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报:【田要弟】敬老院里贴心人
信息来源:团结报 时间:2015-10-12 13:38 大 中 小
(《团结报》2015年9月10日3版)
秦仁刚 范永欢
她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同生日,
有49年的党龄;
她虽然只有小学文化,
但收获了“全国孝亲敬老之星”称号,
她就是泸溪县武溪镇李家田敬老院院长田要弟。
近10年来,
田要弟以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身份,
把敬老院管理得有声有色,
以真诚与爱心,
温暖了特殊家庭中的每一个人,
她尽心尽孝的事迹在苗家山寨传唱。
一股蛮劲建起一所幸福乐园
2006年9月,
在经过众人推荐和县民政局反复考察后,
时任武溪镇李家田村党支部书记的田要弟担起了院长的重任。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田要弟刚到敬老院时,
条件非常艰苦。
李家田原是一个乡,
撤乡并镇后,
这里冷落了下来,
村子也分散到武溪、白沙、洗溪、浦市等镇管理。
当时,
由于县级财力有限,
县里除了供给五保老人的正常生活外,
根本无力挤出更多的资金来建设农村敬老院基础设施。
但五保老人的生活需求和敬老院的生活环境亟须改善,
怎么办?
田要弟动脑筋、想办法,
她先是从部分农村外出打工人员的手中租下10多亩闲田荒地,
然后把院里的五保老人按体力强弱作了具体分工,
而她自己则干起了男人的活———犁田、耕地。
“第一次犁田,
不会斢头,
牛把犁都拖到田坎上去了。
”田要弟笑着回忆,
“这还是小事,
”另一位老人插话说道:“那牛也会欺负人,
它晓得院长不理手,
要么站着不走,
要么飞跑,
弄得院长经常被拖倒在水田里,
变成了泥人……”凭着一股吃苦耐劳精神,
终于春夏绿了田地,
秋天收了果实,
栏里有了成群的鸡鸭,
圈里有了膘肥肉壮的猪群。
一年下来,
院里除去所有花销,
结余资金达10多万元。
两年后,
在上级的支持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
院里除新建了一栋200多平方米的住房外,
还扩建了一块100多平方米的休闲娱乐场地。
如今,
李家田敬老院绿树掩映,
环境干净整洁,
卫生间、浴室、棋牌室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真正成了五保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乐园。
“孩子,
你是我的亲女儿”
92岁的姚少伦老人身体不好,
经常大小便失禁。
田要弟每天总是耐心地帮他擦洗身子,
翻身、按摩,
换洗被褥和衣裤。
平常,
还不时自己掏钱买些苹果、梨子、香蕉等水果给他。
老人临终前,
紧紧抓住田要弟的手泣不成声:“孩子,
你真是我的亲女儿,
这辈子遇到你,
我心满意足。
”
田要弟不仅对姚少伦老人尽心尽孝,
而且对院里的任何一位五保老人都尽职尽责,
悉心关照。
残疾人五保户石成生是一位智障老人,
初到敬老院时,
不会洗衣服,
不会说话。
田要弟每天像慈母一样,
在帮他完成床铺整理,
换洗衣服等一切日常生活工作后,
陪在他身边讲故事,
教他说话等等。
如今,
石成生除完全能够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外,
还成了众人面前有说有笑的“顽童”。
敬老院里的五保老人来自不同乡镇、不同村寨,
环境的差异使他们养成了不同性格,
不讲卫生、爱讲粗话,
甚至为一些生活琐事总争得面红耳赤。
为构建和谐欢乐大家庭,
田要弟经常和他们谈心,
组织院民开展讲政治、守公德、讲文明、爱卫生活动。
以心换心,
真诚结挚友。
田方才老人原是院里出了名的“闹事老顽童”,
在田要弟和大家的共同感召下,
后来获得了“五好院民”荣誉称号。
平常爱说爱笑的张国平老人,
曾一度孤言寡语起来。
田要弟通过与他交谈后,
了解到他在县中医院住院时,
与同一病房的患者———白羊溪乡敬老院孤寡老人向民相识相交,
且共同有了相结连理的意愿,
回院后又不知如何开口。
在了解情况后,
田要弟多次到白羊溪乡敬老院沟通、协调。
2012年,
向民老人从白羊溪乡敬老院转入李家田敬老院,
两位心心相印的老人终于喜结良缘。
如今的李家田敬老院,
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
和睦互处,
成为一个幸福、和谐、快乐的大家庭。
一封封联名信挽留继续当院长
2013年,
入住李家田敬老院的五保老人已由当初的15人增加到25人,
考虑到田要弟工作强度,
县民政局增派了两名年轻人,
从事后勤服务工作。
为了使新来的年轻人尽快适应环境和熟悉工作,
田要弟总是耐心细致地讲解为五保老人服务的意义和方法,
在生活上总是给予她们方便和关照。
除特殊情况外,
新人们都能享受到每周规定的两天公休假,
以便回到家里,
照看孩子,
料理家务,
享受家人团聚的乐趣。
然而,
为他人考虑周全的田要弟对自己却是那样“刻薄”。
自2006年至今,
她在敬老院工作已近10载,
仅婆婆与自己的妹妹过世回家守灵住了4个晚上外,
其余时间都在院里住宿。
2012年6月,
老伴因病在州医院住了两个多月,
期间她也未能抽身前去探望。
她总说,
院里都是孤老和残疾人员,
自己如果不住在院里,
心里总是会忐忑不安。
特别是大年三十,
要是不和五保老人团聚在一起,
她心里会感到有所亏欠……她始终相信,
丈夫和儿女们都能理解和支持她。
2010年,
田要弟到了退休年龄,
准备办理退休手续。
但县民政局考虑到李家田敬老院的实际情况,
决定由她继续担仼院长,
待条件成熟后再选新人接任。
消息传到敬老院后,
院里的老人们髙兴得像小孩子一样,
手舞足蹈,
奔走相告。
就这样,
田要弟在退休不离职的岗位上,
一干又是4年有余。
这4年多时间里,
田要弟工作干劲和服务热忱如往常一样,
丝毫未减。
但院里的五保老人总是“提心吊胆”,
忧虑重重,
担心田要弟会离开大家。
于是,
众人合议,
每年都写出好几份“请求县民政局将田要弟继续留仼敬老院院长”的联名签字画押信,
利用到县城看病的机会送到县民政局。
老人们异口同声地说,
大家舍不得田院长,
就是她不当院长了,
也希望她在这里能够生活到80岁。
只要她留在敬老院,
大家心里就踏实。
“在我们心里,
她永远是我们的院长!”
田要弟的付出也收获了群众的赞扬和组织的肯定。
她在县里连年当选为先进个人;
2011年,
她荣获“湘西州十佳老人”称号;
2014年,
她作为我州唯一一位农村敬老院院长,
获得了由全国老龄办、国家民政部等七部委联合评选的第六届“全国孝亲敬老之星”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