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无障碍

中国政府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无障碍浏览|

首页>信息公开>工作动态>头条新闻>头条新闻2

中国社会报:一个人所能发出的最大光芒——记湖南省桑植县洪家关光荣院院长贺晓英

信息来源:中国社会报  时间:2017-03-28 00:00      

 

   (《中国社会报》20173247)

本报记者 

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洪家关光荣院建院至今59只经历了两任院长第一个是“全国三八红旗手”顾菊香第二个是近日被评为“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的贺晓英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梦想贺晓英从老院长手里接过使命与责任她的梦想是尽己所能让光荣院的老人们有一个温暖的家贺晓英是烈士的后代,出生在民政家庭、受的是传统教育虽然只是一个合同工但她知道肩上扛着什么她说荣誉不属于她一个人而属于支持她的家人与同事她所呈现的只是民政人的底色:我们是谁该做什么应该这么做

洪家关光荣院56岁的贺晓英服务了31年的家

洪家关承载着贺龙元帅“两把菜刀闹革命”的传奇也是包括贺晓英爷爷在内83位烈士的诞生地1986洪家关光荣院院长顾菊香找到高考落榜后做了5年临时工的贺晓英“到我们光荣院当服务员怎么样?”贺晓英满口答应

1990顾菊香退休贺晓英从她手里接过接力棒与她共担使命的还有顾菊香的儿子韦先科在他们的心中这种传承意味着光荣与责任

31年来贺晓英先后照顾了123位革命老人90位老人养老送终、披麻戴孝贺晓英把这些老红军、老赤卫队员、老八路、老战士和烈士的亲属当自己的爷爷奶奶、亲生父母一样照顾“我图的啥我真的不知道我讲不出什么大道理他们(烈士)连命都不要了相比我做的这些事情苦点、累点又算什么呢?”

56岁的贺晓英简历平淡没有时髦的语言有的只是身体力行

元帅故里像一锅开水沸腾起来

“有人问我父亲当局长能不给安排一个好工作?”

贺晓英与洪家关光荣院的情结很深小时候身为县民政局局长的父亲会经常带贺晓英去光荣院听老人们讲革命故事“为保护红军伤员带着儿子跳悬崖的汤小妹的故事我是听一次感动一次”贺晓英说

当年贺龙起事洪家关族兄贺连元一直跟随1930贺连元在战斗中牺牲留下年轻的妻子汤小妹1931贺龙来到汤小妹家托付其照顾留下的6名红军伤病员敌人来追捕伤员汤小妹将伤员藏在山洞里自己带着儿子跑向山顶引开敌人最终跳下悬崖

爱与崇敬的种子一旦播下终会生根发芽贺晓英的人生在1986年发生转折老院长邀请她到光荣院当服务员她二话没说就应了下来

消息一传出元帅故里像一锅开水沸腾起来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贺晓英的爷爷是为革命牺牲的烈士父亲贺兴家又在县里当局长能不给安排一个好工作?”

家里的亲戚也反对“你这么年轻能把侍奉老人的活干好?”

在学校时的贺晓英是一个热血青年热爱打篮球曾代表县里打过比赛积极向上、追求进步她一时弄不明白在光荣院当个服务员怎么就是不上台面、脸上没光的事?

她跑到县里将想法告诉了爸爸“爸爸问了我一句你到底想好了没有要想好了就别三心二意还开导我侍奉光荣院的老人是份高尚的工作只要做得好你就贵气我当时提着嗓子跟爸爸说一定不给您丢脸

在一片质疑声中贺晓英干起了护理员刚入院时苦活累活她抢着干天天从井里挑水、到后山砍柴、在厨房做饭一有空她就缠着老人们讲革命故事听完后还会为老人们唱一首红歌作为对老人们的回报老人们都很喜欢她“这个小孩儿很不错”

照顾一个老人就是守护一段历史

“没有他们的昨天哪会有我们的今天?”

活泼的贺晓英为光荣院注入了活力她说:“照顾一个老人就是守护一段红色革命史

1958洪家关建院时迎来了第一位革命老人戴桂香她是贺龙元帅堂弟、红三军第二师师长贺锦斋烈士的夫人贺锦斋1925年在石门泥沙与敌人遭遇战斗中不幸壮烈牺牲年仅27

彼时戴桂香与贺锦斋结婚不到两年年仅24岁的她立志守节终身不再嫁她没有被反动派的嚣张气焰所吓倒继续为贺龙元帅做情报工作经常接应、掩护红军伤病员身上落下了不少伤病

戴桂香老人在光荣院度过了37从贺晓英进院当服务员后就由她一直侍候

“戴婆婆一直把我当作孙女我也一直把她当作是自己的亲婆婆”有一天下午戴婆婆想吃家乡做的糯米甜酒当时小镇上没有贺晓英就去十多公里外的县城去买好不容易买到了糯米甜酒可天色已晚没有班车了她就摸黑步行回到光荣院让戴婆婆及时吃到了糯米甜酒

贺晓英整整侍候了戴婆婆10戴婆婆去世前两年卧床不起贺晓英硬是一口一口地喂饭帮她洗脸洗澡洗头199590多岁的戴婆婆离开了人世弥留之际还一声声地呼唤:“英儿谢谢你我的好孙女

烈属余秀英妈妈长期孤单一人因思念丈夫过度临终前的一段时间患上了抑郁症贺晓英白天一有时间就陪她说话夜里怕她孤独就和她睡在一起一睡就是40余秀英活到95临终前掏出两块银元对贺晓英说:“女儿这两个光洋我一直舍不得花现在也没用了给你留个念想吧”握着这两块银元贺晓英泪如雨下这个念想有千斤重!

