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郊禄同志先进事迹
信息来源:湖南民政 时间:2015-10-03 08:05 大 中 小
陈郊禄,
男,
1977年3月出生,
高中文化。
2012年,
经过耒阳市民政局的筛选,
陈郊禄同志被下派到南阳镇民政站从事基层民政工作,
2015年他被调至夏塘镇任民政站主任。
“干民政,
心要正,
情要真”自从从事基层民政工作以来,
陈郊禄始终坚守着这个理念。
四年来,
他足迹踏遍了50多个村600多个村民小组,
调查走访4000多户困难家庭,
帮助过许许多多的困难对象,
解决了当地多年来社会各界广为诟病的“低保难题”,
开启了乡镇基层农村低保整改“南阳模式”,
在多年的基层工作中,
真正做到了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
赢得了当地领导和群众的高度评价。
铲除不公,
开启整治低保“南阳模式”
“一分一厘一毫,
拿来救苦救难救急,
也敢徇私舞弊,
天理良心何在?公开公平公正,
是民心民意民愿,
不能光明正大,
国法党纪不容”这是陈郊禄的座右铭,
他是这么写的,
更是这么认真做的。
2012年,
虽然陈郊禄刚刚从事基层民政工作,
但因其日常工作的实干,
以及接待来访群众的热情和耐心,
当地群众很快便认可了他,
一些群众逐渐向他反映农村低保中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
得知群众反映的信息后,
陈郊禄逐一深入了相关家庭进行核实,
发现确实如群众反映的那样。
随后,
他将相关情况向镇党委、政府领导作了汇报,
提出了在全镇开展逐户调查地毯式清理整改低保工作的设想,
并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推行。
当时的星子村刚换班子,
情况复杂,
工作开展难,
在镇政协主席陈怀德的带领下,
陈郊禄组织驻村干部、村支两委,
以及60多名群众代表召开了星子村低保民主评议会议。
会上,
群众代表对上任村支书一些不公正的做法纷纷提出批评意见,
普遍对低保乱象极为不满,
以至于会议开了五个小时,
仍然没有统一的意见。
为了尽快搞好该村的低保,
次日一早,
虽然天空下着大雨,
但陈郊禄仍然与驻村干部胡峰,
以及星子村新上任的村干部,
冒着大雨,
开始逐户走访调查,
拍照取证。
由于该村除了一条短短的进村大路外,
其余全部是烂泥坑,
加上连日大雨,
路上早已经是深达三十多公分的泥泞。
就这样,
陈郊禄脱了鞋子,
打着赤脚,
踩着湿冷的泥水,
拿着笔记本、调查表格和照相机,
走遍了全村600多户人家。
经过数天的清查,
终于摸清了星子村绝大部分家庭的基本情况。
看到陈郊禄对工作如此认真负责,
镇政协主任陈怀德感慨道:看着陈郊禄几天泥巴路走下来,
湿透了衣服裤子,
走烂了鞋子,
两只脚被碎石头刮得鲜血淋漓、惨不忍睹,
又因为淋雨重感冒咳嗽发烧,
身体状态很差,
但精神满满。
心里真是既高兴又难过,
高兴的是,
很少有年轻乡镇干部像小陈这样对工作踏实、认真;
难过的是,
他的身体怎么能承受得起这么大得工作量,
要知道他2012年底还到湘雅医院住院15天,
做过因心肌炎后遗症引发感染的心脏射频消融手术。
陈怀德几次劝陈郊禄休息下,
但每次陈郊禄都说“把工作做完再休息”
此次星子村低保整改工作,
群众看在眼里,
记在心里。
看着公示栏上写得清清楚楚的每个低保对象的家庭情况和处理意见,
群众都纷纷称赞:陈干部年纪虽轻,
做事踏实敢霸蛮敢吃苦,
这样的干部还是我们老人家在毛主席时代才见过啊!这回处理很公正,
我们都服了,
绝对没有意见了。
凭着这股激情和冲劲,
陈郊禄同志在镇领导和民政局领导的指导帮助下,
对全镇24个村全部开展了“民政办+驻村干部+村干部”三方联合地毯式入户清理整治低保工作,
将全镇的低保对象家庭情况掌握在手,
把各村的低保工作推倒重来,
严格执行政策,
顶住各方说情压力,
对不符合政策的对象实行查处一个,
核减一个;
对真正困难对象发现一个,
落实一个,
并通过新闻媒体不断宣传政策,
公布调查情况,
得到了当地领导干部群众以及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好评。
在随后的全市农村低保工作评比中,
南阳镇农村低保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
并得到了市人大、市政协专题调研组领导和衡阳地区交叉检查工作组的认可和表扬。
至此,
南阳镇农村低保整治工作“南阳模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老百姓提起南阳民政这四个字都是竖起大拇指说:“那确实是公开公平公正做得最好的!”
