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2017年3月2日6版)
“这个‘帮一把’确实好,给我们带来很多方便,下雨天可以借把伞,有个头痛感冒的,还可以免费领药。”湘潭云盘社区的刘大爷在一家福彩店一边给手机充电,一边笑着说。自湘潭市的福彩站点开展“帮一把公益联盟”(以下简称“帮一把”)项目服务以来,很多人在这免费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服务和便利。利用这个平台,不仅帮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人找到了家、免费招待流浪者吃饭,还组织一些志愿者和爱心人士为患癌症的妇女进行了募捐……
一系列救助、慈善、便民实事,只是“帮一把”惠民、利民的一个缩影。从2016年7月开始,一年多以来,湘潭市区175个福彩站点的“帮一把”志愿服务岗以贴心细致的服务进入广大群众的视野,走入老百姓的心中,受到广泛欢迎和赞誉。
微窗口,能救急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2016年,湘潭市民政局局长提出整合民政资源,在全市设立“帮一把公益联盟”志愿服务岗的设想——湘潭要在全国率先打造一个覆盖城乡的便民化、实时化、社会化综合性公益平台。
2016年7月,依靠全市福彩站点分布优势,整合民政部门医疗、救助等资源,湘潭在城区175个福彩销售点设立“帮一把公益联盟”志愿服务岗,提供便民类、急难救助类、协助服务类等各种主题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销售点的业主们都加入志愿者行列,为市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郭念忠,原是湘潭市板塘铺福彩站的老彩民。因为女儿得了新生儿溶血症,老郭只能辞掉工作,专心照顾女儿。得知这一情况后,站点业主陈英姿便主动联系他,将他带去湘潭市民政局,很快领取了1000元的临时救助金,还联系了低保局、救助局等相关部门,争取更多社会救助机会。
湘潭市河东大道的福利彩票销售大厅门口不远处的收纳柜上,“帮一把公益联盟”的标志十分显眼。口渴了,免费喝一杯热水;手机没电了,应急充一下电;突遇降雨,随手借一把伞;忘记带钱包了,免费吃一个盒饭……类似的便民服务,在“帮一把”时刻发生。
河东大道福彩销售大厅领班颜佩翻开“帮一把公益联盟”的登记册,服务记录密密麻麻。这样的销售点,就像是距离市民最近的民政救助“微窗口”。流浪乞讨人员、流浪未成年人、走失老人、精神病人、有特殊困难的群众等群体,都是“帮一把公益联盟”的服务对象。有了“帮一把”这样的“微窗口”,在提供便民类服务的同时,需要救助的对象找得到人、认得了路。
多层次,宽领域 志愿服务普惠广大市民
“帮一把公益联盟”在提供各类便民化服务的同时,还为公益类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爱心人士等开展志愿服务搭建了平台。湘潭岳塘区一站点业主唐女士得知附近有位困难群众身患初期急性淋巴癌,就利用“帮一把”志愿服务岗这个平台,自己带头并发动彩民群众为他捐款,以“帮一把”的名义为这位困难病患送去温暖和爱心。
“相比其他的志愿服务,‘帮一把’志愿服务最大的优势是通过福彩站点建立载体,在组织架构上实现了‘四个全’。”湘潭市民政局局长强调,“地域全覆盖,业主全参与,时间全天候,平台全统一。”
“志愿服务、救急救难;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是“帮一把公益联盟”志愿服务项目的宗旨。为推动全市公益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社会化、专业化发展,全市175个福彩站点的负责人在成为“帮一把公益联盟”的志愿者后,接受专门培训,长期为市民开展急难救助、公益便民等志愿服务。同时,各业主积极招募附近的爱心人士成为项目志愿者,全方位、多层次为急需帮助的市民群众提供帮扶救助。
目前,依托“帮一把”志愿服务岗,全市涌现出了大量服务质量高、自主宣传到位、工作认真细致、执行踏实到位的优秀志愿者,全市“帮一把公益联盟”志愿服务站点共计提供各类志愿服务10多万人次。
广延伸,全覆盖 全力打造公益慈善之城
“小公益,大爱心;小平台,大作为”。湘潭作为全国“救急难”工作试点城市,“帮一把”的出现为完善湘潭市社会救助体系,更好地补短板、托底线,探索建立“救大难、应小急”工作模式创造了新思路,另辟蹊径及时解决困难群众遭遇的急难问题。
项目开展以来,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认可,操作也越来越成熟。目前,湘潭正将此服务延伸到全市社区和65个省定贫困村,努力把湘潭建设成为志愿服务之城、公益慈善之城。
“项目很接地气,每个市民都能享受便民服务,感受其中蕴含的慈善理念,慈善美德得以广泛传播。”湘潭雪园社区主任告诉我们,“帮一把”志愿服务自从进入社区以来,在辖区内多次开展公益主题活动,成功地缓解了部分贫困户的家庭经济困难。
进社区,进农村,进千家万户……“帮一把”志愿服务联盟正在湘潭全面铺开,通过“帮一把”,徐徐文明之风吹拂千家万户,公益慈善理念深入魅力莲城。 (湘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