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幸福老年”越来越有保障 ——2015年湖南省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亮点解读
- 索引号:430S00/2016-02793
- 题裁分类:
- 发布机构:
- 发文日期: 2016-10-13 08:32
- 主题分类:
- 主题词:
- 名称: 湖南日报:幸福老年”越来越有保障 ——2015年湖南省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亮点解读
(《湖南日报》2016年10月13日5版 专题)
湖南日报记者 陈勇
10月12日,
省民政厅、省老龄办在长沙召开媒体通气会,
发布我省“十二五”时期老龄工作情况暨2015年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记者第一时间对其中的亮点进行解读。
高龄老人增速加快,
农村老龄化率是城市的1.8倍
统计公报显示,
我省5年来老龄人口净增208.07万人,
达到1164.42万人,
老龄化程度由5年前的14.54%上升到17.17%,
2015年全省农村老龄化率为22.72%,
是城市的1.8倍。
80岁以上高龄老人从2010年的113.07万人增长到2015年144.03万人,
年均增长率达4.96%,
是老年人口年均增长率的1.23倍。
2015年,
全省有百岁及以上老人2189人,
较上年同期增加253人。
百岁及以上老人男女比例基本为2∶8。
年龄最长者为女性,
已经122岁。
全省增加对高龄老人优待政策,
据了解去年有103个县市区建立了高龄补贴制度,
112个县市区提高了百岁老人长寿保健补助费标准,
两项支出共计2亿多元。
我省老年人口中,
空巢老人比例高。
统计公报表明,
到2015年底,
全省城乡老年人空巢率为53.26%,
比全国老年人空巢率高1.36个百分点。
这与我省是劳务输出大省有关。
为老年人养老保障撑起了10把“保护伞”
澧县安福镇护城社区62岁的杨菊英老人不久前子女因车祸去世,
生活陷入困境,
县民政局、社区等紧急启动临时救助措施,
给予她1万元急难救助,
现在又按政策把她纳入最低生活保障,
派志愿者不定期上门陪护聊天、精神慰藉。
统计公报显示,
像杨菊英这样得到临时救助的城乡困难家庭和个人,
2015年全省有51万户次(人次),
救助资金3.6亿元。
统计公报表明,
我省老年人养老保障有“十把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老人供养、城乡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和老年乡村医生生活困难补助等。
其间,
最大亮点是“十二五”时期资金增长最快、保障更加有力。
2015年比2010年,
全省职工退休养老金月人均增加854元,
达到2007元/月•人,
实现11连增;
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每人每月55元增加到75元,
去年931.49万老年人享受了这项待遇,
全年发放养老金95.87亿元,
全省有19个地区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中探索建立了丧葬费补助制度。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项医疗保障措施对老年人群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
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0%、62.1%和77.37%。
截至2015年底,
全省为23.1万名60岁及以上的重度残疾老人发放护理补贴1.7亿元,
1048户贫困残疾老年人家庭得到无障碍改造。
把增加养老床位数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社区小型养老机构实现“家门口养老”
20多位老人正在练习唱歌,
自教自练;
12人正在娱乐室打麻将,
5位年岁较高的在护理室吸氧、做按摩,
这是记者近日在湘潭市岳塘区五里堆街道纱厂街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看到的。
这家养老场所由一所废旧小学校房改造而成,
湘潭市银海家政服务有限公司通过民建公助形式,
翻新两层楼,
将小型养老机构、日间照料、残疾人照料、免费送餐服务等功能加在一起,
让老人就在家边上养老。
91岁的易元生老娭毑高兴地说:“在家边上养老,
舒心贴心又放心。
”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等原因,
我省养老床位数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近年来通过连续将“年增加2万张养老床位”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床位数的增长效率得到巩固。
统计公报说,
到去年底全省共有各类养老床位27.5万张,
每千名老年人拥有数达到23张。
在抓床位数等设施建设中,
我省开始将嵌入型“家门口的养老院”作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重点。
这种养老院拥有25至30张床位,
投入相对较少,
床位增长较快,
服务层次丰富,
具备重点针对失能、半失能、失智、失独老人的夜间托养服务,
且与大型养医融合机构容易联通。
统计公报说,
2015年,
我省启动社区小型养老机构建设,
全年共建社区小型养老机构96所,
养老床位2400张。
加大政府保基本力度,
养老服务聚焦重点、突出精准
养老注重普惠的同时,
愈发聚焦重点、突出精准,
是今年统计公报显示的一大特点。
去年,
省里针对城乡低保老人、失独老人、部分失能或完全失能等城乡养老重点人群抓了两项工作,
一是实现基本养老服务补贴全省所有县市区覆盖,
二是推进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
2014年,
省委、省政府将基本养老服务补贴覆盖率列入县市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考评指标体系,
以县市区为单位,
全面建立基本养老服务补贴制度,
对年满65周岁及以上、低保对象、部分失能或完全失能的城乡老年人,
采取政府补贴、社会机构承担购买服务的形式,
提供理发、保洁、陪护等基本养老服务。
2015年,
全省122个县市区全部发放基本养老服务补贴,
覆盖目标人群75.8%,
平均补贴标准42.8元/月•人。
老年人意外伤害险是通过商业保险的方式给老年人和老年人家庭确立一种风险分担机制。
统计公报说,
2015年,
全省参加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的老人共192.9万,
其中政府为112.13万城市三无老人、农村五保老人、重点老年优抚对象、城乡低保老人、失独老人等五类特殊困难老年人参保提供资金支持,
投保金额达2561.57万元。
近日,
长沙市岳麓区莲花街道金华村文石凡老人给街道办和中国人寿送来锦旗,
上面书写“老年保险进万家,
理赔迅速人人夸”。
他去年在莲花街道购买了一份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
前不久在上山砍柴途中不慎摔伤,
造成椎体爆裂性骨折,
住院康复后,
他向中国人寿长沙市分公司提出住院医疗金赔付申请,
公司审查后很快给付其住院医疗赔偿金5603.88元。
发挥老年协会作用,
提倡健康老年人服务高龄老年人
10月9日,
益阳市老龄办、市老年协会在赫山区金银山街道粟公港社区举行益阳市本级基本养老志愿服务“时间银行”启动仪式。
该市从2013年试点“时间银行”,
倡导“服务今天、享受明天”理念,
让老年人、准老年人以及身体健康的老年人,
利用闲暇时间为需要帮助的老年人提供必要的服务。
目前,
已有3万多名老人享受了由志愿者提供的服务。
目前,
我省各类社会组织发育依然不充分、不健全,
导致社会公共服务无人做。
在为老服务方面,
我省突出发挥老年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老年群众组织功能,
既让它们成为老年群众工作、社会治理的示范,
又成为购买政府养老服务的承接者。
统计公报显示,
截至2015年底,
全省共建立农村村级老年协会35458个,
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87.3%,
拥有老年会员数349.3万;
城市社区老年协会3879个,
占城市社区总数的93.9%,
拥有老年会员数156.6万。
这些组织目前虽然没有全部具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资质,
但在组织老年文化、老年教育、老年体育、老年社会参与和老年人权益保护,
组织健康老年人服务高龄老年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促进了老龄事业健康发展。
目前,
全省投身公益事业的老年人超过40万人,
参与经济建设的老年人640万人以上。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
湖南日报:幸福老年”越来越有保障 ——2015年湖南省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亮点解读
9214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