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无障碍

中国政府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无障碍浏览|

首页>信息公开>工作动态>图片新闻

全面而深刻地“知” 坚决而科学地“行”——湖南省民政厅对口扶贫点江永县勾蓝瑶村脱贫记

信息来源:中国社会报  时间:2017-11-07 00:00      

 

  (《中国社会报》20171173版 专题)

本报记者 王 铭

 

当幸福来敲门


2015年开始湖南省民政厅在对口扶贫点——江永县兰溪瑶族乡勾蓝瑶村通过改善基层治理激发贫困地区内生动力发挥市场作用激活贫困地区沉睡资源会同当地党委政府积极巩固脱贫成效通过实施“政府引导、集体经营、市场运作、村民参与”的乡村旅游扶贫模式形成了“劲往一处使”的基本共识和操作机制人均纯收入两年翻番实现整村脱贫该村先后为全国产业扶贫现场观摩会、全省产业扶贫现场会、全省旅游扶贫推进会等多个会议提供观摩学习现场

在这个资源链条中民政职能的充分发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建立脱贫攻坚中扶贫、扶志与扶智的统一战线不仅让农民在产业扶贫链上找到了位置、搭上了车还让农民成为乡村治理、脱贫致富的主体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产业单一、劳动力贫乏的勾蓝瑶村脱贫实践最大的启示就在于因地制宜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形成了各种力量参与脱贫攻坚事业的新路径这样看来它不是脱贫攻坚的“样板间”而更像是一块值得研究借鉴的“试验田”

“宁愿苦干、不愿苦熬”“脱贫靠劳动不能躺在政策温床上1020正值党的十九大召开之际本报记者来到勾蓝瑶村听干部群众细品获得感畅谈发展梦就在此前的18他们集中收看党的十九大开幕盛况学习十九大精神对照报告谋划村里发展未来的现场还被搬上了央视新闻村民俗表演队队长欧阳惠英激动地说:“这一次全国人民都看到了勾蓝瑶村现在村里旅游发展了我们能在家门口赚钱生活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但就在三年前这里还是“养在深闺无人识”的状态勾蓝瑶村位于湘桂两省区交界处曾是古代通往两广的必经之道全村共有2113贫困人口145617是国家级贫困村

2015年以来湖南省民政厅通过改善基层治理、发挥市场作用创新实施“政府引导、集体经营、市场运作、村民参与”的乡村旅游扶贫模式帮助村民实现人均增收3350今年村集体收入预计突破200万元贫困人口实现如期脱贫


“民政精准扶贫不仅仅是把政策、资源等精准地指向贫困户更重要的是让贫困户在新的产业发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湖南省民政厅厅长唐白玉表示驻村工作队全面而深刻地“知”坚决而科学地“行”既放眼长远又量体裁衣探索动员各种力量参与脱贫攻坚避免了“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真正做到了扶贫、扶志、扶智并举

找准短板 串联遗漏的珍珠

勾蓝瑶村是千年古村四面奇峰环绕清溪穿村而过至今保留明代、清代的民居达300多栋随处可见社坛土地、舞榭歌台、凉亭桥梁文化元素丰富2015年到达村里时湖南省民政厅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江晓军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有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

乡村美景下的产业结构失衡却如同硬币的反面在老村支书欧阳绪珍家走访院子里堆满了玉米老书记告诉工作队:“去年卖95今年只有8185还不一定能全部卖出去

村主任欧阳明俊更是直言村里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留守村民各自守着一亩三分地主要依靠种植玉米、花生等旱地作物来维持生计对于脱贫致富束手无策

青瓦留古迹古井冒新泉如何把自然、人文、历史等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工作队拿出调研报告要在保护好古村落的基础上用一番“绣花功夫”把这里的“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山”

一方面他们聘请专业机构编制了全村旅游开发保护规划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开发保护 “千年瑶寨”做好基础设施提质换档修缮恢复了盘王庙、风雨桥、门楼、祠堂等古建筑新建了瑶寨驿站、家园一号、幸福院民宿客栈WiFi热点整村全覆盖只要拿出手机扫一扫村里的“二维码”指示牌既可以知晓村内地名由来又能通过手机指引到达村内其余景点通过成功创建“国家3A景区”“湖南省最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湖南省防灾减灾示范社区”既有效保护了瑶寨古建筑群又提升了当地的知名度

另一方面将勾蓝瑶寨每年农历五月十三的传统“洗泥节”(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变成文化产品组织成立民俗表演队购置音视频、灯光等舞美设施聘请专业团队对原有民俗节目进行包装打磨编排出《洗泥巴》《庆丰年》《踏鼓舞》等一批原生态民俗节目成功打造“洗泥晚会”经典节目《洗泥巴》在2016年湖南省“欢乐潇湘”群众文艺展演中荣获一等奖

