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无障碍浏览|

首页>专题专栏>专题>幸福新湖南 民政伴你行>

湖南日报:清风劲吹气象新 ——长沙市望城区倡导移风易俗、促文明乡风系列报道之二

  时间:2018-09-25 00:00      

 

(《湖南日报》  201892103版)

    “新乡贤”引领新乡风,望城区茶亭镇静慎村村容村貌日新月异。    谭力彦 摄

    郑 旋  封 雨

    今年以来,望城区印发20余万份倡议书,张贴5000多份户外宣传海报,设置1000多块宣传栏,粉刷近千处标语、漫画、文化墙,发送近百万条手机短信,使移风易俗家喻户晓。

    不仅如此,所有村、社区设立红白理事会,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村民自发投资投劳,整治村容村貌,环境更加优美;移风易俗文艺节目下乡下户,群众生活愈发安宁美好……

    在持续倡导培育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的过程中,有党员干部带头,有群众自发参与,一个个身边人、一则则身边事,都在悄然改变雷锋故乡。

     一个家庭,走出三代党员

    金山桥街道金坪社区居民雷德华今年67岁,至今入党40多年,家中三代都是党员。1956年,他的父亲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在治沩工地上当大队长,当支部书记,做群众工作,修观音岩水库,常忙得两头不见光。“入了党就是党的人,就不能只是为自己打算,不能给人指背,就要活得跟一般人不一样,就要有点共产党员的样子。” 受父亲影响,雷德华从机砖厂退休后,热心村级公益事业,先后担任金坪社区党支部第六党小组组长、理财组组长、纪检组成员、低保评审员、社区矫正志愿者,尤其对支居两委的资金使用程序严格把关,从不简单敷衍了事。雷德华的儿子雷志宇也是党员,长期在外打工,尽管工作辛苦,他总是用父亲的话提醒自己:“只要党员身份一天不变,就不能忘记入党初心和入党誓词。”

      点评:传承“样子”

    电影《闪闪的红星》中有一个镜头,至今记忆犹新:潘冬子的妈要冲出去救乡亲们,嘱咐冬子躲好别出声。

    冬子问:“妈妈为什么要去?”

    潘冬子妈:“妈妈是党的人。”

    冬子哭着说:“我是党的孩子!”

    这就是传承!

    听说过一个笑话,没考证过真假:

    一位世界级富商,出门在外总是住普通房,身边人问:“您怎么老住普通房,而您儿子每次出来都住大套房?”

    富商回答:“我能跟他比吗,他老爸多有钱!”

    这个好像就没有传承。

    共产党打下了天下,建设了新中国,现在的生活条件和当年已不可同日而语了。作为共产党人,尤其是党的新人,当年老一辈的许多具体行为,比如爬雪山、过草地、啃树皮、吃草根,的确是不需要照搬了,但那些优良传统,那种精神和作风,永远不能丢。

    望城的优秀共产党员雷德华说了一句很深刻的话:要有个共产党人的样子。无论时代怎么变,环境怎么变,条件怎么变,共产党人的“样子”永远不能变。这个样子,就是我们应该永远传承和坚守的。

      守望相助,他待邻里亲如一家

    2016年,白箬铺镇龙唐村蓑衣坝组邻组群众严春山身患恶疾,命悬一线。危在旦夕之时,蓑衣坝组第二党小组组长危建宇自发捐款1000元,并发动亲友及同组邻居转发微信朋友圈,筹集医疗费用4万多元,成功挽救他的生命。最近几年里,同组五保户李湘军年过七旬,身有残疾而行动不便,生活物资及外出就医都是由危建宇提供便利;电站大道两座桥涵洞视线不好,存在严重交通隐患,同组群众胡志强曾因车祸致左眼失明,危建宇又自掏腰包,为两座涵洞出口装上巨型反光镜,两头来车有清晰的识别图像,至今再没发生一例交通事故。

      点评:身边的“热能”

    有一种现象,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远处的先进更闪光。

    其实,每个地方都有先进,只是这些身边的先进常被我们忽视罢了。

    今天这里报道的望城白箬铺的几位,看似不起眼的事迹,却真真切切地解决了邻里周边的实际困难,是身边的“热能”。

    每个人生活的环境,不论城市乡村,不论先进落后,总会时不时出现不方便、不如意的乱点、盲点、烦心点和伤痛点,如果身边的人都能像这些平凡人一样,及时清扫这些“点”,生活自然时时处处都是亮点。因此身边的“热能”,更实用,更及时,更贴身,更暖心。

