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无障碍

中国政府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无障碍浏览|

首页>信息公开>政策法规>以案释法

加快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全国基层治理创新典型案例集萃③

  • 索引号:430S00/2022-04017360
  • 题裁分类:
  • 发布机构:
  • 发文日期: 2022-10-03 15:21
  • 主题分类:
  • 主题词:
  • 名称: 加快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全国基层治理创新典型案例集萃③

为进一步总结推广各地基层治理实践创新经验做法宣传展示各地加强基层治理进展成效营造全面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良好氛围民政部办公厅发布了2021年度27个全国基层治理创新典型案例各地如何因地制宜开展基层治理创新实践探索形成符合本地实际的基层治理模式?一起来看!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阳光票决制助推农村社区治理创新

2018年8月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总结提炼深化黄泥墩村阳光票决制做法形成了以党建为引领、以村级事务阳光票决制为核心的基层自治模式并在全区推广实施

党建引领自治——筑牢基层治理根基一是建立党支部扩大会议制度各村党组织在召开党支部会议与全体党员会议提议村庄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议题时应召开扩大会议邀请村民代表列席会议充分听取村民代表意见二是深入群众听取群众心声打破村干部“闭门决策”模式明确规定村级重大事项的决策村党组织委员应深入农户、广泛吸收群众意见建议提出方案应经村两委联席会议讨论研究确定的实施方案应公开公示三是建立党员群众常态沟通机制建立以网格为基本单元定期组织网格员、村民代表、党员工作交流沟通制度

权力阳光运行——完善阳光票决规范体系一是明确阳光票决事项内容莲都区以《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基础将与村民利益密切相关的10大重要事项列入必须票决的内容分别为:1.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村庄建设规划;2.公益事业的兴办和筹资筹劳方案及建设承包方案;3.村级享受误工补贴的人员及补贴标准;4.村集体经济所得收益的使用;5.土地承包经营方案;6.集体经济项目的立项、承包方案;7.宅基地的使用方案;8.征地补偿费的使用、分配方案;9.以借贷、租赁或者其他方式处分村集体财产;10.涉及村集体、村民切身利益等其他事项二是规范阳光票决实施程序为保证阳光票决的有序实施莲都区还创新了票决6大程序分别为党员群众建议、村党支部提议、村务联席会议商议、乡镇(街道)党(工)委审议备案、村民代表会议票决、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三是拓宽线上线下议事渠道在线下依托各村便民服务中心专门设置了议事箱(意见箱)、议事窗(公开栏)等同时在村两委会办公大楼设立阳光票决议事大厅进一步拓宽群众参与村级事务决策前的议事渠道在线上每个村都建立了由村两委干部和村民代表参与的微信群议事大厅让村民代表更加及时有效地了解决策事项、反馈群众意见、监督决策实施提升工作效率

智治转型——村务管理搭上数字化快车一是开发阳光票决管理系统将全区所有村阳光票决事项全过程纳入系统管理村级网格员通过手机“浙政钉”阳光票决端口将有关资料上传管理系统存档村民可以直接查看本村阳光票决事项全部流程、票决结果和实施情况系统还对全区阳光票决实施情况进行预警、汇总、分析数据报表实时更新让村级事务监管变得更加高效、透明和智慧二是开发阳光票决监督系统村民议事厅等票决场所安装摄像设备实时监控整个票决过程保证过程的透明和权威阳光票决事项公示窗口目前已纳入区纪委开发的“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小程序各级政府、村民都能够依据各自权限查阅有关票决结果并进行有效监督三是探索“网络票决”参与形式探索线上线下同步投票机制以解决偏远山村村民代表参会率不高外出代表无法参会等问题;依托身份认证+音视频服务+投票小程序将村民代表会议开到“云上”进行“云票决”提升参与效能

重庆市江津区:构建简约高效体制 提升乡镇治理能力

重庆市江津区在白沙镇试点以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激发经济发达镇内生动力为目标建立健全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适应城镇化发展需求的新型行政管理体制效果明显

