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让亿万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近年来,民政部门积极回应亿万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在政策机制、服务供给、规范服务等方面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养老服务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逐步成为现实。
主动谋划,顶层制度设计更加成熟
2019年至2023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从2.54亿增长到2.97亿,人口老龄化程度从轻度步入中度,实现老有所养的任务更加紧迫而艰巨。
老年人晚年生活幸福不幸福,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这些年,总书记的考察足迹遍布“爱老幸福食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等,细致入微的关心饱含着最深的关切。在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相关重大政策文件时,习近平总书记对养老服务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为新时代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应势而谋,主动作为。在工作机制上,为强化统筹协调,民政部依托全国老龄办协调机制,汇聚起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系统合力。
在制度设计上,民政部推动养老服务法列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指导出台地方性养老服务法规70多部;国家层面出台一系列纲领性、基础性、综合性政策文件和部门规章数十项,发布实施国家和行业标准30多项,涵盖养老服务发展规划、兜底保障、扶持促进、行业监管等多领域、多方面,初步确立了以法律为纲领、国家政策文件为统揽、部门专项政策和标准为支撑的养老服务政策制度架构,上下贯通的养老服务制度体系“四梁八柱”基本建立。
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对深化养老服务业“放管服”改革、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加强养老服务综合监管进行高位谋划;在强化服务保障方面,首个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名义出台的《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用清单化、标准化的方式将基本养老服务作为公共产品向全体老年人提供,推动解决老年人的急难愁盼问题,是实现老有所养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制度设计。
多元供给,养老服务质量持续优化
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聚焦养老服务痛点、堵点问题,持续探索创新,养老服务供给内容更加丰富、主体更加多元、形式更加多样。
家住湖南省长沙县青山铺镇广福村的低保对象彭汉全行动不便,平时生活只能靠老伴照顾,自从被纳入基本养老服务对象后,他每个月可以获得助餐、理发、康复指导等居家上门服务,幸福感大幅提升。
近年来,民政部大力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推动所有省份出台基本养老服务清单的基础上,多措并举提高供给能力,有效满足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刚需。如组织开展中央财政支持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工作,提升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水平,缓解家庭照护压力;支持59个县级地区推进县域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创新试点,探索优化县域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改革养老机构管理运营机制、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联合国家数据局在49个试点地区开展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试点,提升基本养老服务数字化水平;联合农业农村部等21部门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养老服务的意见》,促进基本养老服务城乡均等化,养老服务保障网越织越密。
“十四五”期间,民政部、财政部联合开展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集聚在老年人身边、床边、周边的养老服务资源日益丰富,老年助餐、助浴、家庭养老床位、适老化改造、“喘息服务”“物业+养老”等服务更加方便可及。特别是针对老年人的吃饭难题,民政部等11部门于2023年出台《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各地在坚持政府统筹的基础上,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因地制宜探索出了养老机构+助餐、社会餐饮+委托服务、中央厨房+专业配送、线上平台订餐+线下送餐等模式,不断提升老年助餐服务水平,切实让老年人感受到“舌尖上的幸福”。
如今,我国养老服务实现了从服务特殊困难老年人为主向服务全体老年人转变,从机构养老为主向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转变,服务供给从政府供给为主向政府、市场、社会多元供给转变,从兜底保障、生活照料向更有质量的医养康养相结合服务转变。
强化支撑,各类要素保障更加有力
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是一项涉及面广、联动性强的系统工程。近年来,相关政府部门不断强化要素保障,夯实工作力量,让养老服务持续发展有支撑、有底气。
在加强资金扶持上,民政部本级和地方各级政府加大用于社会福利事业的彩票公益金倾斜力度,将不低于55%的资金用于支持发展养老服务。2018年至2023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直接用于养老服务的资金达2871亿元。2024年,中央财政安排54.8亿元用于支持发展养老服务。此外,国家发改委、民政部联合出台《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试行)》,充分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示范带动作用和地方政府引导作用,进一步激发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积极性;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组织开展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试点,推动解决养老服务领域融资难题;民政部、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印发《关于“十四五”期间利用开发性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发挥开发性金融作用,降低养老机构融资成本,支持增加普惠性养老服务供给。
在建强人才队伍上,民政部等12部门于2023年印发《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修订完善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通过推动专业学科设置、开展技能提升行动、举办职业技能竞赛、组织表彰激励等方式,加快推进以养老护理员为重点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自2021年以来,民政部先后联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等部门高规格举办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养老护理员赛项,集中展示了养老护理员的精湛技能和昂扬风貌,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发展增添新力量、注入新活力、孕育新希望。2020年至2022年,各级民政部门共培养培训养老护理员248万人次,养老院院长约1万名、专兼职老年社会工作者10万名;各地建立养老护理员入职补贴和岗位津贴制度,增强养老护理员职业吸引力;江苏、宁夏将养老护理专业纳入职称评审体系,养老护理职业的“含金量”大幅提升,社会认同度也越来越高。
在强化工作机制上,民政部将基本养老服务清单落实情况纳入2024年民政部综合评估重点内容,各地纷纷将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列入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和“为民办实事”重点任务。江苏探索将农村养老服务指标纳入地方政府考核指标,山东将特殊困难老年人关爱服务制度、政府为经济困难老年人购买养老服务制度、公办养老机构入住评估轮候制度纳入省委改革共性目标任务考核。
加强监管,养老服务发展更加规范
守正出新,正道致远。为了让老年人“养得了老”“养得好老”,民政部门积极推进养老服务综合监管体系建设,促进养老服务规范化、高质量发展。
——完善制度标准。 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正式确立了养老服务综合监管机制。随后,民政部单独或联合其他部门先后出台《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关于加强养老机构预收费监管的指导意见》《关于规范养老机构服务行为做好服务纠纷处理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指导发布《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等40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
——开展专项整治。2020年,民政部实施完成为期4年的全国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累计排查整治养老机构风险隐患42万处;2020年至2021年,实施民办养老机构消防安全达标提升工程;2022年,在中央政法委统筹安排下,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使养老服务领域诈骗乱象得到有效整治;2023年,制定《养老机构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4年,持续开展养老服务领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养老服务领域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阻断风险蔓延。全国养老服务领域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创新监管方式。发挥行业监管部门牵头作用,民政部等3部门联合建立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监管机制,加强资源统筹,实现“进一次门、查多件事”;养老机构信用监管取得进展,地方积极探索信用信息公示、“风险+信用”综合评价、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等信用监管新方式;智慧监管体系建设卓有成效,“互联网+监管”实现服务、监管流程再造,推动精细化监管,实现全过程管理和动态监督。
新时代风帆正举,新使命重任在肩。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展望未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民政部门将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在不断深化改革中寻求突破,构建更加成熟完善的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托举起亿万老年人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