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报》2017年8月18日4版 专题)
本报记者 王 铭
编者按:如何在延伸现行优抚政策、拓展优抚工作内容、盘活优抚管理资源、拓宽优抚服务领域中找到更优路径,是革命老区、兵员大省、优抚大省湖南近年来研究实践的重要课题。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之际,本报选择了湖南做优做实优抚保障服务体系中三个有代表性的探索,呈现党委政府的使命与担当。他们是因“荣军”而生、更因“荣军”而长的省民政厅直属优抚医疗机构荣军医院,为老功臣打造温馨幸福家园的娄底市娄星区光荣院,为重点优抚对象建立短期疗养服务体系并形成特色品牌的邵阳市。他们坚守宗旨、强化使命,使担当更有力量。通过贴心服务、暖心服务,不仅让可敬可爱的功臣更有幸福感获得感,更让传统优抚工作释放出了青春活力。
时代担当 “荣军之家”的“特色牌”
本报记者 王 铭
湖南省荣军医院直面民政转型发展新常态和医疗体制改革新常态,牢记服务优抚对象和伤残军人的宗旨,发挥医院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优势,逐步形成优势学科及优势学科群,打好残疾军人等优抚对象常见后遗症、并发症防治方法“特色牌”。
自2015年7月7日,湖南省民政厅启动“荣军行动 重塑新生——关爱残疾军人等优抚对象创面修复项目”以来,已为120多名饱受伤口久治不愈的残疾军人等优抚对象开辟了一条实现康复、改变人生的路径,让他们重拾生活信心、重获健康人生。
该项目由省民政厅直属优抚医疗机构省荣军医院负责。近年来该院直面民政转型发展新常态和医疗体制改革新常态,紧扣“荣军”主题,牢记服务优抚对象和伤残军人的宗旨,发挥医院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优势,逐步形成优势学科及优势学科群,打好残疾军人等优抚对象常见后遗症、并发症防治方法“特色牌”,有效提升了“有功之臣”的幸福感、获得感。
创面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急性创面通常指撕脱伤、烧伤、手术切口、皮肤擦伤等。慢性创面通常指各种创面经治疗1个月以上未能愈合或无愈合倾向,一般是由急性创面发展而来,如压疮、糖尿病溃疡、下肢静脉性溃疡、骨髓炎等。
“在所有慢性创面患病群体中,残疾军人等优抚对象是一个特殊群体。因存在高位截瘫、肢体缺失等情况且年龄偏大,罹患糖尿病等慢性病几率高,并发慢性创面的概率高于一般人群。”湖南省荣军医院创面修复科主任唐列云介绍,国内大中型医院对慢性创面的重视程度和认识程度不一,处于多学科交叉收治状态,基层及社区医院更是缺乏相应诊疗技术和经验,亟须建立专业化的创面修复综合技术平台,加速推动优抚医疗机构慢性创面修复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建设,更好地为他们提供“一站式”治疗服务。
“伤残军人是国家革命、建设、发展过程中的‘有功之臣’,为他们提供更周到的服务是荣军医院的使命所在。”湖南省荣军医院院长丁绍干表示,医院近年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牢固树立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宗旨意识,在做好伤残军人等优抚对象集中供养、伤残鉴定、医疗轮养、医疗巡诊等工作的同时,在全国率先探索残疾军人等优抚对象并发慢性创面疾患诊疗新技术,配备专业医护人员及医疗设备成立了“创面修复科”,实现了创面修复新理论新技术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转化,让残疾军人等优抚对象重拾生活信心、重获健康人生,回归家庭、融入社会。
据统计,两年来,湖南省荣军医院除成功为121名残疾军人等优抚对象提供创面修复专项服务以外,还为20名低保困难对象、近百名社会病人提供了专项服务。患者平均住院天数43.3天,平均医疗费用3.36万元。残疾军人等优抚对象实行专项诊疗费用全免,资金由省福彩公益助残基金承担;五保、低保等社会特困患者减免高值耗材费用人均1.8万元,其他社会病人享受手术费用优惠人均0.3万元。
六级残疾军人尹某,因左足跟反复溃烂约38年,既往有“慢性迁延性乙肝、高脂血症病史、左足跟创面10余次手术史”,湖南省荣军医院运用损伤疗效比评估体系,通过个性化治疗73天,痊愈出院。享受公益项目资助,全免医疗费用近8万元。百岁抗战老兵钟某,全身多处溃烂半年入院。得知既往有“脑梗塞并偏瘫、阿尔兹海默病、高血压病、脑萎缩”,医院运用损伤疗效比评估体系,采用性化治疗138天,痊愈出院。享受公益项目资助,全免医疗费用33.94万元。
