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居民来办事,一个窗口搞定 雨花区全面打造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平均办件时间缩短三分之二以上
信息来源:长沙晚报 时间:2015-10-12 22:53 大 中 小
(《长沙晚报》2015年9月25日A10版)
长沙晚报讯(记者 朱华)“真的好方便!”近日,
雨花区砂子塘街道金地社区70多岁的曹述球正在社区办理退休人员建模认证时,
对社区推出的“一口式”受理服务赞不绝口。
据悉,
7月底雨花区在砂子塘街道和东塘街道展开试点,
探索建设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平台,
成功打造了受理“一口式”、服务“全科式”的“雨花模式”。
运行一个多月来,
群众满意度大幅提高,
平均办件时间缩短三分之二以上。
变化:办事窗口统一成两三类
在砂子塘街道,
记者看到以往9个不同窗口变成了两类窗口:综合受理和回复反馈。
“这样方便多了,
不用像以前还要自己搞清套路,
要去找哪个对应的部门。
”一位前来办理二胎准生证的居民表示。
过去群众办事由于需要的证明多、涉及的部门多,
往往需要跑完社区跑街道、跑完街道跑部门。
如申请低保,
居民先要去劳动窗口开失业证明,
再去民政窗口申请。
“过去有人说,
证明办理难、政策咨询难、进展反馈难。
我们建设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平台,
要解决的就是这‘三难’。
我们希望建成‘前台一口受理,
后台协同办理’的工作模式,
让老百姓办事由‘一门式’变为‘一口式’,
我们的服务方式也由‘专科式’变为‘全科式’。
”雨花区民政局局长周敏介绍,
“居民前来办事任何一个窗口都可以受理,
而无需再东跑西跑,
部门间的程序流通则由后台处理。
”
“以前社区或街道挂的牌子可能多达十几块,
现在我们最多只挂三块:受理、咨询和反馈。
”周敏表示。
运行:数据采集一口包揽130项服务
“第一次办理业务,
我们会将居民身份证等相关证件信息录入系统,
居民以后再来办理其他事宜时,
就能直接调出他的相关信息。
”砂子塘街道工作人员介绍,
劳动、民政、医保、计生、社保、卡证、工会等各方面信息均可在前台完成数据采集,
窗口人员利用系统快速发至后台处理,
居民则可以通过交互数字显示平台自助查询相关信息和了解办理进展。
据悉,
两个试点对首批纳入信息平台的民政、人社、残联、计生四个部门涉及68项业务的130项服务项目进行全面清理,
重塑办事流程,
同时制定具体方案和操作手册,
规范了服务模式,
明确了岗位标准。
如砂子塘街道在全街8个社区实施AB岗改革,
明确了社区前台16人,
即为A岗人员,
负责接待群众、收集代办事项、处理信息流转等。
明确社区后台兼网格长50人,
即为B岗人员,
负责在各种网格内处理A岗流转下来的具体事务。
对于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
社区还可采取预约上门的方式,
由工作人员提供全程代办服务。
成效:平均办件时间缩短至10分钟
如今,
群众只需到一个综合业务窗口就能办结以往在三个窗口才能办结的业务,
还避免了各窗口间可能出现的交接问题。
平均办件时间由过去的40分钟,
缩短到10分钟,
大幅提高了办事效率。
同时,
“一口式”受理推动了AB岗改革,
将社区从繁重的政务管理和证明盖章中解脱出来,
更多地将心思花在处理居民群众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上来,
实现了减负增效、去行政化的最终目标。
周敏介绍,
在目前2个街道的试点基础上,
雨花区10月开始将在全区推广实行社区政务服务信息平台。
预计2016年建设全区社区管理信息平台和生活服务信息平台,
并实现三大平台全网整合,
信息互通,
实现移动智能终端系统软件与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的有效对接、互联互通,
真正让社区服务通过网络延伸到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