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无障碍

中国政府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无障碍浏览|

首页>信息公开>工作动态>市县信息

常德:多措并举树立婚丧文明新风尚

信息来源:湖南省民政厅  时间:2021-05-31 14:55      

近年来常德市各级民政部门将开展婚丧移风易俗作为推动乡风文明、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不断提升窗口单位与基层治理能力发动广大群众破除陈规陋习倡导健康的婚丧价值取向促进社会风气持续向善向上2018年11月津市市和临澧县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今年4月澧县获全国婚俗改革试验区之一

突出基层治理   推行移风易俗

“以前村里办红白喜事爱攀比、讲排场自从有了“红白喜事协会”村民家里有大事都愿意请协会主事婚丧嫁娶既隆重又节俭办事的方便吃人情酒的也没包袱”石门县秀坪园艺场秀山村的村民对近年来村里发生的这一变化称赞有加

2012年为了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秀山村成立了红白喜事协会挡住了赈酒风秀山村修建了集中办丧点村民办丧事统一由红白理事会承担仅这一项村民办一场丧事就能节约上万元的开支红白理事会将厚养薄葬写入村规民约将新风尚带入农村厚养薄葬的观念逐渐被人们接受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对老人生前孝顺、身后事简单操办的理念厚养薄葬、节地生态安葬的理念深入

秀山村的做法只是常德市深入开展婚丧移风易俗活动的缩影走进常德各个村镇随处可见这样的村规民约有的写在文化墙上有的挂在宣传栏上通过制定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共同参与、互相监督大操大办的现象明显减少同时农家书屋、乡村大舞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提供的文化服务内容也加快了乡风文明建设澧县在村民办婚丧事先到理事会备案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理事会成员全程参与监管临澧县四新岗镇天鹅社区采用“遵守居民公约红黑榜”这种直观、醒目的表现形式分别标示出“红榜”和“黑榜”区域根据村民每月公约遵守情况评选出“模范居民”在“红榜”区公示名单和优秀事迹简介对不遵守公约且造成较大影响的居民在“黑榜”区公示名单和违反条款及事迹“红黑榜”就像一面镜子居民们都以争着上“红榜”为荣以“黑榜”为耻无形中加强了居民们遵守居民公约的自觉性村(社区)全面建立红白理事会由村党员干部或德高望重的人担任红白理事会负责人全面监督移风易俗工作落实通过红白理事会大力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小办或不办、恶俗禁办反对在红白事中的一切封建迷信活动和大操大办、铺张浪费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减轻群众负担把资金真正用到改善困难群众生活上来目前红白理事会和“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在全市1507个村和755个社区做到了全覆盖在婚丧嫁娶、文明礼仪等乡风文明治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创新工作举措   弘扬文明新风

常德市各婚姻登记机关充分发挥婚姻登记机关阵地作用打造特色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建立全周期服务关爱体系对恋爱登记、结婚服务、婚后关爱、离婚疏导等实行全周期服务关爱在办理过程中向新人积极倡导婚事简办两人的婚姻不在于婚事豪办而是在以后的生活中“风雨同舟、相濡以沫、责任担当、互敬互爱”通过层层召开党员大会、专题座谈会等形式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带头学习、宣传、遵守新规矩部分地区还分别与机关干部、机关站办所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酒店、居民、流动乡厨签订《拒绝违规赈酒承诺书》对婚丧嫁娶简办考学不赈酒等家庭其正面典型事迹进行大力广泛宣传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树文明新风积极性澧县大堰垱镇九旺村充分发挥乡贤重要作用通过发动能人贤士为村级建设开展志愿服务总投资300万元打造了幸福屋场、休闲广场、民宿广场、文化广场、连心广场等8处每户人家的家门口都有一块提倡勤俭节约、孝亲敬老的“家风牌”村支两委在村规民约中规定婚事新办简办婚宴每桌不能超过350元随礼标准300元婚宴庆典烟花不放鞭炮少放年底对遵守约定户实行精神表彰和物质奖励村民谈起本村的嫁娶之事个个是一脸轻松过去办婚礼往往要相互攀比着大操大办三四天一场婚礼办下来要花一二十万如今有了村规民约把关办婚礼要先到理事会备案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理事会成员对酒宴的规模、随礼的档次全程参与监管这两年村里先后有10多对新人结婚都办得喜庆又简单乡亲们不再为人情所累澧县大堰垱镇詹家岗村成立詹家岗村家规家训协会收集整理全村各家各户特色家规家训多条形成了扶弱济困、积极向善、守正持家的良好民风同时成立詹家岗村红白理事会把“人情风”整治写入家规家训让“婚事简办、小事不办”成为全村人的共识从去年以来全村没有发生一例婚宴大操大办

2020年澧县民政局联合县文明办、县团委、县妇联等多家部门在七夕当天为20对新人举行了集体颁证仪式县民政局副局长胡劲松、黄大玉作为特邀嘉宾为新人颁发了结婚证书并送上了真挚的新婚祝福每对新人作为倡导新婚俗、新风尚的代言人集体宣读“文明节俭婚俗新风”倡议书并在爱心墙上签名许下美好心愿集体合影宣传文明新风用行动来影响社会做移风易俗的传播者今年5月20日澧县民政局组织了“情定澧州移风易俗”婚姻登记集体颁证仪式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李阳、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熊德蓉、县政府副县长刘黎、县政协副主席刘欣、县民政局局长谭斌为38对新人颁发结婚证书倡导大家自觉抵制高价彩礼发扬文明节约的婚姻新风气新人们纷纷在婚事新办简办承诺墙上签名争做文明新风先行者

