程走过不平凡岁月,一桩桩惠民生、暖民心、解民忧的实事好事立起来,一件件补短板、强弱项、利长远的设施基础用起来,诠释出民政人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真诚质朴的民生情怀,甘于奉献的奋斗精神。瞭望明天瞻视光明来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哪一项不叫人心潮澎湃,哪一件不让人热血沸腾?!
 
    当前,经济结构、利益结构深刻调整,社会结构、城乡结构、人口结构深刻变化,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格局深刻变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充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民政作为社会建设兜底性、基础性工作的特征比过去任何时候更加鲜明。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奋斗成就高质量发展。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的湖南民政人,必将顺应人民新期待,把握时代新趋势,以更加务实的态度,坚定执着,谱写为民爱民新篇章!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湖南日报:奋进新时代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9204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