实施扩权强镇改革一是完善政府职能江津区政府分3批次向白沙镇下放173项权限增强了白沙镇政府行政审批、行政执法等方面的职能赋予白沙镇“准县政府”职权解决了“责大权小”“看得见管不着”等难题二是统筹机构设置率先推进“大部门制”改革整合原有的“七站八所”优化设置“三办八局”11个综合办事机构将区级派驻白沙镇机构由区级管理为主调整为属地管理为主相应扩大派驻白沙镇的公安、市场监管、税务、规划自然资源等机构管理权限三是强化政策支持市区两级在规划、财政、镇园融合等方面为白沙镇“量身定做”了15项优惠政策规划方面将白沙镇作为江津区副中心进行规划打造在用地需求保障方面给予重点支持财政方面建立财政收入超收返还、园区税收分成、转移支付等财政机制在镇园融合发展上坚持白沙镇、白沙工业园“规划同图、建设同步、资源同用、成果同享”实行镇与工业园一体化管理

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改革一是一个中心便民利民把区级放权事项、镇级审批事项、公共服务事项集中到中心办理逐一制定办事服务指南将工作流程精简到受理、审核、决定三个环节明确责任到人实行“一站式”办公、办事“只找一人”同时构建村级便民服务体系在全镇24个村(社区)建立便民服务中心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聘请民事协理员分片区推行便民代办服务二是一网通办打造平台运用“互联网+”思维打造“互联网+政务服务”智慧网审系统开发运用“政务服务综合管理平台”通过网上审批流程再造将服务事项纳入线上办理快速通道让群众可以在网上提交资料、直接办结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三是一个机制驱动创新将行政服务中心设为前台其他综合办事机构作为后台优化后台管理助推前台服务形成“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窗口统一出件”的工作流程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一是实行一支队伍管执法整合区级部门下沉执法人员、镇级综合部门执法人员、政府购买服务协助执法人员等执法资源按照分片执法和分领域执法相结合的方式推行扁平化行政执法管理构建起“局管全面、队管片区、员管网格”的三级监管执法体系二是实行一套机制管运行建立联动执法机制在内部联动上明确综合办事机构和综合执法局职能职责;横向联动上建立综合执法局与区级派驻机构联席会议制度构建“统一指挥、部门协同、整体联动”的工作体系;在上下联动上建立重大案件联合办案制度强化与区级执法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建立执法过程监管制度区法制部门每半年对白沙镇执法情况进行评估主动接受各方面监督让权利在阳光下运行三是实行一张网格管治理建立融合互动的社会治理防控体系推行网格化服务、社会化联动、信息化应用、法治化保障模式创新“互联网+网格化”实现信息数据、政策指令实时双向推送串联起监管与执法促进基层法治与自治有机结合

四川省汉源县:政企社协同 蹚出瀑电库区基层治理新路子

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与雅电集团协同实施政府统筹、国企尽责、社会力量配合的联合治理方策促成了瀑电库区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

政企社合作联动由单打独奏变协同治理一是建立共治协调机制成立汉源县最高规格的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县委、县政府与雅电集团签订战略协议商定由政府保障行政资源企业提供经济技术支持社区居民组织配合参与建立了政、企、社联合行动机制二是国企分担治理压力雅电集团成立与政府对接的专项工作小组全面加强战略协同;派出9900余人次参与雅安市和汉源县的移民工作组;向川电公司争取8000余万元投入专项行动以支付设施成本;调集约300余人的技术力量安排3.9万人次和5730余台次施工车辆全力保障装表入户三是疏通移民参与通道县委、县政府在移民群体、村区、乡镇政府、县专项治理领导小组之间建立反馈回应通道成立居民村民议事会创造条件让利益相关者有地方自主商议有机会反映诉求同时充分激活院坝居民小组、社区社会组织、群团组织等民意渠道让移民群体成为规范用电秩序的积极参与者