据统计今年以来该表演项目已演出近百场收入达100万元欧阳惠英介绍目前参与的100多个农民“白天下地当农民晚上登台变演员”现在每个队员每场演出50今年人均表演增收可达到7000稳固脱贫没有任何问题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给瑶寨的村民带来了冲击——“我们要参与进来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脱贫!”贫困户田多华带着妻儿常年在外打工年老体弱的母亲无人照顾今年4月在扶贫队的帮助下利用本地丰富的野生凉粉果资源在自家老宅里开起了“瑶池冷饮屋”每周末能卖上百碗靠手搓凉粉摘了“穷帽”

与此同时扶贫工作队采取统一翻挖土地、发放产业发展启动资金和苗木扶持开店、支持申请小额贷款等多种措施扶持了125户贫困户种植水果363亩、烤烟225亩、油茶110发展农家乐8观光自行车、民俗服装和帐篷出租行6家、农特产品销售店铺8培养农民讲解员8每户年均增收6000

创新机制 激活脱贫的动力

2015年湖南省民政厅对口扶贫后村民眼里的瑶寨天天都在变党员黄中进此前在外务工听说村里的变化后他毅然决定回村参加了村里的表演队并种下了20亩夏橙等待明年的全面挂果丰收他说:“党员要带头建设家乡我们现在有一种幸福来敲门的感觉

将资源集腋成裘扶贫工作队在规划勾蓝瑶村旅游发展前景的同时就会同当地政府创新建立“企业+农户”的旅游扶贫模式实现了贫困户也能生产“得现金”、务工“挣薪金”、入股“分红金”、土地流转“获租金”通过调动贫困户、村干部等各方主体在管理、分配等各重要关键环节的参与确保了村民利益的精准分配

驻村工作队引导村委会成立勾蓝瑶寨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以村支“两委”作为组织者和开发主体村民以古建筑民居、土地等资源入股成为股东年底分红到户注册“勾蓝瑶寨”商标打造“穿越千年的瑶汇生活”心灵旅游品牌引入知名餐饮企业与村公司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年合同金额超过1000万元带动200余名村民年增收2600元以上2016村办公司被评为全国“公司+农户”旅游扶贫示范项目

2016勾蓝瑶村完成了产业结构大调整通过建立利益链接机制把村内75户农户的古民居托管到公司统一规划、统一保护、统一开发、统一管理既让“千年古寨”焕发时代活力又让村民有了“保底租金”实现增收流转土地1100以“劳务合作”的形式分季种植油菜、向日葵、桐禾米、荷花、芥菜等农作物既美化了景区又增加了集体收入

同时成立民俗表演、建筑、环境整治、农业生产、农特产品加工等5个专业合作组织吸纳 112户贫困户参与带动了贫困户共建合作组织、共享创收红利让村民家门口可赚钱加入其他合作组织的贫困户年人均实现劳务收入3000元以上为贫困户“量体裁衣”开发设置了卫生保洁、治安巡逻、民宿管理、游客接待等岗位15每人月工资1500元以上

此外还积极做好“互联网+”文章开办旅游服务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实现接待住宿预订、农特产品销售线上线下同步进行营销渠道有效拓展近一年来通过网上预订渠道为36户贫困户销售农副产品21.6万元人均增收1260

凝聚人心 扶志扶智的保障

扶贫成效不仅需要物质层面的“物理叠加”更需要服务内涵延伸、多元文化碰撞、多种资源整合下的“化学反应”

近三年来湖南省民政厅不仅直接投入460万元用于勾蓝瑶村精准扶贫还强化党建+扶贫的引领作用采取支部联点到人通过“一对一”“心连心”“实打实”结对帮扶做到既切实增加投入、又充分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

欧阳明印多年来头疼、右半身抽搐大专毕业近5年都无法就业2015驻村工作队把欧阳明印一家列为重点帮扶对象帮他家种植了3亩多沙糖柑让这个贫困家庭感受到了温暖同时将他送到湖南省荣军医院治疗邀请省人民医院、湘雅医院专家会诊、手术从其脑内取出了一条12.5厘米长的裂头蚴寄生虫让这个因病致贫的家庭迎来了曙光

摘掉“贫困帽”穿起“致富衣”在脱贫攻坚的赶考路上勾蓝瑶村越来越有底气、越来越有力量

近三年来湖南省民政厅坚持扶贫、扶智、扶志并举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围绕乡村旅游大文章在贫困户中开展了酒店管理、餐饮服务、导游等知识轮训建立了一支能满足乡村旅游服务工作的骨干队伍

同时选派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外出参观学习多次邀请旅游、农技专家、产业能人进村宣讲培训提高村民的乡村旅游、农特产品开发能力把村支“两委”干部全部放到5个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岗位上锤炼带头创办农家乐、种植生态果蔬带动了76户贫困户主动发展生产实现增收


