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无障碍浏览|

首页>信息公开>工作动态>市县信息

经验交流|“三抓”促“三转”,全力构建湘潭老龄工作新格局

  时间:2025-02-24 09:28      


经验交流

2月21日,2025年全省民政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会上,14个市州民政局作交流发言。从今天开始,我们摘录部分主要内容,以飨读者——



“三抓”促“三转”  
全力构建湘潭老龄工作新格局

湘潭市民政局

湘潭市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大力发挥老龄委统筹协调、督促指导、组织推进功能,深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全市老龄工作向而行,以致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抓牢“一个统筹”,推动老龄工作机制从“新整合”向“心聚合”转型。“聚合、融合、联合”三管齐下,构建老龄工作新格局。一是重塑组织架构,促进思想“聚合”。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市老龄委作为仅存的5个市政府议事协调机构进行保留,同步保留县市区老龄委,压紧压实县市联动、部门协同职责,实现工作优势互补、一体发展。二是健全工作机制,促进事项“融合”。在全省率先召开全市老龄委全体会议,推动老龄工作制度前后衔接、新旧转换。审议通过《湘潭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工作规则》《湘潭市老龄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职责》,形成用制度管事、按制度办事的长效机制。同步推进县级老龄全会筹备工作,湘潭县、湘乡市老龄全会顺利召开。三是压实工作责任,促进部门“联合”。配齐配强工作力量,市老龄办主任由市民政局局长担任,老龄工作科由市民政局局长直接分管。建立定期调度、年度通报制度,形成畅通的部门协同沟通机制,确保老龄工作高效推进。
二、抓好“两项发展”,实现老龄工作措施从“被动应付”向“主动应对”转向。聚焦“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三性定位,推进养老事业、养老产业协调发展,银发经济发展集中攻坚。一是坚持改革导向,聚焦养老事业出实招。近年来,以《湘潭市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若干措施》为总揽,50余项涉老政策文件陆续出台,“1+X”养老政策体系全面构建,全市老龄工作做到一张图编制、一张网布局、一体化推进。二是坚持需求导向,促进养老产业出硬招。出台全省首个以政府名义出台的养老专项扶持政策《湘潭市促进养老服务产业发展若干措施》,形成“机构养老专业化+社区养老便捷化+适老化改造标准化+老年助餐普惠化+智慧养老数字化”融合生态。成立全省首家市级国有养老平台企业——湖南六颐苑康养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带动177家养老企业集聚发展,11家规模型企业引领行业升级。三是坚持市场导向,发展银发经济出新招。抢占银发经济发展先机,建立银发经济项目清单,储备养老事业发展和养老产业发展两大类47个项目。创新举办两届老年消费节,每年派发50万元养老服务消费券,有效激活银发消费市场。目前,全市促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措施正在起草中。
三、抓实“三大体系”,推动老龄工作质效由“有无”向“优好”转变。“社会保障、养老服务、健康支撑”三力齐发,提升老年人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一是持续改善社会民生,夯实老有所依“底色”。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稳步提升,个人养老金业务、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业务发展迅速,困难老龄居民医保参保人资助参保率达100%,实现“应纳尽纳、应保尽保”。长期护理保险国家试点稳步推进,累计参保人数48万人,基金支出7530余万元。二是持续优化养老供给,擦亮老有所养“成色”。全市实体养老机构达到129个,其中社会办养老机构86家(数量全省第二),全市80%以上街道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实现“专业化、连锁化、社会化”运营。223个老年助餐点,24所社区老年学校运转有效,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85.7%,城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形成。“三级四有”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培训机制全面建立,全市养老护理员1402人,持证护理员1122人,持证率达80%。三是持续推进医养结合,提升老有所医“亮色”。持续推进医养康养融合发展,建成医养结合机构13家,市六医院先后获评全国医养结合示范机构、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实现品牌化发展。其线上扫码、线下服务的“码上康养”模式打通医养进社区进家庭通道,累计服务失能失智和临终关怀老人近5万人次。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经验交流|“三抓”促“三转”,全力构建湘潭老龄工作新格局

33593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