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
第0155号建议的答复
简太英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解除农村适婚适育青年婚姻障碍的建议》收悉,现综合省卫健委、省妇联、省总工会、团省委会办单位意见答复如下:
一、关于“利用乡村宣传媒体,对适婚适育青年进行婚姻观教育,组织定期培训,引导他们树立正确婚姻观、婚育观”的建议
一是省民政厅联合湖南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开展了“三湘新风拂面来”“爱情故事FM”等主题宣传,连续举办了四届“国潮集体婚礼”,重新定义了年轻人婚礼风尚、点燃了年轻人的家国情怀,同时也倡导了婚礼的移风易俗、新办简办,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优良家风,传递了正确的婚恋观和价值观。二是省妇联策划制作“湘妹子一家人—漫说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系列动漫短视频,用清新的画面、简短的故事、精炼的语言传播性别平等文化。分领域推出“漫说湖南妇儿十四五”系列微视频和市州妇儿工委主任谈规划落实专栏,在“学习强国、红网、湘妹子、今日女报、头条”等新媒体及党政机关、繁华街道、LED电梯小屏等线下平台同步刊播,创新推动性别平等价值理念深入人心,引导男女青年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婚育观。三是省卫健委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文件精神,进一步推进了优化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的实施,开展了全方位优化生育政策宣传工作,推动构建了新型婚育文化和生育友好型社会。组织开展集中宣传,采取制作科学生动、通俗易懂的公益广告、折页、标语、手册等宣传产品并广泛传播,策划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倡导生育友好的社会价值,在电视台、报纸、官方网站等媒体进行政策解读,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在世界人口日、国际家庭日、“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国际女童日等重要节点和春节、重阳等传统节日前后,积极策划系列宣传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抵制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
二、关于“废除婚姻中的陋习,倡导婚事新办简办,自由恋爱,不收彩礼”的建议
一是推动婚俗改革。2022年,省民政厅联合相关部门出台了《湖南省婚俗改革指导意见》,在1市和19个区县开展婚俗改革试点,积极倡导婚嫁文明新风,通过加强婚姻登记机关建设、深入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倡导简约适度的婚俗礼仪、培育文明向上的婚俗文化等措施,有效解决了婚俗领域重点难点问题。二是着力宣传引导。充分发挥妇联系统“报网端微”等平台开设专题专栏,探索利用短视频等新媒体方式,向农民群众讲清楚为什么要移风易俗,移什么样的风、易什么样的俗,确保“有声有色、入脑入心”。用好县乡广播电视、镇村公开栏等传统阵地,发出“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余不办”倡议书,300多万名党员干部签订承诺书。指导成立红白理事会、妇女议事小组等为婚丧嫁娶提供惠民服务,制定村规民约对高价彩礼、人情攀比等行为形成约束。编印移风易俗各类宣传资料50多万份,采取文艺宣传、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将文明新风送到农民群众身边,让“婚事新办、为爱减负”“文明节俭光荣、铺张浪费可耻”蔚然成风。
关于“成立家庭生活教育等文化基地,引导他们处理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等,以各种活动让他们感受有家的幸福,理解家庭的社会价值,让他们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生命的传递,激发他们结婚生子的内驱力。”和“成立适婚适育青年心灵驿站,组织专业人员倾听他们的困惑和诉求,进行答疑解惑,共情解困”的建议
一是民政部门在婚姻登记机关设立婚姻家庭辅导室,目前全省90%以上的县级婚姻登记机关都设置了婚姻家庭辅导室,引入专业社会工作者到婚姻家庭服务领域,做到有办公场所设施设备、有专兼职专业辅导人员、有辅导内容项目、有辅导效果评估,为群众提供各阶段、多层次、全方位的婚姻家庭辅导服务,提高群众的婚姻幸福感。二是省妇联建设婚姻调解四级平台,建设县级以上婚调委139个,调解工作室143个,覆盖率100%,每年调处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近5万件。密切与公安、法院等部门联动协调,各级妇联发现有家暴倾向的,及时做好疏导、化解,协助受害人报案、就医、鉴定伤情、寻求庇护、提供法律帮助,畅通12338维权热线服务,安排专人负责信访维权窗口,每年接待、处理群众信访8000-10000件次。联合省公、检、法、教育等8部门成立全国第一家省级女童保护指导中心。组织开展婚姻家庭矛盾纠纷、重点儿童、重点家庭情况摸底摸查行动,有的放矢开展合法权益维护工作。抓紧抓实“反家庭暴力”宣传,每年在湘妹子微信公众号上举办“零暴力 爱同行!反家庭暴力法普法答题竞赛活动”,每年在省会城市住宅小区楼宇电梯、广告灯箱上投放反家暴宣传海报,各级妇联深入村社区、家庭大力开展反家暴法宣传,覆盖近1000万余人次,“法律明白人”队伍不断扩大,妇女姐妹能更便捷、更有效地表达诉求,维护婚姻、家庭等合法权益。
