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新湖南 时间:2022-11-07 23:53 大 中 小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1月7日讯(记者陈勇通讯员谭文武郑霞)今天,衡阳县民政局社会救助服务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在入户走访中,发现该县长安乡庙山村低保对象廖大爷因治疗肺结核病花费大额费用,家庭负担过重,县民政局立即采取临时救助等措施帮他渡过难关。
今年以来,我省各级民政部门积极推进社会救助改革,建立完善社会救助主动发现工作机制,对困难群众切实做到主动发现、及时救助。全省民政部门建立了与相关部门联动、信息共享机制,定期与乡村振兴、残联、医保、住建等部门进行数据比对,加强防返贫监测对象与低收入对象数据互认互通,掌握兜底保障、残疾人两项补贴、医疗费用支出等情况,及时将符合条件人员纳入低保、特困及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范围,实现了“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
我省民政干部转变工作方式,将困难群众“依申请救助”转变为“主动发现救助”,通过日常走访、随机调查、数据比对等方式,对低收入人口进行跟踪监测。对已纳入社会救助政策的人口,重点监测相关社会救助政策是否落实到位、是否还存在其他方面的生活困难,对未纳入社会救助范围的低收入人口,重点监测其是否符合相关救助条件,一旦符合救助条件,立即启动救助程序,及时纳入社会救助政策保障。衡阳县民政部门通过主动发现,已将125户321人纳入城乡低保保障、37人享受特困供养政策、实施临时救助1763人次,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邵阳市民政部门近期在认真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密切关注困难群众的居家生活情况。双清区组织全区民政专干对失能失智的残疾人、低保对象等困难群体进行摸排,准确掌握其家庭基本情况和身体状况,及时了解生活所需,还采购了大米、食用油、面条等生活物资,送至困难群众家中。本轮疫情发生以来截至目前,该区已主动救助困难群众166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