还引进省级社会组织常年驻村为乡村旅游、电子商务、教育培训、“三留守”关爱工作提供智力支撑引进国际青少年素质教育机构(Me To We)在村里建立社会实践基地搭建国内外优秀青少年与村内学生交流互动的平台

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刘文平说村民们现在参与旅游产业的积极性非常高村民们自力更生、敢闯敢干的劲头已经极大地被激发出来

75岁的老支书欧阳绪珍是村里瑶族文化的传承者他很高兴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最终助力了村里的脱贫他叮嘱记者一定能要记下:“省民政厅三年对口扶贫积累的政府与社会、市场与村民合作的经验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精气神是勾蓝瑶村脱贫道路上最值得珍视的财富

让青春在驻村扶贫中激情燃烧

江晓军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这是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新任务、新要求作为一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在聆听报告后我心潮澎湃、备受鼓舞、倍增动力更加坚定了驻村精准扶贫的定力

将“不忘初心”内化为驻村扶贫工作的“行动指南”

在十九大报告中“初心”二字出现6“人民”二字出现了203字重千钧直抵人心激发共鸣作为驻村扶贫队员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有深切的情感认同深知只有实践与行动才是最好的表达方式

20154根据组织安排我奔赴湖南边陲江永县勾蓝瑶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把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将“圆梦一双双渴望幸福的眼睛”作为工作的初心厅党组书记、厅长唐白玉等厅领导先后20多批次带领230人次到村里调研指导、结对帮扶既是给村里破解难题更是给工作队加油打气更加坚定了工作队与村民一道“撸起袖子加油干” 建设“小康瑶寨、美丽瑶寨、生态瑶寨 ”的定力

通过近三年的扶贫攻坚今年全村将如期实现脱贫摘帽勾蓝瑶村老支部书记欧阳绪珍说:“感谢党的扶贫好政策感谢民政部门的对口帮扶自从省民政厅来了以后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村支书的话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心一定要把党的扶贫政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让村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共享感

将“扎根基层”践化为驻村扶贫工作的“根本方法”

民政部门是民生保障一线部门联系民生最紧密服务群众最直接驻村伊始工作队就树牢了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将扎根基层践化为驻村扶贫工作的“根本方法”和力量源泉

知难不避难迎难而上知难而进难就不难始终按照“扎根基层、融入群众”的要求一入村就主动“拜群众为师”用心倾听群众心声、用脚走出真情实感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村民只要遇见我们老远就会和我们打招呼真正把我们当成了自己人

江永县委主要领导来村调研听取工作队情况汇报后说:“我到了很多扶贫点第一次听到工作队汇报叫‘我们村’我很赞成工作队以村为家把自己当村民的这种好做法

三年的扶贫工作历练让我深深体会到只要“身”入基层、“心”入群众真正把群众当亲人、当老师就没有攻克不了的难题

将“实字打底”凝化为驻村扶贫工作的“赶考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号召“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 这是对广大青年的谆谆教诲和殷切希望

驻村后我们始终按照“扶真贫、真扶贫”的要求以“实字打底”干在实处努力去完成精准脱贫答卷工作队通过“强化党建引领着力带强班子”“强化精准施策着力分类帮扶”“强化方法创新着力厚培经济”“强化成果共享着力改善民生”等措施把落实党的扶贫政策和民政民生政策作为“必答题”举办关爱“三留守”、民政服务对象等民政主题活动20余场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民政工作的温暖和大爱

村里的大事都放到村里的大会小会上议把群众最关心的“建产业、增收入、强基础”的期盼放到优先解决的头等大事3年来建成了70户的易地扶贫迁搬集中安置小区维修改造住房29解决了群众最关心的住房问题为村里新修水泥路机耕道13新修水渠建成了3500亩的水果基地培训村民500多人次全村水果种植产业已成型组建成立村旅游公司被列入全国旅游扶贫示范项目流转土地1000建设民宿客栈3组建民俗表演队伍打造洗泥晚宴民俗演出引导开办农家乐8家……今年到村旅游人数将突破40万人带动全村人均增收超过2000

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只要坚持问题导向找准问题、聚焦问题就能为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赢这场硬仗奠定良好基础只要减少盲目性、增强针对性、突出协作性、提高实效性必然能让贫困群众走上致富路

新目标催人奋进新蓝图舒展在前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践行得更好把“实字打底”夯实得更牢争取更大的工作成绩

 (编者注:1013湖南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召开全省2017年“百名最美扶贫人物”表彰大会江晓军荣获全省“百名最美扶贫人物”称号 

信息来源:中国社会报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voice class="Voice-Voicer-Pointer-Label">404 Not Found</voice>

404 Not Found


nginx

全面而深刻地“知” 坚决而科学地“行”——湖南省民政厅对口扶贫点江永县勾蓝瑶村脱贫记

920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