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民政“十三五”规划出台
信息来源:岳阳民政 时间:2016-12-13 15:00 大 中 小
日前,
岳阳市出台《岳阳市“十三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
明确了2016年-2020年全市民政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任务之一: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兜底功能
结合精准扶贫工作,
完善分类施保和渐退帮扶措施,
引导和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
农村低保标准逐步与国家扶贫标准“两线融合”,
确保2018年达到国家扶贫标准。
加强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及各类补充医疗保险、商业保险的有效衔接,
全面开展覆盖城乡的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
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贫困人口提供医疗救助保障。
完善“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
确保困难群众救助有门、受助及时。
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
推进“救急难”工作,
解决群众阶段性、突发性的生活困难。
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
规范资格条件,
明确认定办法,
严格审批程序,
完善标准准定,
优化服务供给,
切实做到应救尽救、应养尽养。
任务之二:着力构建救灾救济应急体系
充分发挥各级减灾委综合协调职能,
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原则,
推动救灾救济工作从注重灾后救助到注重灾前预防的转变,
全面提升自然灾害综合防范能力。
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设,
完善基层灾情信息报送网络,
确保灾情数据源头统一。
加强城乡防灾减灾抗灾能力建设,
建立功能较为完备的应急避难场所。
大力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
争取在2020年前保证每个县市区至少创建5个省级及以上的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推行巨灾保险试点工作,
提升基层群众防灾抗灾和灾后重建能力。
任务之三:重点发展养老服务事业
深入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
按照产业化、市场化、规模化的思路,
着力构建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的功能完善、人员专业、设施齐全的养老福利服务体系,
认真做好城市养老机构布局规划,
大力推进公建民营、民建公助的养老服务业运营机制改革,
确保每年50%以上的福彩公益金用于发展养老服务业。
整合撬动社会资源,
积极开拓老年医疗康复、老年休闲旅游、老年用品市场等重点领域,
繁荣养老行业产业链条。
到2020年,
全市养老服务总床位数达到45575张,
使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服务床位数达到35张以上。
确保100%的城市社区建有养老服务站、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或托老所,
60%的农村建有基层服务机构。
制定养老服务行业标准规范,
强化行业监管,
建立符合市场行情和养老对象购买力的定价机制。
培育具有高尚品德、从业资格的专业护理员队伍,
提高养老服务水平。
增设和改善城乡养老服务设施,
每个县市区建成1个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
推动社区、村居家养老普遍开展。
推进基层老年协会建设,
力争到2020年城镇社区老年协会覆盖率达到100%,
农村社区覆盖率达到80%以上。
任务之四:继续提升社会福利服务水平
落实国家孤儿保障相关政策,
探索建立困境儿童福利保障制度,
开展“儿童之家”建设试点,
制定科学合理的孤残儿童康教养护计划,
规范儿童福利机构管理,
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监护、教育、发展等问题。
加快发展残疾人福利事业,
全面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
逐步完善支持残疾人就业优惠政策,
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企业,
加大残疾人集中就业力度。
加强精神卫生福利机构建设,
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
贯彻落实《慈善法》,
引导和规范慈善募捐活动,
促进慈善事业公开透明化。
打造公益慈善项目品牌,
提升全民慈善意识,
发动全社会参与慈善事业。
任务之五:不断提高社会管理创新能力
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结构,
逐步建立社区公共服务准入制度,
深入推进社区减负增效。
健全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工人才队伍“三社联动”,
社会工作者(社工)与志愿者(义工)“两工互动”机制,
逐步增强社区服务能力。
保障村(社区)组织运转经费,
中心城区社区年运转经费补助达到40万元。
加快村(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和服务站点建设,
促进城乡和村(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力争到2020年全市城市社区居委会和农村村委会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50%,
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覆盖率分别达到60%和30%。
继续开展“美好社区、温馨家园”创建评比活动,
在全市范围内树立一批“五美、五好”典型社区,
推动社区为民服务水平的提升。
加强社区网格化管理、城乡社区协商工作,
以社区服务型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为引领,
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
按照深化改革和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要求,
建立健全统一登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监管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
实施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工程,
继续实行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四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
重点培育促进经济发展、参与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
到2020年,
全市社会组织达到3400个。
任务之六:切实加强专项行政事务管理
全面完成全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
建立普查项目工作档案,
开展普查成果转化利用工作。
进一步加强乡镇地名设标,
加强地名文化建设,
保护古地名,
开发利用地名资源。
全方位开展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
完成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等机构的等级评定工作。
深化殡葬改革,
突出殡葬服务公益性,
大力推进殡葬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初步实现殡葬服务均等化。
深入推进婚姻登记标准化建设,
推动建立公民婚姻信息数据库,
做好3A、4A级婚姻登记机关创建工作。
依法进行收养登记,
预防和减少违法收养。
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依法行政、制定管理标准、强化基础保障等措施,
整合资源、完善政策、提升效能,
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使民政基本公共服务惠及全体居民,
推动民政事业新一轮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