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相张良与南县赤松亭
信息来源:湖南民政 时间:2016-05-04 14:51 大 中 小
洞庭湖畔的南县南洲镇紫东堤旁,
有一处古老胜景——水上道观赤松亭,
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
毛泽东1921年春夏之交,
和易礼容、陈书农等一起来南县视察国民教育时,
还挤时间去游览了一番。
说起赤松亭,
还有一段动人的传奇故事。
汉朝的张良,
帮助刘邦建立皇朝以后,
知道他是一个只能共创业,
不能共享荣华富贵的人,
尤其是看到彭越、韩信等一个个开国功臣被刘邦以种种罪名诛杀,
为避开刘邦的迫害,
便寻求“避谷”之术,
随赤松子仙云游四海了。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张良说“原弃人间事,
欲从赤松子游”,
以此来暗示张良迫于刘邦的猜疑而以此自保。
当时,
洞庭湖还是一个与云梦泽相连的偏僻地方,
人称三苗国,
系蛮荒之处。
湖中许多荒洲正日益淤积,
平原已呈沼泽化景观。
张良来到赤沙湖边,
见与洞庭相连的赤沙湖边有一块黄土淤洲,
位于黄土高冈旁,
长着一片片芦苇,
天水一色,
风景宜人。
他与赤松子一道,
落脚在此小憩。
一袋烟工夫,
张良与老师赤松子说:“先生,
此地甚好,
朝可观洞庭日出,
夕可赏九天明月,
碧波连天洲头静,
凡间天韵枕边闻,
我们在此建一草庐吧!”赤松子道:“难得寻此胜境,
要建就建一个象样的亭子吧。
”于是,
嘱张良作法,
一座巍峨的古亭便矗立在洲上,
影子映着粼粼的波光,
煞是好看。
赤松子道:“仅一座古亭,
怕是孤独了一点吧?还要不要将你的旧馆搬来?”“先将就将就再说吧”张良应道。
张良为感谢赤松子,
便将亭子取名为“赤松亭”。
赤松子道:“非也。
此亭近赤沙湖,
就叫赤沙亭吧”。
张良见此,
只得依了老师之言。
只见,
亭子三面临水,
极阻险隘,
一面与赤沙湖岸相接,
正与西南面高冈相对。
见亭立洲中,
板桥连岸,
来往之间,
步声笃笃。
张良看到自己作法营建的“赤沙亭”,
气势雄伟,
庄严巍峨,
古朴雅致,
青砖墙壁,
琉璃瓦盖,
雕龙画凤,
怪兽浮塑,
十分欢喜。
于是,
别了人间烟火,
在此修炼他的神仙道法,
再也不去管那汉朝的所谓国政了。
到了明朝天顺年间的时候,
本地出生的进士、户部左侍郎程万里致仕后,
曾定居在太阳山,
看到饱受战火毁坏的赤松亭遗址,
吟诗道:“三皇世已作名臣,
当是神仙第一人。
丹炼坎离开宝鼎,
身随风雨驾飙轮。
亭台架壑烟霞古,
溪涧通桥草树新。
谁似张良老从学,
归来明哲竟全身”。
南洲士人亦有诗曰:“天蓝云彩水波平,
亭影湖中倒映明。
飞鸟翩翩频掠过,
恋人船上漾深情。
”
因为在百姓们中间流传,
赤沙亭是张良所造的水上道观,
因此历代重修,
予以恢复。
后来人们为纪念张良和赤松子当年来此作法,
便将赤沙亭名更名为赤松亭。
如今耸立在南洲镇紫东堤畔的赤松亭,
系1922年朱家缙任南县知事时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