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与百姓贴得最近——记株洲市民政局副局长颜金仲
信息来源:湖南日报 时间:2014-06-10 21:11 大 中 小
与百姓贴得最近——记株洲市民政局副局长颜金仲
(《湖南日报》 2014年6月9日 04版)
本报记者 周小雷 陈勇
通讯员 陈韬
6月4日,
株洲市中心医院住院部7楼重症病房,
经过9天紧急抢救,
株洲市民政局副局长颜金仲终于苏醒过来。
主治医生范宏军介绍说,
颜金仲病情正平稳恢复,
但因为头部受伤严重,
尚不能排除出现病情反复的可能。
“明知道有塌方滚石的危险,
他还执意前往。
”妻子刘慧娥眼中饱含泪水,
只期盼丈夫能快点好起来。
查看灾情途中,
突遭山体滑坡,
身负重伤
5月22日,
特大暴雨袭击了该县策源乡,
造成多处塌方,
农户房屋受损倒塌,
交通水利设施损毁严重。
灾情牵动着颜金仲的心。
5月26日,
颜金仲和同事赶到炎陵县,
与县民政局负责人商议后,
立即赶赴受灾最为严重的策源乡下坪村了解灾情。
策源乡位于罗霄山脉的群山怀抱之中,
山高路陡。
前往下坪村只有一条宽不到3米的水泥路,
蜿蜒的道路上堆积着从山上滚落下来的石块和泥土。
下午3时许,
在离下坪村不到500米的地方,
汽车在一土堆前停了下来,
由于山体滑坡,
泥土和石块把路堵了,
土堆前面是一台挖掘机,
它是来清除障碍的,
但当时并未施工。
由于车辆无法通过这个土堆,
司机把车停在一旁,
颜金仲等5人下车步行,
准备穿越这个土堆,
到下坪村去。
司机袁伯剑回忆说,
当时土堆占了整个水泥路,
水泥路右侧是高高的山体,
左侧是一条宽约四五十米的河,
河与水泥路之间是个陡坡,
落差有10多米。
“当时我们只能沿着土堆边缘,
从挖掘机和土堆之间经过。
”袁伯剑说,
颜金仲走在第三个,
当他走到挖掘机旁时,
原先发生过山体滑坡的地方,
突然再次出现滑坡,
一堆碎石突然从山上滚了下来,
根本来不及躲藏,
也无处躲藏,
颜金仲不幸被石块砸中头部和肩部,
当场昏迷,
头部、右耳出血,
鲜血染红了衣服。
在附近闻讯赶来的村民帮助下,
颜金仲送到了当地县人民医院。
晚上7时,
又被紧急送往株洲市中心医院接受进一步检查治疗。
“来到我们医院时,
他已是深度昏迷,
幸亏抢救及时。
”范宏军对记者说,
颜金仲因外力造成了脑内挫伤、颅内积气、颅底骨折、颅内血肿,
伤势严重。
哪里有灾情,
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今年57岁的颜金仲,
2009年调到株洲市民政局工作,
担任副局长一职,
分管救灾、人事、纪检等工作。
同事眼中,
他是一个平易近人、雷厉风行的好领导;
家人眼中,
只见他早出晚归、忙碌的疲倦身影。
株洲市民政局副调研员袁桂雄说:“只要听说哪里有灾情,
他都会第一时间核实,
有时连夜赶往现场,
掌握第一手资料,
为后续救援提供方便。
”
袁桂雄向记者介绍,
只要株洲一下暴雨,
颜金仲就会打电话到各个区县,
问当地是否有灾情。
如果有灾情,
他会立即询问受灾情况,
例如灾情大小、人员伤亡、损失以及民众转移情况等。
2013年7月至8月,
株洲出现了严重的旱情。
为了了解受灾情况,
两个月时间里,
颜金仲下乡11次,
连续半个月没有回家,
跑遍了市5区5县(市),
86个乡镇、办事处。
株洲市民政局救灾救济科科长高章明还记得,
去年在荷塘区明照乡指导抗旱时,
他曾经两次出现严重中暑,
仍然坚持工作。
有一次因连日劳累,
在明照乡龙洲村的路上,
颜金仲因中暑倒在了路边,
后来住了近半个月的院。
“他是一个工作狂。
”妻子刘慧娥说,
从颜金仲1979年进入政府机关工作开始,
她已经习惯了丈夫为了工作不着家。
时刻牵挂百姓冷热
作为一名民政人,
颜金仲时刻牵挂百姓冷热。
株洲市殡葬管理处年过8旬的退休职工姜德春是颜金仲的“一对一”结对帮扶对象,
姜德春的妻子患癌症多年,
他也有多种疾病,
生活十分困难。
3年前,
组织上确定颜金仲结对帮扶这一家,
结对时间为3年。
3年过去了,
颜金仲与姜德春成了好朋友,
现在,
只要有时间,
他就要到姜德春家走一走,
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2009年至2012年,
株洲市累计改造农村危房近2万户。
颜金仲对每栋改造的危房都亲自过问,
经常顶烈日、冒风雨,
深入乡镇、村、户,
核实危房补助标准和发放情况。
妻子刘慧娥说,
老百姓家有什么困难,
只要他知道,
就会尽力帮助,
而对自己的家人,
有时却关心不够,
女儿前几年大学毕业,
至今未找到工作,
待业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