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日报:民政对象的贴心人——记苏仙区良田镇民政助理员伍丹
信息来源:湖南民政 时间:2015-10-13 20:00 大 中 小
(《郴州日报》2015年9月10日A3版)
一颗善心温暖鳏寡孤独
身兼民政、残联工作的伍丹,
从危房改造、廉租房申请、残疾人办证、低保五保申请到村务公开、基层组织建设等等,
看上去繁杂的工作,
她都要一一接待,
详细走访、审查、办理。
在伍丹看来,
这些都是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大事。
她说:“只有心里头有群众,
把老百姓的事情牢记心间,
才无愧于党对我的信任,
才无愧于百姓对我的拥护。
”
2014年6月,
良田社区有个叫王艳华的女孩,
刚满20岁,
正处在人生最为骄傲的豆蔻年华,
然而命运却给她及家里开了一个玩笑,
一个青春妙龄的少女却患上肺动脉高压心脏病,
看着女儿身体一天天消瘦,
母亲王新娟整天以泪洗面,
家里经济十分困难,
加上早年丈夫与她离婚后杳无音讯,
昂贵的医疗费用逼得母亲决心外出乞讨度日,
为女儿治病。
伍丹得知情况后,
立即向镇党委、政府以及上级民政部门汇报此事,
发动镇党员干部和当地事业单位、商户、居民为王艳华捐款。
一天的时间,
就募集捐款1.5万元。
同时积极与区民政局沟通协调,
以最快的速度为王艳华一家申报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慈善医疗救助、临时生活救助、大病医疗救助等,
当她把善款交到王艳华妈妈王新娟手中时,
母女俩感动地跪倒在伍丹面前,
流着眼泪握住伍丹的手说:“伍主任,
你是我们的救命恩人。
”伍丹立马拉起母女俩,
说:“大姐,
使不得,
你们别这样,
你们不要感谢我,
要感谢就感谢党委政府,
是党委政府帮了你们,
我只是尽了我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
一颗真心服务千家万户
去过伍丹办公室的人都知道,
对于前来办事、上访的群众,
伍丹都是笑脸相迎,
笑脸相送。
用伍丹的话说,
话是开心的钥匙,
态度是心的秘方,
真诚、真心地对待,
把服务对象视作亲人,
倾听他们的倾述,
为他们着想,
为他们分担,
他们就会把你当亲人。
也正是有了这种工作方法,
很多老百姓都说伍丹好。
伍丹把多项工作都做得很细、很实,
哪怕是涉及范围广、人数多的低保工作,
她都一户不漏地调查核实,
并建立档案,
做到一户一档。
全镇每年都会评出1000多户农村低保家庭,
最少的也去过一两次,
对于那些比较贫困的对象,
她都能如数家珍,
道出个一二三来,
经她核实的低保户评议对象,
大家都口服心服。
她真诚地关心生活困难的优抚对象,
为他们办理最低生活保障金,
为他们修整漏雨的房屋,
赢得了他们的信任。
老复员军人段楚明,
家住山体滑坡区的一栋土木结构危房,
房子又矮又小连一样像样的家具也没有,
这种状况导致老人家的二儿子38岁都没交到女朋友。
伍丹知道这个事情以后,
首先将老人一家转移安置到亲戚家住着,
随即又紧急联系了村支书和段楚明老人的二儿子,
让他们筹集了几万块钱并在村道边上找了一块空地给建房,
同时她还向区民政局为他家争取了15000元的建房款。
不到半年的时间,
段楚明家就搬进了新房,
不出一年儿媳也娶进了门。
现在段楚明老人的妻子、儿子逢人就夸:“这个干部好,
没有她就没有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
”
一颗公心取信衣食父母
来自于农村,
生长于农村,
工作在农村,
在伍丹的心中,
存有对人民赋予权力的天然敬畏。
她常说,
既然老百姓选了你,
你就要勇敢挑起身上的担子,
对工作要负责。
良田镇滨河社区下岗女工李红梅,
丈夫邓著红1996年在一次运货的途中遭遇严重车祸,
脊椎当场摔断落下生活不能自理的病根,
十七年如一日,
无微不至照顾瘫痪在床的丈夫,
还把女儿培养成一名大学生,
伍丹经常到李红梅家嘘寒问暖,
今年8月争取到了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
为李红梅家实施了无障碍改造、地面平整及坡化、安装低位灶台、房门改造、坐便器改造等,
还争取到了3000多元的电动轮椅,
邓著红天天可以坐着电动轮椅走街串户,
跟邻居朋友喝茶聊天,
“原来想都没有想到,
通过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
恢复了我的部分自理功能,
我真心感谢伍丹为我们家做了好事!”每次伍丹到他们家,
他们都会竖起拇指称赞。
陈家湾村九组村民、80多岁的抗美援朝老兵段发廷每逢赶集日都会到伍丹办公室坐一坐、聊聊天,
今年三月送来了一面锦旗“嘘寒问暖,
关怀备至!”工作多年来,
伍丹不怕艰苦、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努力在工作岗位上获得了群众的认可,
也获得了上级领导的表彰,
多次获得“全区民政工作先进工作者”、“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20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