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报:社会救助更加智慧 民生保障更加精准
信息来源:中国社会报 时间:2021-09-06 08:17 大 中 小
近年来,
湖南省资兴市民政局积极探索“互联网+民政服务”,
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救助领域的运用,
建成“资兴市社会救助智慧管理平台”,
优化流程和资源配置,
实现社会救助核对一网智治,
让群众申请救助 “网上办”“掌上办”。
通过推行智慧救助,
实现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
通过集成服务,
使各类救助对象确认精准高效,
民生保障更加精准有力。
申报审核智能化
2020年初,
资兴市政府出台《城乡低保等社会救助对象认定暂行办法》和《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实施细则》等文件,
对低保申报审核、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等作出规范。
开通手机端平台——“资兴掌上民政”小程序,
申请对象在手机上点一点即可申请社会救助,
核算平台从后台对救助对象收入进行计算,
自动开展经济状况核对,
杜绝人为因素对低保对象确认的影响。
通过“一网、一门、一次办”以及“即时办、移动办、自助办、委托他人办”等方式,
实现从“群众多头跑”到“让数据多跑,
群众最多跑一次”的转变,
救助渠道更畅通、救助政策更透明,
群众办事更便捷。
信息数据规整化
“资兴掌上民政”小程序通过与“资兴市社会救助智慧管理平台”对接,
整合全市相关部门数据信息,
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
通过端口、数据交换等方式,
实现财政、教育、卫健、人社、民政、市场监督、税务、住建、自然资源、残联、住房公积金等部门涉及民生领域的信息有效对接和即时核对,
谁有车、有房、有养老金等,
只要拿身份证一刷,
便一目了然。
经与市内7家银行签订《银行存款委托查询协议》,
对救助申请对象进行银行存款委托查询。
避免专项资金损失,
有效降低了行政成本,
极大提高了群众满意度。
对象确认精准化
“资兴市社会救助智慧管理平台”采用全国和全省统一的设计标准规范,
由原来单一的民政部门系统改造升级为全市统一认定平台,
从服务民政转向服务民生,
实现上下级民政部门、民政部门与同级其他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
各相关部门既是数据的提供者,
也是数据的使用者。
“资兴市社会救助智慧管理平台”与“资兴掌上民政”小程序对接,
市民通过手机就可快捷高效地办理城乡低保、特困救助等民政业务。
社会救助部门直接通过后台数据核算比对,
核对个人经济收入状况、财产状况等,
实现社会救助与经济状况核对“一体化”,
使救助对象确认精准高效。
核算核对指尖化
据介绍,
线上的事用手机或鼠标“点一点”即可完成,
大大减轻基层工作量,
提高工作效率;
线下的基层民主评议、入户调查、公示等程序,
可根据线上的具体情况进行优化。
为确保救助工作更加公开透明,
在“资兴掌上民政”小程序上增设“网上公示栏”,
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力求服务群众零距离。
统筹部署有序化
“资兴市社会救助智慧管理平台”根据劳动能力系数研发了一套智能分析算法模型,
包括年龄、性别、残疾、患病、自理能力等因素。
按家庭成员劳动能力进行合理量化,
根据上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最低工资标准、年龄、残疾等级、疾病等因素综合分析,
更加公平公正。
平台于2019年12月完成模型搭建与内部测试。
2020年4月,
在东江街道试点后,
通过改进提升、业务培训,
7月在全市范围有序推广。
动态管理自动化
“资兴市社会救助智慧管理平台”运行后,
通过“人脸识别”功能,
每次低保金发放前进行一次人脸识别,
大大提高了民政对象认定的精准度。
每月初,
平台自动提取上个月的名单,
系统自动进行数据比对,
重新核实通过后,
便生成本月保障名单,
极大提升了民政对象动态管理的及时性、准确性,
确保了民政资金的精准发放。
(阳小明 谢宝刚)
[来源:中国社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