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新湖南 时间:2017-05-26 00:00 大 中 小
(课外辅导趣味课堂上,孩子们跟老师互动。胡中立摄)
新湖南客户端5月26日讯(记者周红泉 通讯员谭显润 刘明明 张雪芬)看最喜欢的“笑猫日记”、和小伙伴玩趣味游戏,听一堂安全知识趣味课堂,如果愿意,还可以跟心理老师聊聊天……这是在今天的长沙望城雷锋路社区儿童之家开放日上,10岁小路度过一个愉快充实的下午。这也是我省16个试点县市区在社区(村)一级建立的70个儿童之家的一个缩影。
“儿童福利主任+社工+儿童志愿者”:孩子们温暖快乐的家
5月26日上午,走进雷锋路社区儿童之家,图书室、绿色网吧、心理咨询室、娱乐活动室,各类儿童书籍、玩具、体育器材应有尽有,十分温馨。
据社区福利主任周阳介绍,“儿童之家”于去年11月份成立,每周开放两天。在开放日,由社工、志愿者为孩子们开展课外辅导、亲情对话、趣味游戏等,这里成为孩子们的“快乐天地”。
不仅如此,这也是困境儿童温暖的家。社区有“妈妈团”为主力的儿童志愿者团队,对困境儿童开展“一对一”的帮扶活动。“如为困境儿童小语联系幼儿园就读,为困难儿童小芳联系企业家,资助她完成学业。”周阳说。
长沙望城区是民政部基层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单位。该区儿童福利指导中心先后在望城区高塘岭街道10个村(社区)开展基层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在构建孤儿、困境儿童、困境家庭儿童基本生活保障自然增长机制、构建部门救助服务协同联动机制的同时,建立区、街镇、村三级服务平台,创建“儿童福利主任+社工+儿童志愿者”模式,社会效益突出。
省民政厅副厅长陈慈英表示,“儿童福利主任+社工+儿童志愿者”模式也很有实效和新意,能切实提高“儿童之家”平台的服务能力,确保“儿童之家”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她希望更多人参与少年儿童培养工作,推动湖南儿童事业快速发展。
16个试点县市区建70个儿童之家:打通儿童福利最后一公里
省民政厅事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5年,民政部开展基层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我省16个试点县市区在社区(村)一级建立了70个儿童之家,聘请了70名儿童福利主任。
试点地区通过突出抓好“儿童福利主任”队伍建设,加强“儿童之家”场地建设,全面建立儿童信息报告检测反馈机制、儿童信息台账机制、儿童帮扶机制、多部门联动机制,全面解决基层儿童福利“最后一公里”递送问题,这也是当前做好困境儿童保障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的有效途径。
5年后,“儿童之家”实现全省全覆盖
据了解,省政府已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作了全面安排和部署。
按要求,各地充分发挥现有 "留守儿童之家"、"爱心家园"、"阳光庭院"、"儿童驿站"、"快乐学校"等关爱服务阵地作用,抓住我省撤乡并村契机,将闲置的乡镇人民政府、村(居)民委员会办公用房利用起来,建设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中心(儿童之家),并设立儿童福利督导员或儿童权利监察员(儿童福利主任),负责活动场所的运营管理,协助落实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保障日常工作,力争“十三五”期末,在全省实现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