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汝城:既送清凉,更送温暖
信息来源:中国社会报 时间:2022-08-10 08:51 大 中 小
“泡面10桶、面包30袋、矿泉水2件、藿香正气水5盒、清凉油2盒、风油精20瓶……”正值三伏,
湖南省汝城县热浪滚滚,
处于高温红色预警状态。
一大早,
汝城县民政局社会事务中心的曹少波和朱宽财就开始清点流浪乞讨人员所需的物品,
准备加大街面的巡查力度和巡查的频次,
重点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救助。
桥下、涵洞和工地是巡查重点
清点完物品,
曹少波和朱宽财决定上午到予乐村石拱桥下和海上会建筑工地附近看看。
“这里经常会有一些民工,
好几次都在这里发现了他们的行李。
”在予乐村石拱桥下巡查过多次,
曹少波已经对这里的环境以及流浪乞讨人员的性质有一些了解。
来到予乐村石拱桥下,
他们在绿化带的一个角落发现了一套卷起来的棉被和一件灰色的外套。
在周围转了几圈,
询问过周边群众后,
他们并没有发现这套“铺盖”的主人,
只能暂时留下了一套“清凉大礼包”。
“这里面有藿香正气水、清凉油、扇子、矿泉水、方便面等。
”除了防暑降温物品和食物外,
在每套大礼包里,
他们还准备了一张“爱心卡”,
上面印了救助电话。
在一处步行道上,
曹少波和朱宽财发现了一位睡在地上的流浪乞讨人员,
经过询问,
他姓李,
今年35岁,
家住江西省会昌县某乡某村,
来汝城是为了找工作,
租了一个七八平方米的房间,
但最近几天天气太热,
只能出来休息。
了解情况后,
曹少波将“清凉大礼包”交给他,
并叮嘱道:“天气热,
您找工作也别太勉强自己了,
过几天要是还没找到合适的工作,
想回家了,
我们第一时间派车来接您!”从包中拿出藿香正气水,
朱宽财还不忘提醒这名流浪乞讨人员,
如果太热身体感到不适,
就喝上一支,
但不能多喝。
“桥下、建筑工地、管网涵洞都是我们巡查的重点。
”曹少波说,
现在天气炎热,
流浪乞讨人员一般都会选择一些通风避雨的地方纳凉,
“我们组织的这次‘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
也就把巡查重点放在了这些重点场所。
”
24小时随时待命
“我们这里没有设立救助管理站,
如果有需要,
随时可以拨打这个救助电话,
我们24小时有人接听。
”县民政局副局长陈胜秀说。
上午10点20分,
曹少波的手机响了,
“群众举报,
说是莲郡嘉苑工地附近有一名疑似流浪乞讨人员。
”简单跟朱宽财交流了一下,
两人决定改变之前的街面巡查计划,
立即赶往莲郡嘉苑工地。
“这些人员都是流动的,
如果我们不马上去,
耽搁一会儿可能就很难再找到他们。
”
11点10分左右,
他们到了线索反馈的莲郡嘉苑工地附近。
下车后,
两人就开启了“寻人模式”,
顶着太阳大约走了将近20分钟,
在一处还未启用的出入口附近,
他们找到了这位疑似流浪乞讨人员。
打电话的群众告诉他们,
这名疑似流浪乞讨人员已经在那里躺了两天,
具体是哪里人、要去哪里、身体有无异样都不清楚。
“老乡,
你家是哪里的呀?”曹少波和朱宽财叫了几声,
这名流浪乞讨人员睁开眼睛,
看了两人一眼。
刚开始,
这名流浪乞讨人员回答称自己是贵州的,
但具体到贵州哪里时,
又改口称自己是云南的,
并把自己的手机递给了曹少波。
曹少波在通讯录里,
找到了一个备注为“儿子”的电话号码,
而这个号码显示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
通过电话询问,
得知他姓张,
家在梧州市苍梧县某镇某村。
“跟我们去招待所吧,
那里可以洗澡,
换身衣服,
这段时间天太热了。
”在曹少波打电话了解情况的同时,
朱宽财不断跟张姓人员沟通,
但一直得不到任何回应。
“这样还算好的,
最起码能知道他家是哪里的,
什么情况。
”两人好话说了一箩筐,
并且让师傅把车开到了路口,
但张某仍拒绝跟随他们前往招待所。
无奈,
两人只能先留下了一套“清凉大礼包”,
并且反复提醒,
如果想接受救助,
可以随时拨打上面的热线电话。
直到下午将近1点,
两人才忙完。
在附近的一家饺子店吃了两口饺子,
又接到电话,
前往县汽车站附近找寻另一名流浪乞讨人员。
最终目的就是让他们回归家庭
“最棘手,
也是最无奈的就是他们拒绝接受救助。
”做了十年的救助管理工作,
朱宽财见过很多常年在外的流浪乞讨人员。
除了心酸,
更多时候都会感到很无奈。
“他们很多明明有家庭,
但就是不愿意回家,
也不愿意接受救助,
这个时候,
就会有一种不知道劲儿往哪里使的无力感。
”朱宽财说。
前年冬天,
他们遇到一位30多岁的中年男子,
本应是家中的顶梁柱,
但他宁愿在外流浪,
也拒绝回家。
“我们想看到的就是有家庭的能回归家庭,
有自己村镇管理的能回归村镇,
很希望他们回归家庭后能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何忠良动情地说。
虽然参与救助管理工作仅半年,
但曹少波也有着同样的感受。
“以前,
我对救助管理的认识仅限于为打零工的人买车票。
”曹少波称,
真正参与进来,
才对“救助管理”这四个字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他们肯定也不想这样。
”曹少波说,
高温天出来做街面巡查,
自己也没觉得辛苦,
反而觉得更加不容易的是这些流浪乞讨人员。
作为一名普通群众,
看到他们这种情况都会伸出援助之手,
何况自己是一名民政工作者呢。
除了看到了这些人的心酸,
曹少波也感受过欣慰。
“我刚来的时候听说一名受助人员回归了家庭,
申请了廉租房,
还办理了低保,
过上了好日子,
希望在我们的帮助下,
能有更多的受助人员找到‘归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