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772号建议的答复
欧阳德群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补齐“一老一小”服务供给短板的建议》收悉,现综合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人社厅、团省委等相关会办单位意见答复如下: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发展普惠托育和基本养老服务体系”,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养老和托育事业,主要做了以下5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统筹规划,将养老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宏观规划。坚持以规划引领体系建设,将“发展养老服务”作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重要内容纳入“十四五”规划,将“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纳入“十四五”规划和《湖南省儿童发展规划(2021-2025年)》,统筹推进养老托育工作。同时把“养老助老服务、无障碍环境建设”纳入了《湖南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中的基本公共服务内容,实行了清单管理。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一老一小”服务设施条件。“十三五”以来,我们着力抓好“一老一小”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不断加强区域性中心敬老院建设,强化公办养老机构和儿童福利院的兜底保障能力,连续三年将“新建5000张特困供养床位,其中护理型床位不少于4000张”作为省政府重点民生实事任务,连续三年开展特困供养机构提质升级行动,投入资金近100亿元,新建区域性中心敬老院158所,护理区改造175个,全省特困供养机构1846家,床位达到13万张,其中护理型床位5万张,支持56个市县新建、改扩建儿童福利机构和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支持14个市级儿童福利机构提升养、治、教、康综合服务水平,推动每个县建设至少1个失能集中照护机构,2-4所区域性中心敬老院,实现有意愿入住失能特困人员“应住尽住”。三是加大资金投入,提高“一老一小”服务设施保障水平。坚持各级福彩公益金地方留存部分55%以上用于支持养老服务发展,推动各级财政按照不低于3000元/人的标准配套工作经费,确保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健康持续运行。统筹中央和省级彩票公益金、省级债券资金用于儿童福利院、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留守儿童之家等关爱服务设施建设,将儿童服务设施中心理健康室的建设、维修改造等纳入支持范围。允许从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中提取2%的购买服务经费,用于购买包括儿童关爱在内的专业社工服务,督促市县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政策,较好的保障了管理运行经费。2021年争取教育强国推进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6.88亿元,支持了837个公办幼儿园、义务教育学校教学楼、宿舍、运动场和卫生厕所等教育教学设施项目建设,争取城企联动普惠托育项目69个,争取资金5000万元,新增托位5000个。通过争取资金推动一批项目建设,为老年人和未成年人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四是加强综合监管,培育养老服务市场。出台《关于加强养老服务机构综合监管的通知》等,通过“双随机、一公开”部门联合检查,建立失信养老服务机构“黑名单”制度等,强化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养老机构事中事后的监管,有效防范风险。强化安全生产整治。连续开展消防安全3年整治行动,累计整治重大风险隐患6571条,关停重大安全风险养老机构413家。资助39个县市建成县域“安联网”,推进构建省、市、县、乡、机构五级安全预警监管平台。引导湖南发展、湖南报刊集团、泰康人寿、建设银行等国有企业、金融机构参与养老服务,探索“物业+养老”、智慧养老、“时间银行”等多种服务新业态,丰富了养老服务供给,提升了服务品质。五是加强专业建设,不断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和质量。支持有基础、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开办护理、康复、老年保健与管理、早期教育、学前教育、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等相关专业,目前我省高职院校建有相关专业点72个,招生数2.93万人,在校生8.97万人,中职学校建有相关专业点192个,招生数4.39万人,在校生7.06万人;积极推进“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1+X”试点制度,不断完善养老和托育行业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我省已经开展了老年照护证书、失智老年人照护证书、母婴护理证书、幼儿照护证书等9类证书试点工作。将健康照护师、养老护理员、育婴员、保育员等纳入我省技能岗位紧缺职业(工种)目录,引导培训资源向市场急需的产业集中。构建省、市、县、机构从业人员培训体系,2021年,全省共开展养老护理员、育婴员等养老托育职业(工种)培训15.7万人次,对全省1942个乡镇(街道)和2.9万多个村(居)的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进行业务轮训,参训率达到100%,有力促进了养老护理托育技能人才的培养。建立和完善养老护理员等专业人员的入职补贴和在岗补贴制度、建立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上岗入职培训和定期培训制度等,确保专业人才进的来、留得住、上得去。
如您建议中提及到的我省“一老一小”供给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有效供给不足、供给结构不优、供给质量不高、供给效益不佳、市场发育不充分等。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您提出的建议,坚持目标导向,重点围绕创新体制机制、推进项目实施、优化服务供给,加快推动全省养老托育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一是强化整体谋划,构建好系统格局。研究确定全省“十四五”时期“一老一小”床位托位建设总体目标并编制省级“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根据《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十四五”规划》、《湖南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施方案(2022-2025年)》等文件着力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在城市着力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根据人口分布情况,合理设置机构养老、街道综合服务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喘息式养老服务机构等,实现机构布局合理适当、街道综合服务平台和社区日间照料全覆盖,并延伸到居家养老服务,落实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建设居家养老服务用房“四同步”政策;在农村着力构建“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以县级特困供养机构(区域性中心敬老院)兜底,根据村庄和老年人居住分布,合理设置乡镇敬老院、综合养老服务平台、村级互助养老平台,建立健全“政府扶得起、村里办得上、老人用得上、服务可持续”的农村互助养老服务可持续运营机制。“十四五”期间,加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建设,实现市州全覆盖,县级覆盖率达到75%,推动乡镇(街道)设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或者指定专人负责、村(居)设立专人专岗。截止目前,全省有82个市、县经编办批复成立了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协助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同时,推动乡镇(街道)设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或指定专门人员承担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到2025年底,乡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或工作专干实现全覆盖。二是加强资金筹措,推进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统筹多方资金,进一步发挥财政性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在“一老一小”项目建设用地、资金、环保、消防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不断提升公办养老服务能力,加快建设一批方便可及、价格可接受、质量有保障的普惠养老托育服务机构,用高质量的项目支撑养老托育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争取中央补助资金和试点示范工作,向国家争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试点、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试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试点等试点示范工作,落实好省级福彩公益金55%以上继续用于养老服务。进一步培育支持以养老服务为主业的国有企业统筹项目建设、打牢产业基础,提升国有经济对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支撑保障能力。三是完善综合监管,优化“一老一小”服务供给。建立养老服务质量评价体系,规范服务行为,加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监管,依法严厉打击以养老服务名义对老年人实施非法集资、欺诈销售等违法行为。加强安全监管,督促养老服务机构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及时排查整治建筑、消防、食品、医疗卫生、特种设备等方面的风险隐患。不断优化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建设线上智慧服务设施,通过线下资源整合平台开展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助急助行等服务。拓展农村养老服务模式,实施县乡特困供养服务机构“关停并转”,推动特困供养服务机构和失能照护机构转型为区域性养老中心,夯实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兜底保障基础;依靠农村社区社会组织提供老年人巡访关爱服务,支持发展互助养老模式,满足自理老年人就近就便养老需求。四是加强人才培育,提高政策激励和支持力度。积极支持条件具备的院校增设养老和托育有关专业,同时通过专业评价、人才培养方案评价、专业技能抽查等方式,进一步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建立湖南省智慧健康养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等行业业务指导机构。支持院校与优质社会办养老机构、托与机构合作建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职教集团,建立15个省级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支持职业院校开展补贴性培训,发挥社会培训机构的市场化培训作用,政府补贴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全部向具备资质的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开放。
感谢您对民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民政厅
2022年5月7日
联系单位与联系人: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 魏柳清
联系电话:0731-84502232
联系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东风路276号
邮政编码:41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