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中国社会报 时间:2019-11-18 08:54 大 中 小
(《中国社会报》 2019年11月18日3版)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近5年来,湖南省安化县民政局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全力做好兜底保障工作,推进产业扶贫、驻村帮扶和结对帮扶,一桩桩民生实事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有力推动全县脱贫攻坚事业发展,谱写了脱贫攻坚辉煌的一页。
阳光低保促公平
谌地玖是田庄乡村民,早年被纳入低保救助范围,但田庄乡民政所经过核查,认为他已不符合享受低保条件,决定从7月份起停发低保金。“我的低保是大家评出来的,我还有一个精神残疾的儿子要靠我养,凭啥取消我的资格?”面对谌地玖的质疑,民政所工作人员和驻村干部一笔一笔给他算家庭收入账,并耐心解释:享受低保没有终身制,根据十类不得享受低保条件的规定,你应该退出保障范围,让更困难、更需要扶持的家庭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经过劝说,谌地玖解开了心中的疙瘩,同意取消低保资格。
谁能享受低保,谁不能享受低保,不是谁说了算,也不存在分指标、定比例,而是要通过个人申请、乡镇政府和县级民政部门组织的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公开公示、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和审核审批等程序。据统计,2017年以来,安化县民政局通过持续开展城乡低保专项治理,重点清查了“人情保”“关系保”“违规保”“死亡保”。2017年,全县原有农村低保对象44572户、54776人,清退35151户、32004人,目前在册9421户、22772人。原有城镇低保对象9215户、9399人,清退7265户、6663人,目前在册1950户、2736人。由于政策宣讲到位,严格程序操作,群众参与程度高,没有出现不稳定因素,社会反响好。
此外,安化县民政局按照省、市政府要求,不断提高保障标准,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逐年提高。农村低保兜底保障一类标准由2018年每人每月284元提高到2019年每人每月310元,兜底保障二类、三类和一般农村低保对象救助标准由2018年的每人每月170元提高到2019年的每人每月197元;城镇低保月人均救助标准由2018年的每人每月320元提高到2019年每人每月340元,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扶危济困惠民生
田庄乡永平村的蒋立军患上了尿毒症,本来家境还算宽裕的他为了治病一贫如洗。在得知这个情况后,田庄乡民政所所长王本辉来到了蒋立军家慰问,按照程序为蒋立军申请大病医疗救助金2000元,并鼓励蒋立军振作精神,战胜病魔,重新燃起对生活的信心。
为了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发生,安化县民政局大力推进医疗救助政策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政策的有效衔接,努力保障困难群众住院治疗不受影响。近5年来,共计救助10.6万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7901.81万元。2019年7月为全县8403名城乡特困人员购买住院期间照料护理保险,人均投保190元,共计投保159.657万元,有效解决了特困人员住院没人照料的问题。
实施临时救助,帮助困难群众走出生活低谷是疏解困难的一条重要途径。安化县民政局积极开展“救急难”工作,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对重病、重残、因学导致家庭刚性支出较大,或其他意外伤害、突发事件等特殊原因导致家庭基本生活暂时陷入困境的家庭,其他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者救助之后基本生活仍有困难的,给予一次性生活困难救助,做到“求助有门、受助及时”。近5年,每年下拨临时救助资金2000万元至3000万元,平均每年救助2.1万人,人均救助水平达到1500元。今年以来,已经对4523人次给予主动救助,累计救助金额366.85万元。
补齐短板破瓶颈
“多亏县民政局工作队倾力帮助,我们村喝上了干净、卫生、安全的自来水,再也不用消防车送水了。”龙塘乡桃仙村支部书记王大战说。由于桃仙村地势较高,村民饮用水一直是一大难题,2015年,县民政局驻村帮扶工作队进驻后,把解决当地“饮水难题”提上日程,通过多方协调、筹资,将自来水从龙塘乡水厂送到了该村柏梅、塘西片区,然后在夏植片区选好水源,修建了5个蓄水池,彻底改变柏梅、塘西、夏植3个片区靠塘吃水的历史,惠及该村819户3300人。
为推进精准扶贫,民政局从实处发力,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寻找突破口,解决群众行路难、饮水难、住房难等问题,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打破制约群众脱贫的“瓶颈”。2015年至2018年,县民政局驻村帮扶工作队积极争取交通、国土、水利、电力、移动等部门的项目资金,为桃仙村新修公路2.6公里,扩改村级公路8.7公里;修建蓄水池5个;实施“村村响”广播建设工程;投资180多万元修建村小学——柏梅小学……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善。
拓宽群众致富路
桃仙村贫困户王修来今年50多岁,妻子身患残疾,儿子在中学就读,是安化县民政局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胡俊敏的结对帮扶对象。2017年,在前期走访中,胡俊敏了解到他有养牛的意愿,但因家庭困难,无钱购买牛苗,便想办法为他争取了帮扶资金2500元。养牛过程中王修来遇到困难,胡俊敏便带着他四处请教养牛的方法,在胡俊敏的帮助下,王修来养起牛来越来越顺手,人也越来越自信。
除去特殊群体,扶贫工作不能完全靠政策救助。为帮助贫困户脱贫,安化县民政局落实干部包户责任制,推进结对帮扶。从领导到科员,多次深入村组农户、田间地头,共谋发展产业,同补致富短板。2017年,县民政局改变了过去慰问走访的传统做法,出台了操作性强的产业奖补措施,在反复动员全体贫困户的同时,干部上户帮助制订产业计划,年末逐户验收,兑现奖金,极大地激发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目前,该村发展蔬菜基地400亩、茶园基地300亩、药材基地300亩、果园400亩,年出栏土猪500多头,产业发展呈星火燎原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