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湘西民政 时间:2025-02-26 14:57 大 中 小
2月21日,2025年全省民政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会上,14个市州民政局作交流发言。我们摘录部分主要内容,以飨读者——
湘西自治州民政局
近年来,湘西州坚持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新模式,加快完善关爱服务网络,用心用情呵护困境儿童健康成长。我州“创新推动集中养育,铺就孤儿成长之路”经验做法获省政府重点工作综合督查通报表扬,“关爱贫困孤儿助学”项目荣获第十二届中华慈善奖。
一、强化顶层设计,构建全方位关爱机制。一是压实责任链条。优先将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纳入州委常委会议、州政府常务会议议题,纳入绩效考核、政府工作报告考核、人大评议监督重要内容,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一盘棋”推动工作落实。二是完善服务政策。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通知》《湘西自治州儿童福利保障政策基本服务清单》等系列政策文件,明确基本生活、医疗救助、教育助学三大类儿童福利保障政策22项,关爱服务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三是推动机构升级。深入推进儿童福利机构转型提质,打造州、县、乡、村四级联动网络,建成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8个、乡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84个、村级儿童之家1800个,全覆盖配强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形成联动有序、落实有力的工作格局。
二、健全联动机制,完善多层次保障体系。一是做“细”综合保障。推动建立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增长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泸溪县集中养育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达2000元/月,在全省率先对年满18周岁仍在读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继续发放生活费至本科毕业。健全城乡低保、特困供养、残疾人家庭学生等兜底保障机制,惠及困难学生18.35万人次。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行动,将救助对象从省定0-6岁扩大到0-17岁,救助标准从每人1.5万元/年提高到1.8万元/年。健全未成年人保护多元救助和宣传教育机制。二是做“强”服务力量。采取培育孵化社会组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发挥好基层社工站、儿童之家等阵地作用,引导社工、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全州1800个村(社区)均成立执委妈妈看护队,结对看护困境儿童2.22万人。三是做“优”关爱活动。深入实施“童伴妈妈”项目,“润心伴成长·童心护未来”等主题活动,持续守护困境儿童健康成长。常态化开展农村留守和困境儿童上门走访活动,累计巡查走访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6.46万人次,发放慰问金160.47万元。
三、实施委托照护,开展多维度集中养育。探索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民政负责、慈善助力、社会参与、养育一体”的困境儿童集中养育“湘西慈爱园模式”。一是坚持标准化建设推进。累计投入1.2亿元,成建制建设以州慈爱园为示范覆盖所有县市的8个未保中心(慈爱园),安排全额拨款事业编制46个,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聘用员工139名,每年安排工作经费1467万元,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和孤儿教育、医疗费用,基本实现设施标准化、环境园林化。二是坚持精细化养育管理。构建集生活照料、教育辅导、心理疏导、社会实践、就业帮扶、安全守底“六位一体”全方位培育模式。实行全员家长制,配备1名专职心理辅导老师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和咨询服务;实施“慈爱阳光班”“朝阳助学行动”“孤儿职业教育”等助学项目,助力困境儿童成长成才。10年来,累计养育1281人,其中304人获高职、本专科、研究生学历;离园的540人中,2人录用为公务员、11人考入事业单位,其他人实现100%就业。三是坚持常态化社会参与。引导爱心企业、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累计捐款2496.43万元,湘西州慈善总会发起“腾讯99公益日”网络募捐筹款2776万元,联合吉首农村商业银行等建立“慈善助孤基金”1400万元用于教育和医疗。先后有34791名爱心人士、义工、大学生志愿者到未保中心(慈爱园)为困境儿童开展素质拓展、心理辅导等志愿服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