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晨报:【最美民政人 田要弟】五保老人联名写信:不准院长退休
信息来源:潇湘晨报 时间:2015-09-14 13:06 大 中 小
(《潇湘晨报》2015年9月14日A4版)
记者颜宇东 通讯员 包雨民
在湖南民政系统,
有一大批敬业乐业的基层工作人员。
从今天起,
本报和湖南省民政厅合作推出“最美民政人”系列报道。
我们将聚焦多名在基层工作的“最美民政人”,
解读民政工作人员热心服务基层的N种方式。
本报湘西讯 谁来当泸溪县武溪镇李家田敬老院的院长,
这对泸溪县民政局来说是一个艰难的问题。
老院长田要弟65岁了,
已经吃不消这个活。
但敬老院里22名五保老人已经连续4年联名写信不准她退休。
而这些年泸溪县民政局没能找到一个代替田要弟的合适人物。
田要弟特别瘦,
颧骨突起,
手臂像竹竿一样细。
10年前,
她是武溪镇李家田村的党支部书记。
随着撤乡并镇,
这里的乡镇政府院子空置了,
用作敬老院。
田要弟也就是在那个时候被推荐当了李家田敬老院的院长,
与两名同事管起了二三十名老人的吃喝拉撒。
在最初的时候,
农村敬老院的拨款不多。
田要弟在村里找来10亩田,
自己种粮,
又找了一间大杂屋养了20头猪,
还利用院墙外的地种菜。
这样敬老院里可以自给自足,
又可以节约伙食的钱来给老人们添置衣服、被子和其他生活用具。
第一次去犁田,
牛往田垄上跑,
她追得急但没追到,
摔倒在了泥水里。
在泸溪当地有一种枞菌,
尤以9月、10月份的枞菌品质最好。
当地人在山里采摘了都紧急往城市送,
可以卖出上百元一斤的价钱。
田要弟每年这个时候就想着给五保老人们炖鲜美的汤,
背着篓子上山去采。
可她一清早得给老人们生火煮饭,
待她早上8点钟出门去采时李家田村手脚快的人已经把山上的采完了。
于是,
她就搭车到邻近的白洋溪乡的山里去找。
这些年,
她三月份采蕨菜、四月份采野竹笋、秋天里采枞菌,
给老人们改善伙食。
在头两年里,
李家田敬老院节省下了一大笔钱。
她用这些钱,
在敬老院里新建了一栋200多平方米的住房,
还扩建了一块100多平方米的休闲娱乐场地。
这里的老人,
年龄最大的95岁,
年龄小的与田要弟年龄相仿。
但在日常劳动中,
能帮她搭把手的只有几个人。
有一位老人叫姚少伦,
经常大小便失禁,
田要弟一直坚持给他换洗。
早两年,
田要弟在李家田村的婆婆去世,
需要回家。
可留在院里的同事忙不赢。
田要弟干脆把老人们全部接到家里,
等他们吃完饭再送他们回敬老院。
再过几年时间,
田要弟也将是70岁的人了。
她虽然在2010年已经办了退休手续,
但一直留任至今。
她知道如果哪一天她提出卸任,
老人们又会揣着联名信到县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