着力便民爱民   全面推行惠民殡葬

近日家住武陵区永安街道的王女士父亲(属于低保对象)过世减免了1860元“感谢国家的惠民殡葬政策帮我们免去了遗体接运费、遗体存放费、遗体火化费(平板炉)和骨灰寄存费等基本殡葬服务费用”王女士感激道

 从2016年开始常德市财政加大了惠民殡葬的力度市本级已累计投入1200万元推行惠民殡葬政策从2020年3月11日起凡是具有常德市城区(武陵区、鼎城区、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柳叶湖旅游度假区、西湖管理区、西洞庭管理区、桃花源旅游管理区、贺家山原种场)户籍死亡后在白鹤山殡仪馆或德山殡仪馆办丧、火化的城乡居民免收四项基本殡葬服务项目补贴(包括遗体接运费、遗体存放费、遗体火化费和骨灰寄存费)共计1260元/人对死者家属若自愿选择上述项目以外的服务项目或者选择上述项目中更高档次的服务以及非殡仪馆提供的服务所产生的费用或价差由死者家属自行承担对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优抚对象以及土葬对象自愿火化等特殊群体实行火化的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减免由原来确定的1200元/人提高到1860元/人(加送300元普通骨灰盒、300元的纸棺各一个)此外凡是市城区户籍居民骨灰对于在万金陵园采取花葬、树葬、草坪葬等节地生态安葬的给予一次性奖励1200元/人对于采取抛洒江河等生态安葬方式的给予一次性奖励1200元/人各区县市参照常德市城区做法均出台了《惠民殡葬实施细则》落实了四项殡葬基本费用减免和生态安葬奖励政策

 常德市在规范管理好传统丧事的基础上采取奖励激励的方式大力推行格位葬、树葬、草坪葬、撒散等不占或少占地的节地生态葬式葬法提倡因城市建设、项目建设等迁入公墓的墓穴均采用节地生态葬式葬法提倡政府扶持建设的农村公益性遗体公墓一律深埋不留坟头墓体不进行水泥石材固化以植花植草进行绿化新建的各类公益性墓地节地生态安葬率达到了100%石门县在南北镇、秀坪园艺场秀山村开展深埋不留坟头等节地生态安葬试点带动殡葬改革由城市向农村纵向推进津市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在公益性墓区迁坟安置近千座为城市化建设解决迁坟难的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注重宣传引领   营造浓厚氛围

婚丧改革移风易俗表面上改的是习惯实质上改的是思想2018年4月份湖南省民政厅联合省文明办、省纠风办出台《全省开展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工作方案》(湘文明办〔2018〕5号)推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喜庆事宜不办”近年来常德市持续强化移风易俗工作宣传利用婚姻登记高峰日、清明节、七夕节等时间节点在窗口单位悬挂标语与横幅、设置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组织开展了优质服务年、殡葬宣传“进机关、进厂矿、进小区、进医院”、“清明·我们的节日”、殡仪馆开放日、集体公祭等活动依托殡葬单位、社区两个平台打通殡葬信息网络实行信息互通并在湘雅常德医院、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常德市第一中医院设立网点提供现场服务在常德民政民生服务综合应用平台开通了公墓、殡仪馆网上祭扫、委托祭扫功能在市城区各社区均设置了殡改宣传栏利用公交广告平台在市城区公交车上滚动宣传在各殡葬场所开展了禁炮、禁纸质花圈、禁止道士、禁止丧乐扰民组织各殡葬服务单位开展了租用花圈、网络祭祀、音乐祭祀、代客祭扫、鲜花祭祀、种植常青树、电子鞭炮和给天堂的一封信等创新祭祀方式将文明祭扫新风送到了千家万户此外充分发挥乡镇街道、村(居)委会、社会组织等基层组织作用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红白喜事的铺张浪费现象

2017年11月7日常德市民政局在万金陵园人文纪念苑启动了全市首届节地生态集体安葬仪式采用“无碑深埋”的方式将12位逝者的骨灰深埋在绿树旁、草坪下待环保骨灰盒自行降解后骨灰最终与自然融为一体整个仪式不焚香、不烧纸仅用音乐与礼仪来表达对生命的尊重对逝者的缅怀通过现场举行节地生态集体安葬仪式倡导群众践行生态环保节地葬的理念让节地生态安葬成为常德殡葬改革的主旋律

经过大力宣传和鼓励传统的丧葬观念正在转变生态殡葬理念深入人心节地生态安葬方式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首要选择

 ( 湖南省常德市民政局机关党委   李燕喜)


信息来源:湖南省民政厅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voice class="Voice-Voicer-Pointer-Label">404 Not Found</voice>

404 Not Found


nginx

常德:多措并举树立婚丧文明新风尚

1944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