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报:黄喜莲:困难群众的“贴心棉袄”
信息来源:中国社会报 时间:2015-10-27 20:40 大 中 小
(《中国社会报》2015年10月27日 3版 专版)
本报记者 王 铭
“下乡的时间多、读书的时候多、下班晚的时候多。
”自2005年7月担任韶山市永义乡民政所所长后,
黄喜莲得了个 “拼命三娘”的绰号。
2014年,
一场春雨让长湖村郭诗桃本已破旧的房屋倒塌。
黄喜莲知道后,
上门做工作请求一家人离开危房,
并提出尽快帮其一家进行房屋重建。
黄喜莲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4万元资金建造新屋,
让郭诗桃家住上了安全舒适的新房。
“基层民政工作繁琐细小,
必须做困难群众的贴心棉袄、困难群众的娘家人。
”危房改造户、军属家庭……每个需要用到民政人的地方,
总会有她的身影。
永义乡敬老院供养了28个五保老人,
黄喜莲经常到敬老院给老人打扫卫生,
维修各类损坏的设施,
和老人们聊天。
2012年农历十二月初六,
敬老院双目失明的孤寡老人罗克利在凌晨一点,
突发疾病,
鼻子大出血,
并晕死过去。
黄喜莲接到电话后,
不顾天气寒冷,
马上赶往敬老院,
迅速把老人送往医院整晚照看。
长湖村退伍老兵曹奠宇家中房屋破烂不堪,
妻子患有精神疾病,
自己身体也不好,
房屋急需重建。
黄喜莲了解情况后,
积极向上争取特困户危房改造2万元,
帮助他建造房屋。
民政工作关乎公平正义。
永义乡有低保户209户、326人,
黄喜莲和同事每年都会对所有低保家庭进行逐户调查摸底,
严格实行动态管理。
民政所一位工作人员的亲戚此前因家庭情况较差享受了农村低保,
征地拆迁后家庭情况有了好转。
黄喜莲按规定取消了他们的低保资格。
尽管得了很多埋怨,
她也不厌其烦地讲政策、摆道理,
直到说通为止。
黄喜莲说,
民政工作关系着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一定得为困难群众办点实事,
不然对不起自己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