湖南省荣军医院副院长彭家先表示,牢记服务优抚对象和伤残军人的宗旨,努力探索残疾军人等优抚对象常见后遗症、并发症防治方法(尤其并发慢性创面的概率高于一般人群),更好地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服务残疾军人等优抚对象,是医院近年来转型发展、科学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在丁绍干看来,荣军医院就是要实行微观与宏观并重,在实现优抚服务更立体更贴心更到位的同时,发挥医院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优势,打好“特色牌”和“综合牌”。
如今,这个与共和国同龄的优抚医疗机构,已不仅仅是一所优抚医疗机构,更成为优抚之家、荣军之家,通过搭建“医疗保障、生活照料、精神抚慰、医疗轮养、医疗巡诊”五位一体的优抚保障服务体系, 努力担当起优抚医疗机构的时代使命。
新闻链接——湖南省荣军医院进村入户开展医疗巡诊
本报讯 湖南省荣军医院近期组织医疗巡诊专家团队,进村入户免费为长沙县部分烈士家属和复员退伍军人提供送医送药服务。
医疗巡诊团队深入烈士家属家中,现场测量血压,进行体格检查,对老人们提出的医疗健康问题逐一解答,对用药、保健等事项给予悉心指导,并根据检查结果,免费发放相关药品,病情较轻的进行随访,病情严重者免费入院治疗。同时指定专人对接联系,确保老人们今后及时得到医疗服务保障。

近年来,湖南省荣军医院按照省民政厅要求,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定期或不定期为复员退伍军人及烈士家属等优抚对象提供医疗巡诊服务,广泛宣传优抚医疗政策,及时了解优抚对象的日常生活及健康情况,建立健康档案,通过优质医疗服务,进一步提升优抚对象的生活质量,让其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苏慧群)
精神家园
以孝心敬功臣 把老人当父母 娄底市娄星区光荣院打造功臣温馨家园
本报记者 王铭 通讯员 李宗明
光荣院里住的都是老功臣,他们为革命流过血、负过伤,我们就是他们的儿女;守护这些老功臣,让他们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是一份神圣的职责与事业。

8月1日,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光荣院热闹非凡。来自当地党委政府与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共聚一堂,看望慰问生活在这里的18位老兵,与他们共庆建军90周年。92岁的抗美援朝老兵李自强激动地说:“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我们赶上了好时候,我们很幸福!”
娄星区民政局局长刘正才表示,按照“高于、优于、重于”的原则,光荣院坚持“标准化、规范化、人性化、社会化”服务理念,不仅成为老人们温馨和谐的幸福家园,还成为“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一张崭新名片。
如今,这个温馨家园先后荣获“全省文明光荣院”“全省关爱优抚对象先进单位”“全省优质服务品牌单位”等荣誉称号,院内每天笑声遍地、和美满院,工作人员用孝心、爱心、真心,守护着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位老人。
为老功臣打造一个温馨家园
92岁的李自强老人精神矍铄,生活能够自理,入住娄星区光荣院至今已31年。在他眼里,光荣院的变化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他说,从最初的几间平房到如今的花园式单位,离不开党委政府对他们的关心,以及工作人员“花了很多心思”的努力。
光荣院院长黄泽军也在院里为老人们服务了近30年。他说,光荣院里住的都是老功臣,他们为革命流过血、负过伤,我们就是他们的儿女;守护这些老功臣,让他们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更是一份神圣的职责与事业。
30多年来,娄星区光荣院几经升级扩容,从居住环境上、医疗保障上、物质生活上不断提高荣军老人待遇。老人的住房每间达到25平方米,房内配套了医用升降床、衣柜、床头柜等适老设施;院内配备荣军老人室外活动中心、颐乐园广场;开辟新建了养猪基地、蔬菜基地、养鱼基地等附属设施,形成了现在这个树木枝繁叶茂、绿地草木欣荣的园林式院落。
同时,实现光荣院健康老龄化发展,定期对光荣院干部职工进行业务技能培训,建立了一支有资质,有专业水平的服务团队。通过推行标准化服务,对每一名护理人员实行了包括口腔护理、心理护理、临终关怀、更换被褥等在内的多项护理技能培训。
“针对每一位老人不同的身体情况,光荣院会进行不同等级的护理。”黄泽军介绍,对长期卧床、完全不能自理的养员,护理人员采用的是“不间断”的贴身护理,包括喂水、喂饭、排便、翻身、洗澡,全方位记录相关情况,为照护提供数据参考。
