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湖南日报 时间:2020-06-19 11:35 大 中 小
(《湖南日报》 2020年6月19日10版)

“他们仔细认真审批,周到体贴服务,当场就出结果,我们真是万分感激,感谢他们为民办实事的精神……”6月17日,省民政厅办公室收到岳阳市岳阳楼区教育基金会发来的感谢信。
该会秘书长程回生等人此前一天来到省政务服务大厅省民政厅政务服务窗口,办理法人变更等业务,因为涉及业务多、资料多、手续复杂,生怕这次送来材料之后,还要再跑一两趟才能办完,A-18窗口工作人员热情接待,细致审核,一个小时左右就让他们领取了行政许可决定书和更换的新证书,让他们心怀感激。
将所有入驻事项职能集中,确保授权到位
5月6日,湖南省政务服务大厅正式运行,省直部门政务服务事项集中入驻,统一面向社会提供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这是省委、省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权力“瘦身”的重要举措。
省民政厅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三集中三到位”改革要求,快速推进33项审批服务事项入驻服务大厅,实行规范办、马上办、一次办,让服务有速度更有温度。

省民政厅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了适应“精简、统一、便民、高效”的审批服务改革,省民政厅实行职能优化集中到处室、权限优化集中到岗位、受理优化集中到窗口、网络优化集中到平台,实行线上与线下、内部协作与外部联动结合,实现事项、窗口、服务“三个集成”。
通过对审批服务事项系统梳理,省民政厅将社会团体变更名称登记、民办非企业单位注销登记等33项入驻事项,全部调整到省社会组织管理局,着力解决工作不同步、不协调、不规范等问题。同时,设立首席审批员,由厅长签署授权委托书,充分授权22项审批决定权、11项初审权,不断提高办事效率。推进社会组织信息查验、慈善组织备案等民政应用,接入省政府一体化平台,加快与“新湘事成”办事服务平台互联互通,提速民政服务“网上办”。
精简程序“马上办”,提升效能“一次办”
为了加快实现审批服务“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窗口统一出件”,省民政厅以公开促规范,以公开促落实,以公开促服务,跑出了改革加速度。
一方面,创新告知“如何办”,编制指南“规范办”。将服务指南、通知公告、工作动态、政策法规等内容制成融媒体产品进行推广,方便群众定位查找需办事项流程、材料清单,不断提高窗口品牌形象;针对33个入驻事项,每个事项专门制作服务指南,明确材料清单、办事流程、办结时限,统一放置服务窗口,让群众一目了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另一方面,精简程序“马上办”,提升效能“一次办”。按照“减事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要求,对入驻事项反复研究,优化办事流程,压缩办件时间,提升办理实效,现场办结行政审批事项审批环节由4个减少为2个;淡化审批时限观念,只要材料齐全或当场可以修改完善的,一律“即审即办”。

截至6月15日,省民政厅政务服务窗口共受理各类业务1309笔,其中业务咨询1025笔,业务办理284笔,全部即时办结。湖南省人口福利基金会办公室主任孙玉文介绍,5月26日上午办理基金会业务范围变更登记,只用了20分钟即领到了变更后的法人登记证书,服务效能的提升真正看得见、摸得着、真真切切。
党支部建在窗口,好形象树在心中
省民政厅将民政审批服务事项进驻省政务服务大厅,作为建设“五型机关”的重要抓手。通过建立人员选派、管理、轮换等制度,成立驻省政务服务大厅党支部,推动“支部建在窗口上、党员活动在岗位上、作用发挥在服务上”。

省民政厅驻省政务服务大厅党支部书记鄂立辉说,服务小窗口体现为民大形象,贴心服务就是体现在“说好每一句话、办好每一件事、解决好每一次咨询、接待好每一位群众”这些小细节中。为此,他们为老年人配置专用老花镜、放大镜,方便阅读相关材料;购置手提电脑,方便群众现场登录系统,网上修改、提交相关材料,避免因资料不全重复跑路。同时,实行上班早时、下班延时、服务群众不限时,只要到了政务服务大厅来办事的,不论时间多晚,一律加班加点办完才下班。
前不久,湖南颐而康职业技术学校需要变更住所,扩大办学规模,推进复工复产,省民政厅驻省政务服务大厅工作人员现场细致指导,现场补正相关材料一次办结,经办人为他们的周到服务竖起了大拇指。
6月15日下午,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唐白玉再次到省政务服务大厅省民政厅政务服务窗口调研,要求严格落实“一次性告知”制度,完善办事指南、明确要素要件,确保各环节标准化、规范化,要在前期良好开局的基础上着力提升服务品质,让服务更有速度更有温度,打造标杆示范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