       不要一分钱,10年义务美化农村环境

    严桂祥家住高塘岭街道六合围村殷家组,2006年当选为六合围村委会村委委员。20144月从村委会退休后,他主动承担起村级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提出垃圾分类,资源回收的环保理念,在村级全面推行垃圾分类。“我承诺过,不要村上一分钱工资。”就这样,他为村级环境卫生义务工作十年。他到处查找资料,前往其他先进村参观、学习经验,向爱卫办专家请教垃圾分类的方法。每日清早就开始走家串户,指导农户进行垃圾分类,遇上不理解的,他身体力行做推广,不在意脏乱,他连手套都不带,亲手将垃圾桶清洗得干干净净,垃圾倒出并分类放好。期间,他还发动家属捐款50万元用于垃圾分类前期启动资金。在他的努力下,村级生活垃圾减量,垃圾处理费用明显降低,资源回收利用率明显提升。

      点评:从治理到自治

    树新风尚,就农村而言,先要把优美的新环境树起来。

    乡村振兴,最难的是环境治理,见效最快的也是环境治理。而之所以难,是因为需要每个人都动起来,从“要我治理”到“我要治理”,从治理走向自治,从自治走向自觉。

    严桂祥的事迹,就是从治理走向自治并进而走向自觉的典型。如果我们人人都能像严桂祥这样,从自己主动自治做起,又从发动自己家里的人做起,从影响身边的人做起,不断地扩散、传递、联动,新环境便造就了,新风尚也会如影随形。

       最小的“官”,干最重要的事

    家禽生意干得正是如火如荼的关键时候,来自靖港镇的廖文斌选择回到杨家山村,当一名小组长。自担任西塘组村民组长以来,他积极配合村支两委,任劳任怨工作,尤其在西塘屋场美丽乡村示范片建设过程中,为最大程度节约建设资金,他不顾妻子反对,主动让出自家菜地0.2亩,水面0.3亩,无偿支持公共事业顺利发展。“没有经济补偿,村民都不愿让地,我身为村民组长,又是一名党员,应当以身作则,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受廖文斌影响,越来越多的村民自愿加入无偿让地的队伍,此后,村民也越来越积极主动参与到修路、筑塘、修水利等建设中。

     点评:小组长的号召力

    一个村民小组长,应当是全国最小的“官”了。但这个小官,号召力却不小。

    作为领导,无论职务大小,号召力是其基本职能。号召力从哪里来?我们经常说:要求群众做的,自己首先做;要求群众不做的,自己带头不做。号召力就从这里来。这位小组长,为了公益事业,自己主动带头让出几分地,看起来好像是小事,但作用却不小,群众便跟着让地,其他公益事业也随之“带”出来了。

    农村环境治理,乡风文明建设,需要更多的人参与,众人拾柴火焰高。如果各位大小“组长”,都能像这位组长一样,我们还有什么事业“火焰”不高呢?

      当学雷锋成为一种习惯

    今年初,乌山街道团山湖村新田组刘六嗲的儿子和范金武发生纠纷争吵,甚至闹到快要打架了。后来,李五嗲及时赶到,一声怒喝:“团山湖这么山清水秀、人人羡慕的好地方,你们这是在干什么!”尽管愤怒,两人还是立马不吭声了。这位受人尊敬的李五嗲名叫李湘枚,是雷锋治理沩水时候的战友,年轻时担任团山湖大队支部书记、团山湖堤委会书记,帮助过很多有困难的人。“这一辈子,都要为团山湖工作。”1999年退休后,李湘枚积极投身村部的建设工作,不仅监督工程质量,也参与义务调解。不光如此,今年,年近八旬的李湘枚带着村民治理老八曲河道,连续好几天,在冷风里一站就是一天。

      点评:以美祛邪

    在优美的风景区乱丢乱扔,是煞风景;喧嚣打闹,也是煞风景。种种不文明行为,都是与风景不匹配、不协调。李五嗲能够一声呵斥将争吵打闹行为制止,就是运用了这个原理。

    我们把农村环境治理好,打造出优美风景,是以清心怡人、修行养趣,让好风景催生好心情、好兴致、好风气。所以,一切与风景不协调的行为,便会被风景的氛围所限制。我们经常说的以正祛邪,其实,美也是可以祛邪的。

    (点评作者  周云武)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湖南日报:清风劲吹气象新 ——长沙市望城区倡导移风易俗、促文明乡风系列报道之二

9198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