同时,娄星区民政局每年年初与光荣院签订责任状,订立了相关制度,确保院里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大大提高了服务水平和质量,使老人的满意度逐年提高。
树立“老人就是父母”的服务理念
在娄星区光荣院有一个常态化的活动,叫做“我把老人当父母,老人把我当子女”。在院党支部书记刘新跃看来,以孝心敬功臣,把老人当父母,不是嘴巴上说说,而是把儿女之情渗透到对老人的照料之中,在工作中把孝心、爱心、真心传递给每一位入住的优抚对象。
娄星区光荣院里的18位老兵,平均年龄72岁。院里根据每位老人的身体状况,建立个护档案;配备医务室,定期对老人进行健康检查。同时,根据各自身体状况制订不同康复计划和康复方式,确保老人护理有针对性。对于特殊病人,护理员会把老人身体状况及时通知其子女,并开通绿色通道,直接送达市属定点医院治疗。
为了体现服务的标准化、个性化,光荣院将“孝文化”融入工作细节,成立护理小组,实行24小时孝心值班制,对有病或行动不便的老人由专人负责送开水、送饭、打扫卫生、洗衣服,有困难及时解决。
李自强老人90岁生日前向院里提出了“希望和老家的亲人们聚一聚”的愿望,娄星区光荣院专门为其在院里置办了生日会,请来了老人的亲戚朋友。李自强老人在生日会上向亲人们介绍了现在的生活环境,光荣院里的管理服务,谈以往的故事,说今天的感受,话语中都是在光荣院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杨邵能老人2006年入院一年后中风瘫痪,直到2011年去世期间,为其端茶送水、身体护理的活儿就全落到工作人员肩上。几年里,在护理员的精心呵护下,老人甚至没有出现褥疮。
光荣院工作人员徐有庆说,在光荣院工作十年,虽然琐碎平淡,但从日常生活中帮助老人缝缝补补、洗洗涮涮、聊天解闷儿上,深刻体会到以服务革命功臣为荣,我们在平凡中服务着他们的不平凡。
输出正能量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养老的核心就是如何提升生命质量。娄星区光荣院除了为每一位在院老人提供日常生活起居服务外,还为他们开展了以各类谈心、交心活动、各类座谈会为主的精神慰藉活动。
黄泽军介绍,院里为每一位老人提供了专属的贴心、养心关怀,譬如,征集个人红色事迹,帮助老功臣们回忆生命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时光,让老人们真正融入到光荣院这个大家庭中; 同时,增强老功臣们与社会互动的机会,扩大生活圈与朋友圈,输出正能量。
通过一系列活动,让老功臣们爱院如家,并将这种家文化上升为家国文化。目前,娄星区光荣院已成为娄星区颇有影响的“红色教育窗口”,先后被区武警中队、消防中队,多所学校、企业公司定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每逢周末和节假日,都有学生、企业职工、社会志愿者来院开展“献爱心、送温暖、送亲情”活动。同时,组织光荣院老人主动走出去,到学校、单位宣讲革命传统,讲授战斗经历,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这种共建、互动,让光荣院成为广大学生和部队战士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第二课堂”。
刘正才介绍,目前正在对全区优抚对象进行大摸底、大排查,对符合入住条件的对象将接收入住光荣院,同时利用光荣院的部分空置床位,建立娄星区重点优抚对象短期疗养中心,分批次、分时段对重点优抚对象开展短期疗养活动。
军人荣光 邵阳市建立重点优抚对象短期疗养服务体系
刘得正
以军民深度融合为重点,深入开展重点优抚对象短期疗养、医疗巡诊活动,在依托现有的服务资源和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展服务的基础上,将引进公益服务机构和慈善爱心资金,继续充实疗养项目,融入更多疗养元素。
优抚工作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省邵阳市近年来把握新形势、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思路、力求新突破,以军民深度融合为重点,深入开展重点优抚对象短期疗养、医疗巡诊活动,架起了党委政府、民政部门、优抚对象之间沟通的桥梁,有效提升了优抚对象的荣誉感、获得感。
邵阳市是“全国双拥模范城”,现有优抚对象8.4万余人,其中各类重点优抚对象4万余人。2014年,邵阳建立重点优抚对象短期疗养制度,截至2017年7月,共开展重点优抚对象短期疗养110批次,接待疗养对象5200余人次;医疗巡诊踏遍全市九县三区,共70余场,巡诊优抚对象4000余人,发放药品价值400余万元。