情系群众,
让党的好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心系群众,
为群众排忧解难,
是党中央群众路线核心精神,
也是每个干部为民服务所在,
更是民政干部工作重心所在。
陈郊禄深深地把这句话记在心中,
并落实在具体工作中。
南阳镇民政站主任梁瑞福记得,
2013年6月26日上午,
办公室进来一位抱着孩子的年轻妈妈,
这个孩子七、八岁大小,
站立不稳、口齿不清,
而这位年轻妈妈也面容憔悴,
满脸泪水,
神情悲凄。
陈郊禄一边叫她坐下,
一边关心地询问相关情况。
原来她是南阳镇高塘湖村7组的谷美红,
孩子梁昊因为出生时神经受损,
导致脑瘫。
父母亲带着孩子到过各地医院治疗,
花光了夫妻多年打工的积蓄,
甚至卖掉了自己和父母的房子,
求亲告友筹资数十万,
多年奔波在外求医,
到如今孩子病情略有好转,
而夫妻双方家庭却债台高筑,
无力治疗,
眼看着孩子病情有所好转,
因为没有钱,
只能放弃治疗了。
讲到最后,
年轻的妈妈放声大哭,
甚是悲惨。
看着眼前这个可怜的孩子和母亲,
陈郊禄安慰正在伤心哭泣的年轻妈妈,
“你放心,
要相信党和政府,
一定会尽最大力量帮你。
”随后陈郊禄拿出电话联系了高塘村的村干部,
将情况反映给村委会,
并按政策给予了临时救助。
在随后的日子里,
按程序帮助她全家办理了低保和大病医疗救助,
还通过本地网络媒体、新浪微博、同学QQ群、老乡会等发动爱心捐款。
7月1日是党的生日,
当陈郊禄和工作人员带着六千多元社会各界捐款和各部门的救助金、大病救助金、低保证书等,
来到谷美红家里的时,
这个年轻的妈妈激动地放声大哭:“感谢党和政府,
感谢你们,
我们夫妻一定努力打工挣钱把孩子的病治好”。
南阳镇综治办主任熊伍云介绍:2014年5月,
一辆摩托带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和一个八、九岁的孩子,
停靠在镇政府门口,
摩的司机小心扶着老人,
牵着孩子,
打听交养老金的办公室在哪。
刚好陈郊禄从村里走访回到镇政府门口,
看到这一老一小,
就问摩的司机情况。
摩的师傅叹了口气,
指着老奶奶说道:“她是我们淝江村7组的,
我也是发回善心做好事,
搭她到镇里。
村里刚换届选举了,
干部都是新上来的,
不了解她家的情况。
她家里很苦,
儿子病死了,
儿媳妇出走了,
孩子得了病发烧烧坏脑子,
真是苦滴跟黄莲一样了。
我不忍心要钱,
当做善事送老人家过来的”。
听完摩的师傅这番话,
陈郊禄立即电话联系了淝江村的村干部,
除了给予了老人临时救助外,
还帮助她们按程序办理了低保。
不久,
熊伍云主任再次去该村工作时,
那个摩的师傅告诉他,
感谢那个小陈关心,
现在村委会安排了老人住别人家去了,
村干部经常去老人家里送米、送油,
左右隔壁邻居送菜,
现在生活是没有问题了。
关注“留守”,
“爱”一个都不能少
多一分热情,
多一分爱心,
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召唤,
更是当今民政工作者所需要具备的素质。
南阳镇书记陈晓春和镇长王子非都曾经高度称赞陈郊禄同志不光工作积极、业务扎实,
而且踏实认真、充满爱心、个人品德非常高尚。
副镇长李玲介绍说:有一次,
到陈郊禄办公室看到他正在写的一篇关于基层民政工作的感想,
其中有一段话“随着新时代政府部门职能转型的发展,
作为一名最基层民政工作者,
业务种类繁多,
涉及面广,
服务对象众多,
在日常工作业务中,
更加需要坐冷板凳的恒心、做菩萨的善心、当天使的爱心、做保姆的细心、当家长的耐心。
在基层工作中,
有很多地方,
一些特困家庭,
因为各种不幸,
生活困难,
加上交通不便,
信息不灵,
存在很多政策扶持和关注不到的死角。
基层应当要发动群众,
宣传政策,
对各村各个偏远山地进行筛查,
不能让特困家庭生活在中央政策和社会主义温暖关怀之外。
目前农村青壮劳力普遍在外打工,
农村留守老人儿童生活状况尤其需要关注。
”看着这段文字,
李玲觉得他很不容易——扎根在基层,
工作量大、待遇差、责任重、压力大,
不仅能做好本职工作,
还能想到工作中这么深层次的问题,
真是不容易。
前不久看到他的微信上讲了一个故事(他为了公开透明全镇农村民政工作,
特意开通了公示监督QQ群和微信、微博等):一天晚上,
我回到租房处休息,
一楼传来小女孩子哭声,
持续十多分钟没有大人管……听着不对劲,
就起身下楼,
走到一楼窗户边,
看见房间里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子坐在床上大哭,
床铺边还有呕吐迹象。
经过一阵安抚和询问后,
得知小孩子的爸爸妈妈都去广东打工了,
婆婆到医院打针去了,
小女孩一个人在家睡醒了害怕便哭了,
哭得厉害还呕吐了。
随即,
我打电话给房东,
问到这位婆婆电话,
电话联系老人,
得知她还在医院输液,
暂时回不来,
家里其他人都在广东打工。
可怜的孩子,
家人都不在身边。
我能做些什么呢?看着小女孩,
就隔着窗户用手机放动画片给她看,
孩子终于停止哭泣,
情绪稳定下来。
两个小时后,
孩子的婆婆拖着沉重的步伐,
拿着一袋子药回来了。
看见孩子高兴的抱着婆婆的时候,
我才回到自己房间,
两条腿上,
蚊子咬了很多包,
但我却不觉得痒。
李玲副镇长说:“在我们农村,
特困家庭和困难边缘户、留守家庭等,
需要每个人的关心和扶持,
需要像陈郊禄这样的基层干部对工作的热情和耐心,
更需要我们每个人的爱心。
”
从事民政这份工作,
陈郊禄便“爱上了”这份工作,
他认为这是值得自己付出所有去做的一份事业,
因为这份事业充满了“爱”,
因为这份事业让自己的心找到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