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殡葬人--湘潭市殡仪馆 申知
信息来源:湖南民政 时间:2014-04-01 07:49 大 中 小
3月26日下午,
在中南海召开的国务院殡葬工作座谈会上,
我省湘潭市殡仪馆申知同志代表殡葬职工发了言。
受到了国务委员王勇同志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申知同志在国务院殡葬工作座谈会的发言全文如下,
供学习参阅。
|
2014年3月26日,国务院召开全国殡葬工作座谈会 |
|
2014年3月26日,国务院召开全国殡葬工作座谈会 |
|
国务委员王勇、民政部部长李立国与我省民政干部职工亲切交谈 |
我 是 殡 葬 人
——在全国殡葬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湖南省湘潭市殡仪馆 申 知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国所有殡葬行业的职工向各位领导、向王勇国务委员问个好,
送上我们基层人员真挚的祝福。
我叫申知,
来自毛主席的故乡——湖南湘潭,
是湘潭市殡仪馆的一名职工。
我做梦都没想到,
一个一线殡葬职工,
能在这么庄严的地方,
直接向中央领导倾诉我们的心声。
现在,
我就这么多年在殡葬行业的一点感受向领导们汇报一下。
1993年,
我从广州大学中文系毕业后,
在一家外企工作。
因我是家中的独生女,
我的父亲是个老民政,
1994年,
湘潭市殡仪馆招人,
就要我回家乡参加招考,
通过考试我同单位签订了5年的劳动合同,
心想干一干试试。
没想到这一干就是二十年,
同时在组织的关怀帮助下,
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从一名普通的职工逐步成长为副馆长。
如果把殡仪馆的所有行当归并为三十六行,
那么在20年里,
我干了三十五行,
就只没有当过火化工。
我的第一个岗位就是遗体接运。
记得第一次去接运遗体时,
是晚上十二点,
我被同事叫醒外出接运遗体。
我硬着头皮去了,
爬上五楼,
看到遗体,
我害怕极了。
当时我馆的遗体搬运工具是木匣子。
同事指挥呆在那里的我和他一起将遗体装进了木匣子,
接着从五楼抬到一楼。
抬起木匣子已经用尽了我全身的力量,
加之楼道狭窄,
我的双腿只哆嗦,
好不容易终于把木匣子装上车,
我瘫在了地上,
接着恶心呕吐,
几天都吃不下饭,
总做噩梦。
怎么办?我很纠结,
想打退堂鼓。
这时候馆领导、同事及时开导我、鼓励我。
我馆有个省劳模赵姐多次找我谈心,
告诉我:“这种情况每个殡葬人都必须经历、面对。
当年,
我比你的反应还厉害。
咬咬牙,
闯过这关就好了。
”是的,
他们能挺过来,
我为什么不行?就这样我留了下来,
成了一名真正的殡葬人。
到了遗体整容岗位,
师傅很严肃的告诉我:“妹子,
我们所做的工作,
就是给逝者以尊严、给生者以安慰。
尽量不要留下遗憾。
”就这样,
除了跟着师傅学,
我还自学了人体解剖学、色彩学和化妆整容技术。
一次,
因交通事故造成肢体残缺不全、面目全非的逝者,
送来后,
虽然整容难度极大,
但为了亲属得到安慰,
我和同事对照逝者生前的照片,
制定了精细的整容方案,
通过几个小时的精心修饰,
当亲属看到栩栩如生的逝者时,
充满了感激之情,
并掏出一千元要表达谢意,
我们婉言谢绝了。
这样的故事,
在我们的工作中经常都会遇到。
但是这几年,
如同医患矛盾所产生的“医闹”一样,
“丧闹”也时有发生,
为了更好的让服务对象满意,
我又自学了心理学,
于2010年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2012年获得了国家三级实务技能证书。
近年来,
我用其所学,
帮助丧户调适心理,
化解了十多起可能发生“丧闹”的苗头。
在殡葬行业二十年中,
我深刻的体会到:殡葬人要自尊。
这些年来,
我被同学、朋友、甚至是跳舞的舞伴敬而远之的事一直没断过,
我还亲耳听到买房子的人说:“买房子千万不要和火葬场的人搞到一起,
晦气,
不吉利。
”面对这些偏见、歧视,
我也曾委屈和伤心过,
但在随着时间推移,
越来越知道,
这些偏见是无法避免的,
最重要的是自己要自信和自尊。
为了充实自己,
我把大量的时间用于读书和钻研殡葬业务。
这样我又获得了湖南省委党校和中央党校两个行政管理专业的本科文凭。
这些年,
我从豆蔻年华步入了中年,
每一天都生活得很愉快。
曾经有一个家境富有的女士,
在她家的丧事中,
对我吆五喝六、趾高气扬的,
我细致、负责的工作,
没让她挑出毛病。
一次,
我在街上打车回殡仪馆,
被驾着宝马轿车的她看见了,
便立即停下车来,
招呼我:“老妹,
快上来,
这个时候打不到车,
我送你。
”当时,
我很感动,
觉得一切的付出都值得。
2013年12月中央下发了《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
殡葬改革的又一个春天来了!目前,
就我们湘潭情况来看,
殡仪馆的设施还比较落后,
功能还不够完善,
职工的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还比较低。
我们期待国家加大殡葬事业的宣传和扶持力度。
我们一定认真学习好中央文件精神,
做好本职工作,
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让人民群众满意,
让党中央国务院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