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陵县:主动作为老龄事业精彩纷呈
信息来源:湖南民政 时间:2016-12-12 19:42 大 中 小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
我们党来自人民,
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
党就会失去根基。
全党必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
当好人民公仆。
老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老龄工作着眼于解决老年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确保城乡社区老龄工作有人抓、老年人事情有人管、老年人困难有人帮,
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内容。
茶陵县属罗霄山片区扶贫攻坚县、省级贫困县,
古因陵谷多生茶茗而称“茶乡”,
后因炎帝神农氏崩葬于“茶乡之尾”而得名“茶陵”。
总面积2507平方公里,
辖16个乡镇(街道),
总人口62万,
其中老年人口8.3万人,
占全县总人口13.4%。
近年来,
茶陵县立足实际,
大胆创新,
面对困难,
不等不靠,
积极主动用心工作,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老龄工作的新路子,
取得了一定成绩,
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并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市老龄工作先进单位,
并在全省、央视作了经验推介。
一、领导重视,
老龄工作有地位
1.领导高度重视。
领导重视是做好老龄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为此,
我们想法设法、最大限度地争取党政领导的重视和全县各级、各部门的支持。
一是多向领导汇报。
及时主动地向有关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汇报工作、征求意见和建议,
并得到了他们的关心和支持。
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老龄工作,
把老龄工作作为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来抓,
县政府分管副县长非常重视老龄工作,
凡涉老会议及活动都能及时参加,
重点、难点工作积极主动予以协调。
每五年,
以县委、县政府名义召开全县老龄工作总结表彰会议,
2017年县财政预算15万元,
用于老龄工作表彰会。
二是多向领导争取。
从2010年起,
县委、县政府把老龄工作列入了县政绩考核内容,
对各乡镇(街道)、县直单位的老龄工作实行考核,
与年终政绩考核挂钩。
2.组织机构健全。
茶陵县1987年成立老龄工作委员会,
设立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为正科级行政单位,
现机构改革为单独核算的副科级事业全额拨款单位,
编制3人,
另聘工作人员3人,
是一个独立法人的事业单位。
县委县政府成立了老龄工作机构,
由常务副县长任县老龄工作委员会主任,
民政局局长、原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任县老龄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下设老龄委办公室,
各乡镇(街道)、村(社区)相应成立了老龄工作机构,
城乡村(社区)老年协会全覆盖,
老年人入会率达74.3%,
最高的村达91%,
基层老科协、老体协、关工委、老年教育组织健全,
有的村(社区)还成立了老年保健协会。
3.基础设施完善。
近年来,
我县加大了老龄基础设施资金投入,
老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2008年,
县财政出资320万元,
在县城中心的烈士陵园内单独兴建了一幢近3000平米的集办公、学习、娱乐一体的老年活动中心。
2014年又筹资60万元进行改扩建,
功能更趋完善。
各村(社区)以兴建村级活动中心为契机,
广辟筹资渠道,
不断加大投入,
较好的解决了老年活动场所地。
全县326个(84.7%的)村(社区)新建、改建、扩建了老年活动中心(活动室)。
如严塘镇井头村投入28万元将闲置的村小学校舍改建成老年活动中心。
高陇镇光明村投资20万元对村礼堂进行维修改造成老年活动中心。
目前,
全县有县老年活动中心1处,
乡镇(街道)、村(社区)老年活动中心、活动站(室)426处,
县老年大学1所,
乡镇(街道)、村(社区)老年学校309所(其中示范校95所),
门球场28块,
其中人造草皮球场12块,
各类健身器械逐年增多。
二、扎实工作,
老龄工作有作为
1.全面落实老龄工作经费。
茶政发[2009]27号文件,
明确规定乡镇老龄工作活动经费每年每个乡镇5000-10000元的标准列入同级预算,
村(社区)委会老年协会活动经费按每年每个村(居)委会3000元的标准由县财政拨给,
现增加到5000元/村(社区),
县财政预算192.5万元。
由于工作经费得到了保障,
我县的老龄活动保持经常化,
各乡镇(街道)、村(社区)每年都在春节慰问困难老人,
老年节召开座谈会、组织文艺汇演等活动。
腰潞镇连续5年组织老年广场舞比赛;
界首镇连续6年老年节组织文艺汇演;
湖口镇连续12年开展老龄工作争先创优评比表彰活动。
2.认真落实老年优待政策。
老年优待范围扩大、标准提高。
百岁老人长寿金提高至500元/人/月,
90岁高龄津贴每人每月60元,
80-89周岁低收入老人每人每月发放高龄津贴40元。
今年县财政共发174万元。
放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基本覆盖;
新农合稳定在90%以上。
社会救助范围扩大,
标准提高。
生活困难的老人享受了低保;
临时困难老人得到及时救助;
农村分散供养的“五保”老人和城镇“三无”老人的生活照料、房屋维护由所在村组负责,
失能半失能“五保”老人由当地敬老院(光荣院)集中供养。
基层村(社区)干部年满60周岁按任职年限发放160-200元/月退休金,
并纳入财政预算。
3.稳步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
今年县政府下发《关于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茶政发[2016]13号)文件,
助推全县养老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
