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报:常德:健全三体系 打通殡葬事业发展快车道
信息来源:中国社会报 时间:2016-12-06 09:29 大 中 小
(《中国社会报》2016年12月6日2版)
沈绪国 李燕喜
近年来,
湖南省常德市委、市政府很重视殡葬改革工作,
将殡葬改革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
纳入了对区(县、市)政府绩效评估考核体系,
并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来推进,
建立健全三大体系,
打通了殡葬事业发展的“快车道”,
火化率、集中办丧率、集中安葬率、生态安葬率等都有了显著提升。
健全机制,
构建组织保障体系
常德市先后建立健全了一系列工作机制,
确保了殡葬工作有位置、有作为。
其中包括:定期调度机制,
每年召开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和调度殡葬工作,
确保工作推进有进度。
整体联动机制,
在殡葬执法上实行部门合作、属地化管理、市区两级联动,
确保工作推进有力度。
四级考核机制,
将殡葬改革纳入到市、县、乡(街道)、村(社区)四级绩效考核范围,
确保工作有位置。
培训交流机制,
每年由民政牵头对全市殡葬职工开展各类培训交流,
提升殡葬职工队伍素质和服务水平。
舆论引导机制,
常年在电视、广播、报纸上开展殡葬公益宣传,
特别是广泛开展殡葬宣传进机关、进厂矿、进小区、进医院活动。
政策创新机制,
出台了《常德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健康发展的意见》等纲领性文件。
横纵织网,
完善执法监管体系
通过横向联合、纵向到底、横纵织网,
常德市实现了殡葬执法监管全程跟进、全域覆盖,
并变事后查处为事前介入。
横向联合。
建立了民政牵头,
公安、城管、卫生等七部门配合的联合执法机制,
定期开展集中执法。
从2014年6月开始,
在全市持续开展了“三禁止、两规范、一打击”(即禁止在市城区搭棚办丧,
禁止违规土葬,
禁止在城区抛撒、焚烧冥币纸钱和燃放烟花爆竹;
规范丧葬用品经营活动和医院遗体接运行为;
打击“殡托”的违法经营活动)殡葬秩序集中整治行动。
两年来,
共开展殡葬秩序专项整治行动12次,
强制拆除灵棚20起,
劝阻124起,
查处乐队闹丧、抛撒冥币纸钱等违规行为256起,
劝阻土葬123起。
纵向到底。
常德市通过绩效考核机制推动殡葬改革向县城、乡镇(街道)、村居(社区)三级延伸,
在县城所在地全部实行火葬,
部分区(县、市)火葬范围扩大至乡镇所在集镇,
安乡县更是将火葬实行区扩大到所有乡镇所在集镇。
市中心城区、津市市、石门县和安乡县火葬实行区火化率一直保持在100%。
横纵织网。
常德市把殡葬改革纳入社区网格化管理内容,
由网格员实行全天候巡查,
将殡葬执法由事后查处变为事前介入。
同时,
建立了区(县、市)联合执法机制,
对跨区非法殡葬活动实行联合执法,
利用区(县、市)执法空隙“躲猫猫”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凸显公益,
建立综合服务体系
在推进殡葬改革的过程中,
常德市注意凸显殡葬的公益性,
克服市场功利行为,
逐步建立起了覆盖城乡的殡葬服务体系,
用多样化的服务满足了多层次的需求。
积极推进殡葬基础设施建设。
常德市近三年共投入4亿元对殡葬设施进行了整体性的升级改造。
澧县新殡仪馆和津市市华阳殡仪馆投入均达到了1亿元以上,
西湖管理区殡仪馆(含公墓)和桃花源旅游管理区殡仪馆分别达到了6000万元和1000万元。
按照科学合理的原则,
对常德市城区和各个区(县、市)的殡葬服务体系进行了重新规划,
对城区新二村殡仪馆等老旧设施通过关停、改造等方式进行升级换代,
对社会资本举办的殡葬设施通过回收股权的方式收归民政管理,
对殡葬服务价格进行了有效管控,
使得殡葬服务回归了公益本性。
目前,
全市已建成11个殡仪馆、9个火葬场和8个公墓。
同时,
推进乡镇集中治丧场所建设。
今年,
桃源县、汉寿县、津市市、澧县、鼎城区均建有1-2处乡镇殡仪服务站,
方便了群众办丧。
积极推行殡葬普惠措施。
常德市惠民殡葬范围涵盖了具有本地户籍的城乡低保对象、城镇“三无”人员、农村五保对象、优抚对象以及土葬对象自愿火化,
免除了基本殡葬服务费用(遗体接运、冷藏、火化、骨灰存放),
覆盖人群105万人,
丧葬费减免额度每人1000元-3000元不等。
近3年,
常德市已累计为困难群体减免丧葬费用1000万元。
积极引导节地生态安葬。
常德市自愿选择生态安葬(即采取江、河葬,
花葬、树葬等不单独占地的安葬形式)、具有本地户籍的市民,
每人可获1000元奖励。
各区(县、市)正在成规模地修建树葬、草坪葬、壁葬等生态安葬设施,
安乡县、石门县、澧县和临澧县等地通过奖励激励积极推进生态殡葬,
开展了农村公益性墓地建设试点,
对迁入骨灰堂和平坟深埋的分别给予1000元和3000元奖励。
安乡县建成农村公益性墓地267处,
做到了村村有公益性墓地。
汉寿县环城公益性墓地规划了节地生态安葬区域。
石门县发挥老年协会、红白理事会的作用,
将丧葬习俗改革纳入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
同时征地400多亩建立白云山公益性骨灰堂与金玉观公益性骨灰堂,
并在南北镇、秀坪园艺场秀山村开展深埋不留坟头等节地生态安葬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