“没有他们的昨天哪会有我们的今天?”贺晓英说天天能为亲人做饭、洗衣、挑水、劈柴、搞卫生时时刻刻能为亲人洗脸、梳头、剪指甲没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事

光荣院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你是我们的女儿看着你受累哪有做大人的不心疼的

1990老院长顾菊香退休她把担子交给了贺晓英“老院长对我寄予了多大的信任和希望啊我知道当院长不是减轻了我的担子而是加重了我的责任过去是老人们要我服务从现在起我要把要我服务变成我要服务

院里年龄最大的88最小的60贺晓英暗自记下了每个老人的生日每逢老人过生日时都要做一碗长寿面打上4个荷包蛋送上生日礼物她还在县民政局查阅老人的档案以便针对性地服务

201182岁的谷伏登老人患了胃癌想吃枇杷可枇杷已过季贺晓英就到光荣院的后山去找野生枇杷树找了大半天终于在山坳里找到了树上没掉的三颗枇杷80多岁的伤残军人詹进成中风后卧床不起3年多全是贺晓英照顾刚开始詹进成很不好意思:“我一个臭老头你是女人家不好意思”可贺晓英说“哪有父母与儿女相互忌讳的

光荣院是革命老人的家更是贺晓英的家“让老人们吃好、住好、休息好是我的工作”贺晓英每年种6亩地让老人们时时吃上新鲜蔬菜每年养七八头猪为老人改善伙食桑植是山区气温很低老人要烤火为了确保安全她总是最后一个睡觉

老人们看到贺晓英忙了院里忙地里他们坐不住了他们用国家发的零花钱买了锄头纷纷下到地里帮忙干活贺晓英不许他们说:“你是我们的女儿看着你受累哪有做大人的不心疼的”一时间身体好的老人们自发成立后勤组、生产组、卫生组身体好的帮着照顾身体差的

退伍老兵梅枪海20159月入院一来就感到很温暖像一个大家庭“我们真心心疼她心甘情愿帮她一起干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家”文化深入到了每个老人的心中有一年桑植县民政局把洪家关光荣院5个老人“调”到县城敬老院去他们不习惯最后硬是吵着闹着回到了洪家关

对为民爱民的坚守在一代代传承

“你(贺晓英)要回去过年那老人们怎么办呢?”

31贺晓英都是和老人们一起吃团年饭与亲人团聚的时间不到两个月其实家庭更需要她

1985贺晓英与韦绍平结婚公公韦运金是桑植县民政局副局长、她父亲的副手大家都说门当户对次年贺晓英进入光荣院工作没想到结婚后第三年韦绍平不幸患上脊椎管畸形压迫神经症不久半身瘫痪

贺晓英一边要照顾光荣院里的老人一边要抽空回县城照顾丈夫和年幼的孩子看着儿媳这么累公婆十分心疼公公婆婆从城里搬到洪家关帮贺晓英照顾丈夫和两个孩子

贺晓英一直对公公婆婆心存内疚没有为他们尽一天孝不是一个好儿媳

78岁的公公韦运金不这样看在他心里儿媳妇诚实、守信、敬业、孝顺韦运金是个老民政在民政局干了20多年他说:“民政工作要做好必须用实实在在的作为去干这个岗位离不开她不仅需要我们从心里支持她更要从行动上支持她我退休时曾向县领导提了个请求想将她调到局里工作但后来我没有坚持我始终在想这里真的需要她也没有人比她更合适到哪里都是工作你(贺晓英)要回去过年那老人们怎么办呢?”这个民政家庭将民政为民爱民的理念刻进了骨子里

在洪家关光荣院传承也是一股重要的力量老院长的儿子韦先科在光荣院当服务员也有27年之久母亲近30年扑在光荣院的经历一直在激励他10年前他的妻子身患精神疾病时他想过离开光荣院但终究因为这份传承的责任而放弃了这个想法他的孩子看到这样的情况承担起了照顾母亲的责任

院里的老人们说贺晓英身上有着蜡烛的精神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给予大家最大的能量他们如同孩子一样希望贺晓英永远年轻不退休更担心她的继任者会是一个怎样的人?

真正的爱说不出来

信息来源:中国社会报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

中国社会报:一个人所能发出的最大光芒——记湖南省桑植县洪家关光荣院院长贺晓英

9210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