一是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
2014年茶陵县政府下发了18号文件《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
明确了乡镇长(街道办事处主任)负责制,
落实了工作经费,
由县财政每年每站安排资金2000元全年共计80万元。
乡镇(街道)、村(社区)各配套2000元。
目前,
全县有362个村(社区)成立了机构,
开展了居家养老服务,
占总村(社区)的94%。
今年为全县2257名居家的老人提供了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等便捷服务,
较好解决了老年人实际困难。
二是推进机构养老服务建设。
公办民营康乐老年人服务中心,
将原有食堂的一部分改建为中西结合医院,
新增床位50张,
为社区老人提供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
加大了对敬老院(光荣院)改造力度。
近几年来,
每年投入改造资金不低于600万元。
支持1家民营企业投资1亿元在县城区内兴办了占地面积80亩的综合性养老院。
三是打造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
筹资44万元在交通社区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
4.建立健全基本养老服务补贴制度。
2015年,
茶陵县政府办下发了[2015]106号文件《关于建立健全基本养老服务补贴制度的通知》,
2015年,
茶陵县以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为服务机构为五保和低保家庭中65周岁及以上的失能或部分失能的2255位老年人实行了补贴服务。
5.积极推行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
老年人保险是老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民生升温的重要表现形式。
我们争取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
县财政出资17.7万元为12729名农村“五保”老人、城市“三无”老人、低保老人、重点优扶老人、失独老人等五类特困老人投保。
召开了会议,
加大了宣传。
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村集体和爱心人士为社会老人投保,
引导社会老人自愿投保。
截止6月份,
全县共有1.88万名老人自愿投保,
实现保费188.1万元,
此项工作在全市名列第一。
三、成效明显,
老龄工作有亮点
1.相关政策支持方面有特色。
近年来,
我县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全面推进老龄工作发展。
2009年下出台了茶政发[2009]27号文件,
明确规定乡镇老龄工作活动经费每年每个乡镇5000-10000元的标准列入同级预算,
村(社区)委会老年协会活动经费按每年每个村(居)委会3000元的标准由县财政拨给,
现提高到5000元/村(社区)。
2015年,
茶陵县政府办下发了[2015]106号文件《关于建立健全基本养老服务补贴制度的通知》,
2015年,
茶陵县以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为服务机构为五保和低保家庭中65周岁及以上的失能或部分失能的2255位老年人实行了补贴服务。
2016年县政府下发《关于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茶政发[2016]13号)文件,
助推全县养老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
2.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有特色。
我县自2010年6月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
历经5年通过逐步探索形成了茶陵工作特色,
领导重视、政策支持,
机构健全、分类服务。
通过集中培训家政服务员,
开通服务热线电话,
发放爱心卡,
聘定家电、水电维修员等方法,
采取上门、邻里互助、老与老结对、点菜、志愿、签订居家养老责任书等形式,
为有服务需求的老人,
提供打扫卫生、洗晒衣被、升火做饭炒菜、梳头擦澡、喂饭喂汤、看病就医、房屋家电维修、探望聊天等服务形式,
基本上满足了老年人的服务需求,
受到了社会的好评,
不少老人感动地说“还是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政策好、干部好”。
如火田镇洲陂村3组90岁的谭九生老人,
对为他服务的服务员说“没有你们的服务,
我早就上了山,
肥了蔸”。
2014年,
在全省老龄工作会议上茶陵县作了居家养老服务先进典型发言。
2015年10月,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栏目报道了茶陵县左垅村、华锋村日间照料服务的做法,
进行推介,
社会反响较好。
3.敬老助老爱老方面有特色。
大力弘扬敬老爱老正能量,
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参与。
全县有在册义工428人、为老服务志愿者1320人,
每年春节、敬老月期间都到敬老院、空巢、特困老人家里进行走访慰问,
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腰潞镇左江村朱志祥老板每年都会在春节为老人送上肉、鱼,
并连续2年为本村242名老年人出资购买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
另外,
大多数村(社区)成立了老年基金会。
多的村(社区)老年基金会每年可以筹集到3万元,
少的村也有4000元。
这些资金用于帮助困难老人解决生活、生产中遇到的困难。
据统计,
近5年来,
全县收到社会捐赠875.5万元。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事关国家发展全局,
事关亿万百姓福祉。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将老龄事业纳入社会事业发展和基本民生保障体系,
明确提出应对人口老龄化要求。
我们将以此为契机,
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让老年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切实增加获得感、幸福感。
(茶陵县老龄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