关于“各级工会、民政部门与妇联搭建婚介平台,助力脱单;大力宣传乡村的优良文化传统与现代先进生活理念,积极组织评选文明和谐家庭,助推乡村环境改善,助力文化与经济发展、繁荣,缩小与城镇的差距”的建议
省妇联发动各级妇联先后组织近千场相亲活动,吸引20多万名青年参加活动交流交友。湖南今日女报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湖南武警总队先后举办四届“爱在军营 情满潇湘”军地相亲联谊活动,促成150余对青年在活动中牵手。省直妇工委先后联合省卫健委、省公安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人防办等单位举办10余期“湘直恋”省直单位交友联谊活动,1000余名单身男女青年参加活动,200余对男女成功牵手。永州市妇联全力打造“爱在七夕”婚恋品牌,每周二在官微“永州女声”推出“七夕·牵手吧”栏目,推荐适婚青年男女,连续8年在“七夕”前后举办“潇湘人才连鹊桥” 市直机关青年线下大型联谊活动,促成200对大龄男女喜结连理,活动满意度达92%。益阳市妇联联合市总工会、团市委举办益阳市“爱在益阳 幸福绽放”青年交友联谊活动4次,近400名单身青年参加,促成37对。湘西自治州妇联连年组织举办520交友联谊、“相恋十八洞”520相亲等活动,为单身青年交友搭建平台,为贫困村青年脱贫脱单举办集体订婚仪式,引导青年组建美好家庭,巩固脱贫成果。共青团湖南省委历来高度重视青年婚恋交友工作,通过全面开展“百万青年缘梦婚恋交友实践育人行动”,多措并举加强青年婚育观、家庭观教育和引导,做好未婚青年婚恋交友、婚前保健服务,形成积极健康的婚恋舆论导向。省总工会多年来将单身职工婚恋关怀作为“女职工关爱行动”的重要内容之一,着力打造“会聚良缘”职工婚恋服务品牌,竭力为全省单身职工提供了更多、更好、更温馨、更有效的婚恋服务,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和职工的好评。2022年开展“会聚良缘.湘约星城”长株潭婚恋交友线上线下活动,推动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开展线上线下婚恋服务活动近500场。
关于“从政策层面减轻育儿压力,消除生子的后顾之忧。男女平等,城乡携手,共享蓝天白云,共建美好家庭,共创先进文化,共赴‘幸福家庭,美丽中国’之约”的建议
国家卫健委、国家发改委等1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国卫人口发〔2022〕26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从7个方面提出20项政策措施,进一步细化《决定》提出的任务和要求。省卫健委认真落实《决定》和《指导意见》要求,加快建立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一是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认真贯彻落实我省出生缺陷防治办法,统筹推进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扎实做好“八免两救助”项目,强化产前筛查与诊断机构建设和质量管理,完善覆盖城乡居民,涵盖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儿和儿童各阶段的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体系。二是加强家庭婴幼儿照护支持和指导,全面落实产假、育儿假和哺乳假等休假制度,为婴幼儿照护创造便利条件。通过家庭医生、家庭健康指导员进行入户指导,组织开展亲子活动、家政课堂等方式,加强家庭对婴幼儿早期发展指导,增强家庭科学育儿能力。三是发展多种形式的托育服务,强化政策引导,通过市场化方式,采取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形式,大力推动托育服务发展。支持托育机构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多样化托育服务,鼓励各地各级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短时托育服务。
感谢您对民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民政厅
2023年5月6日
联系单位与联系人: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 洪佳
联系电话:0731-84502269
联系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东风路276号
邮政编码:41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