政企社合力解困由生硬强制变理性施策一是建立科学工作机制建立县主要领导直接负责的全通道信息和行动网络;成立由汉源地方和雅电集团组成共666人的工作队接受县里统一安排分组包点入户面访直接交流;将65个安置点共11727户移民区分划类按类用策按户下方甚至因人施法;采取先城后村、先商后民、先干部党员后普通家庭、先办实事后签约装表策略二是树立亲民工作作风进点入户工作者在将法规政策手册和装配方案发放、解释到位的同时充分倾听和收集移民意见当面了解移民群体所愿所急所盼对生活困难帮扶到位对合理要求解决到位对无据要求说服到位三是务实办事暖化民心工作组在政策允许和力所能及范围内将收集到的1800多条意见逐类解决经向上级争取获准对瀑电区域实施电价和电量“双优惠”政策让瀑电移民每人每月享有10度“免费电”超出用电按每度0.35元优惠价付费;汉源县筹集3.5亿元资金解决移民房屋居住问题包括整修、饮水保障、改造厕所、新建设施等有关补贴全部兑现养老保障金全部发放到位

政企社共求根治由规范用电变助力发展一是提升生产条件汉源争取资金3.8亿元完成改善移民群体生产条件的项目包括修建堰道、铺设输水管道、修建水池、生产道路、公路等建设工业园区2个开展移民就业培训2320人次安排移民就业6000人次;开发种植经果林共6701亩惠及4187户16750人二是改善发展环境雅电集团帮助瀑电移民区架设10千伏线路、低压线路换装变压器等;启动和加快建设有关输变电工程库区用电安全和用电质量得到前所未有改善;对工商用电基于现行电价下调23%—28%;服务企业64户次完成交易电量约17亿度组织雅安地区4家发电企业匹配足额电量并帮助化解电源企业提高电价的压力保障用户每度电不高于原定0.35元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三办”并举 促进乡镇政府服务见实效

近年来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委、区政府用好镇村服务中心、互联网服务两个平台推行直办、代办、陪办“三办”服务“123”工作模式高质量开展便民服务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树牢“一个理念”建立便民服务事项清单坚持为民服务、便民服务理念下大力气对群众申办事项的种类、程序和所需资料进行梳理归类整理先后三次组织各镇街“三办六站”开展专题研究和全面梳理将分散在各站办直接面向群众的服务事项整合拓展至82项集中至镇街便民服务中心一站式办理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做好服务导引印制发放便民服务政策宣传册及彩页公开咨询服务电话镇村通过广播、会议讲解、发放办事指南、公开栏张贴、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提高知晓率让群众明白到哪办、找谁办、怎么办需要哪些资料、资料如何填写等做到上下联通让群众少跑路

激活“两个平台”提升便民服务质量水平一是镇村平台标准化建设全覆盖着力构建由1个区政务服务中心、14个镇街便民服务中心、157个村便民服务中心组成三级联动、运行高效的服务体系积极争取中央、省、市社区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总投资1259.14万元建成标准化便民服务站119个占全区行政村的76%镇街便民服务中心设立创业就业、民政救助、卫健养老等8个窗口配备专职工作人员提供便民服务坚持村干部坐班制度在村便民服务中心能办理的事项做到及时为群众办理镇村便民服务中心(站)门牌、标识牌、背景墙、制度牌等统一规范一目了然解决了群众办事找不到地方不知道找谁办的问题二是互联网服务平台建设全覆盖14个镇街全部连接了政务服务专网安装电子显示屏各村全部接通了市级政务服务平台目前14项政务服务事项可通过政务服务网络平台直接办理群众办事更加快捷高效

创新“三办”服务提高便民服务整体效率建立健全“好差评”“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AB岗工作制”等服务制度优化“三办”服务模式一是对于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年检、生育登记服务、工商营业执照等47项“直办”事项只要符合规定条件、群众申请材料齐全窗口当场受理办结二是对于公益性岗位申请、外出务工交通补贴申报、申请城乡特困供养等26项“代办”事项全面落实“群众办事党员干部代办”制度由工作人员按照所办事项要求一次性收集所有资料并在规定时限内代办完结交付群众三是对项目投资、招商引资和土地流转等9项需多部门联合审批事项实行“陪办”由工作人员陪同到区政务服务大厅进行办理另外对不符合政策规定的耐心向申办人解释说明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或残疾人等特殊群体通过开辟“绿色通道”“上门服务”等方式尽最大努力帮助群众办理确保群众满意

信息来源:《中国民政》杂志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

加快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全国基层治理创新典型案例集萃③

29112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