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无障碍

中国政府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无障碍浏览|

首页>信息公开>工作动态>处室动态

巩固地名普查成果 抢救少数民族文化 ——湖南出台少数民族语地名译写规则

信息来源:区划地名处  时间:2019-04-02 16:30      

  地方标准《湖南少数民族语地名译写规则》(DB43/T 1549-2018)于2019328日正式实施这是时隔381982年出台的蒙、维、藏语地名译音规则再度面世的少数民族语地名译写规则将对我国璀璨的少数民族文化的挖掘、保护与传承对加强和改善地名管理、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也是湖南《地名数据元规范》《地址数据元规范》实施后推出的又一地名管理领域新标准

  湖南是我国土家、苗、侗、瑶等少数民族的重要聚集地有少数民族自治州1个、自治县7个、自治乡83由于文字的缺失这些少数民族变迁的轨迹在时间洪流中留下星星点点的记音地名成为少数民族辉煌历史的宝贵印记在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中得到了有计划、较充分的挖掘、考证、保护为巩固普查成果和抢救少数民族文化湖南省地名普查办成立了由湖南省民政厅牵头湖南省民宗委等相关单位共同参与的编制小组历时三载集中省内、外土家、苗、侗、瑶语四个语种的著名专家梳理了上述四个少数民族语的发音规则分别编制了土家、苗、侗、瑶语地名译写对音表形成《湖南少数民族语地名译写规则》地方标准通过标准的形式对湖南土家、苗、侗、瑶语地名译写进行规范
  少数民族语地名译写规则是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地名译写标准化、规范化的重要手段我国上一批类似规则是1982年出台的蒙、维、藏语地名译音规则湖南这次出台土家、苗、侗、瑶四个语种地名的译写规则已经相隔了近40可见其难度之大唯其不易更能彰显其意义之大、影响之深远

信息来源:区划地名处 作者:姚涵淞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巩固地名普查成果 抢救少数民族文化 ——湖南出台少数民族语地名译写规则

921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