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郴州市民政局 时间:2019-01-14 14:55 大 中 小
郴州是湖南的南大门,面积约1.9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530万。全市共有369个社区居委会,2064个村委会。2018年以来,郴州市坚持多措并举,积极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和治理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主要做法是: 多措并举 深入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建立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为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湖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和中办、国办《关于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实现党领导下的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全面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促进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及增强乡镇干部宗旨意识和强化乡镇政府服务功能,根据郴州实际,分别以市“两办”名义出台了《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实施意见》、《关于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实施方案》,市民政局印发了《郴州市乡村治理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
梳理完善三项制度建设。2016年,郴州市出台了《郴州市村承担公共事务参考目录》和《郴州市社区承担公共事务参考目录》,进一步规范了村(社区)的公共事务准入制度。2018年10月根据省厅安排,郴州市再次对建立社区工作事项清单、社区综合考核评比制度,社区印章使用范围清单等“三项制度”开展了自查整改。出台了《郴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郴州市本级取消的证明盖章类材料清单(第二批)>和<郴州市需要村(社区)开具的证明盖章类材料清单(第一批)>的通知》和《郴州市规范社区考核评比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补齐了郴州社区减负增效工作短板。
不断规范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省村务公开工作视频会议后,郴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书记易鹏飞、市长刘志仁等市领导多次过问和关注规范村务公开栏工作。市委常委、副市长庞涛召集各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对规范村务公开栏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进一步明确具体工作要求。各县市区相应成立领导小组,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出台实施方案。截至2018年7月9日已全部完成村务公开栏规范建设(其中新建1851个,改造214个)。
加大投入 城乡社区建设不断巩固发展
社区保障大幅提高。继2016年郴州市中心城区社区运转经费从2015年的30万元提高到40万元,社区工作人员参照事业单位人员工作标准落实到位后。2018年初,在提高村党组织书记最低月报酬和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方面,郴州将全市村党组书记最低月报酬统一提高到2000元以上,将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由每村每年1万元提高到2万元,同时将107个中心城区社区年运转经费从40万元提高到50万元,惠民项目资金从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将县城社区年运转经费从20万元提高到30万元,惠民项目资金从5万元提高到10万元,通过完善社区运行经费保障机制,夯实创新了社会管理基础,保障了社区各项工作正常运转。
推进社区规范化建设。加快城乡社区综合服务平台、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和“智慧社区”建设,完成了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特别法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赋码工作。同时为进一步落实《<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实施意见>的通知》文件精神,郴州市民政局联合市规划局制定起草了《郴州市中心城区社区服务中心布局专项规划》。
以点带面 积极开展城乡社区建设示范创建
大力参与示范社区创建活动。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加强乡镇政府能力建设的文件精神,深化民政改革创新,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发挥好民政在促进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郴州市积极参与省民政厅在全省开展的城乡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创建活动。经过层层选拨推举,确定资兴市为全省城乡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项目资金50万元,全部用于唐洞街道民生南路社区和矿工南路社区的棚户区改造社区治理实验区创建工作。
创新开展“四点半课堂”志愿服务活动。为展示2018基政工作年度工作亮点,郴州市决定分别在北湖区和苏仙区选取三个社区开展“大学生进社区——四点半课堂”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经过一年的运行,此项工作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中国社区报》还在2018年11月12日对此进行了报道。
总结城市居民自治和社区建设成果。积极开展城市居民自治和社区建设史料征集活动和推广军门社区工作法和开展优秀社区工作法征集工作。其中北湖区阳光苑社区提出的以“设立一个服务站、建立两大服务体系、发挥三大服务平台、实施四个有效结合、健全五大保障机制”的“12345”工作法还受到了省民政厅的好评和大力推广。
积极参与全省和谐社区和幸福社区创建。按省民政厅要求,郴州还在全市范围开展了2018年度全省城市和谐社区、农村幸福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创建申报工作。通过严格考核,优中选优,全市共推荐13个城市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和10个农村幸福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在此基础上一大批基础设施完善、组织机构健全、服务功能齐全的城乡社区蓬勃涌现,城乡社会面貌焕然一新,有力带动全市城乡社区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