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日报:“湖南最美民政人”黄喜莲:倾心为民成就最美人生
信息来源:湘潭日报 时间:2015-10-13 16:42 大 中 小
(《湘潭日报》2015年10月9日)
湘潭在线10月9日讯(湘潭日报记者 王群欢)“我做的是民政所所长的工作,
如果不为老百姓把事办好办实,
怎么对得起民政人这个称号呢?”我们眼前的黄喜莲,
无论是外表还是语言,
都朴实无华。
今年8月中旬,
黄喜莲当选了“湖南最美民政人”,
9月19日,
我们走进韶山市永义乡,
深入敬老院、群众家中和永义乡政府进行采访,
每到一处,
无论是同事还是老百姓,
都对黄喜莲赞不绝口。
敬业忘我:赢得同事点赞
黄喜莲在韶山市永义乡任民政所长已经10年整,
在同事的眼中,
她工作起来,
简直就是“拼命三娘”。
为了让困难群众及时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她脚步勤快,
走东家串西家,
与群众打成一片,
所以全乡哪家很困难,
哪家特别需要帮助,
她都了如指掌。
“我做的事情都关系着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所以,
一定得把问题解决好,
不然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黄喜连这样说。
“黄喜莲干起工作很投入很负责,
只要把事交给她,
我就放心了。
她这个民政所长,
减轻了我一半的担子。
”永义乡党委书记赵尚荣这样说。
赵尚荣说,
永义乡地处韶山东南,
区位优势好,
现已成为韶山经济建设的主战场,
省级高新区在这里落户,
沪昆高铁韶山南站、潭韶娄高速出口、潭邵高速出口都在该乡……许多重点工程在这里开工建设,
征地拆迁任务很重,
黄喜莲作为基层民政干部,
在维护一方稳定、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方面做了大量细致有效的工作。
“黄喜莲每天要面对不同的群众,
有要解决低保问题的,
有咨询民政政策的、甚至还有一些夫妻关系不和,
寻求调解的,
但不管有多繁琐,
也不管自己有多累,
黄喜莲总是认真对待,
脸上总洋溢着真诚的笑容。
”永义乡乡长成早阳说,
黄喜莲很敬业,
人品好,
无论困难群众,
还是同事,
都很喜欢她。
贴心暖心:赢得群众爱戴
做民政工作10年了,
黄喜莲说,
她最大的感悟是:对困难群众一定要有感情。
她是这样说的,
也是这样做的。
严志明的丈夫两年前在抽水抗旱时触电身亡,
家里还有两个孩子在上学,
大儿子在读大学,
小儿子上高中,
日子过得很艰难。
黄喜莲劝她申领了低保,
又帮孩子们争取困难补助,
逢年过节上门慰问,
隔三差五找她聊天。
“我没有兄弟姐妹,
喜莲就像我的亲妹妹,
她还托人帮我在口口香槟榔厂找了一份工作。
”严志明说,
黄喜莲是个很温暖的人,
很多事,
都替她想在前头。
最让严志明感动的是,
今年黄喜莲还向上面争取到6万元危房改造资金,
帮助她建起了一套五室一厅的房子。
严志明说,
以自己的家庭状况,
根本不敢想建新房子的事,
是黄喜莲一再劝她,
还帮她四处借钱,
这才把房子建起来。
黄喜莲也是五保老人的“贴心棉袄”。
永义乡敬老院修建于上世纪80年代,
条件简陋,
设施落后,
只有一个管理人员负责老人的饮食起居,
经常忙不过来。
黄喜莲只要有空,
就到敬老院帮助打扫卫生,
维修各类损坏的设施……她就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照顾着敬老院的老人们。
2012年农历十二月初六,
敬老院双目失明的孤寡老人罗克利在凌晨一点,
突发疾病,
鼻子大出血,
并晕死过去。
黄喜莲接到电话后,
不顾天气寒冷,
马上赶往敬老院,
迅速把老人送往医院。
她办好住院手续后,
一直守候在老人床边照顾老人。
老人出院后,
她经常去看望、照顾。
当问及为什么要这样对待孤寡老人时,
黄喜莲憨憨一笑:“他们没有儿女,
我就是他们的亲人。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黄喜莲将这种精神发挥到极致,
曾获得“湖南省孝亲敬老之星”。
公平公正:赢得群众信赖
对老百姓来说,
他们最关注的就是政府工作人员办事是否公平、公正。
作为永义乡民政所所长,
黄喜莲在当地群众眼里是个“很有权”的人。
但黄喜莲自己却认为,
权力是人民赋予的,
就应该当作一份责任去回报人民。
所以,
在做优抚、救灾救济和低保等工作时,
她总是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符合政策的事情,
不管有多费力也要替群众办到。
对不符合政策的,
她都耐心说服,
做好解释工作。
从某种程度说,
低保金就是困难群众的活命钱。
为做到应保尽保和公开公正,
黄喜莲每年都会对永义乡的低保家庭进行逐户调查摸底,
严格实行动态管理。
情况好转的家庭,
核实后及时取消低保;
情况不好的家庭,
及时帮他们解决低保待遇。
永义乡民政所有一位工作人员与黄喜莲关系一直很好,
这位工作人员的姐姐在黄喜莲没有接手民政工作之前就已享受了农村低保。
后来,
因征地拆迁,
这个家庭情况有了好转,
按照政策条件不能再享受低保待遇,
于是黄喜莲按规定取消了这一家的低保资格。
为这件事,
这位同事及其姐姐还埋怨了黄喜莲好一阵子。
但黄喜莲并不后悔,
她说,
只有公平公正依原则办事,
老百姓才能支持我们的工作。
基层群众绝大多数是通情达理的,
但由于他们对相关的政策法规了解不多,
当个人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
有的甚至还会采取一些过激行为。
每当遇到这样的情况,
黄喜莲总是不厌其烦地讲政策,
摆道理,
直到说通为止。
永义乡永义村的余伟湘在10多年前,
大腿在一次车祸中致残,
他和妻子都享受了低保。
后来,
勤劳肯干的余伟湘开了个液化气店,
生意红火,
收入可观,
赚钱后还盖了楼房。
黄喜莲按规定取消了余伟湘夫妇的低保,
余伟湘自己没意见,
但他父母觉得很不公平,
找黄喜莲又哭又闹。
黄喜莲让两位老人对她发完脾气后,
再细细地给他们讲政策,
讲还有很多条件不好的人需要政府的救助,
讲得在情在理,
最终,
这两位老人被她说服了。
在永义乡,
被走访的群众都称赞说:“黄喜莲办事公道,
我们信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