为让优抚对象在短期疗养中有更多获得感,邵阳市积极探索和拓展短期疗养方式,在制度上以深化优抚服务管理精细化为目标,以“建机制、优方式”为举措,创新服务模式,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职责、规定、预案并汇编成册,对疗养和巡诊全过程进行规范。在过程中,对工作计划、疗养时间、日程安排、操作要求、保障措施等进行统一部署;以邵阳市优抚医院、市光荣院为主体骨干,县区光荣院为辅助补充,制度化、规范化地开展短期疗养和医疗巡诊工作。
按照省民政厅要求,邵阳市民政局组建专项工作小组,邵阳市优抚医院、市光荣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分管副院长为副组长,各业务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工作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医技检验组、膳食特供组、后勤保障组。两院还为此专门新设了一个机构(短巡科),负责重点优抚对象短期疗养工作的组织、指挥、协调和实施,制定了《疗养须知》《疗养对象的权利与义务》《外出请假制度》《一日生活制度》《内务评比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使疗养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邵阳市优抚医院继续规范完善了安全管理、投诉处理、电话回访、病情评估、应急预案等制度。
在效果上,实行物质保障和精神抚慰并重,注重增强重点优抚对象的荣誉感、幸福感,注重宣传党和国家在优待抚恤方面的政策法规。
譬如,邵阳市优抚医院、市光荣院均在新建的养护大楼中专门装修设置了短期疗养区,每批次容纳规模均达到80人以上,设置了多功能影音室、健身室、棋牌室、书法阅览室、音乐室等;开设短期疗养食堂,保障疗养对象饮食卫生、营养、可口;绿化、亮化、美化院内环境,提升“颜值”,构建和谐疗养环境,满足不同层次疗养对象的不同需求,营造短期疗养文化范围。
同时,本着休疗结合、以休为主的原则,按照既让疗养对象心情愉悦、又要传播正能量的指导思想,对疗养日程作了精心安排。10天的疗养日程涵盖了欢迎仪式和统一着装仪式、常规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看红色电影、“忆军旅”座谈交流、重回军营、缅怀先烈、政策形势宣讲、保健讲座和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娱活动等内容。
重点优抚对象短期疗养和医疗巡诊活动是贯彻落实“爱心献功臣”的具体行动,是体现党和政府对优抚对象的关怀、弘扬爱国拥军光荣传统、密切军政军民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邵阳市各级民政部门在实践中,已经形成一套关爱重点优抚对象的工作机制。
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完善后勤保障等方面着手,中期有规划、年度有安排,每一期都有详细计划,实现了全市重点优抚对象短期疗养全覆盖;在立足系统内优抚医院、光荣院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在社会上选择等级相对较高、医疗设施设备完善、服务质量优秀的医院进行合作,进一步拓宽疗养市场,增大疗养密度,使更多的重点优抚对象享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各承办单位坚持以人为本,立足疗养对象所需、所想,科学制订计划,合理设置日程,选优配强服务人员,为每位疗养对象购买了意外保险,并与市里两个三甲以上医院 建立突发意外事件绿色通道。
同时,保障工作经费,将重点优抚对象短期疗养和医疗巡诊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进行不定期的督查和回访抽查,督促整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把县区、承办单位短期疗养和医疗巡诊工作完成率、满意率作为年度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2017年,邵阳市将在依托现有的服务资源和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展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渠道,引进公益服务机构和慈善爱心资金,在精细化和标准化上下功夫,继续充实疗养项目、丰富疗养日程、创新疗养内容,融入更多集医疗护理、时事政策、情操陶冶、娱乐休闲等为一体的综合疗养元素,为疗养对象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用实际行动支持国家的国防和军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