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无障碍浏览|

首页>信息公开>媒体

中国社会报: 民政温暖湖湘——湖南民政砥砺奋进的五年

  时间:2017-10-13 00:00      


   (《中国社会报》201710134版 专题)

吴增兵 谭显润

党的十八大以来,顺应湖湘父老的美好期待,呼应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时代召唤,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民政部的精心指导下,湖南民政系统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实施“以人为本,创新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人本化、法治化、标准化、信息化、社会化“五化”纵深发展,有力发挥了民政基本民生保障兜底和社会建设骨干“双重作用”,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中,迸发出湖南民政的温暖力量。

“盾”守底线夯实基座 基本民生保障救助困难群众

盾,坚如磐石,固若金汤。

“小康路上,不让一位群众掉队。”这是湖南省委省政府的如山重诺,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必要条件。

坚守民生保障底线,就是民政之盾的使命。更精准地救助,更有效地共享,则是它不断加固升级的关键!

社会救助延伸“盾”的广度。在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中,湖南不断健全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常年保障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优抚对象、城乡孤儿等困难群众700多万人,每年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流浪救助、冬春救助等专项救助1000多万人次。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着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指示精神,制定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有关工作的通知》,5年累计发放社会救助资金567.1多亿元,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月440元、285元,相比2013年增长27.5%65.7%。建立实施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由原来的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调整为基本生活标准和照料护理标准,基本生活标准分别不低于每年6552元和3934元,比2013年分别提高58.3%56.7%。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在19个市县开展“救急难”试点,次均救助水平达到900元,同比2013年提高28.6%。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初步实现与基本医保、大病保险等制度衔接,县乡两级定点医疗机构政策范围内个人自付部分住院救助比例由2013年的50%提高到2016年的70%。积极探索建立补充医疗救助制度,在10个市县开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补充医疗、慈善医疗救助试点,切实减轻因病返贫致贫问题。民政之盾在关键时刻,点亮困难群众生活希望,普照出幸福的光芒。

救灾应急考验“盾”的厚度。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工作方针,湖南时刻做好“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的充分准备。充分发挥各级减灾委综合协调职能,高效做好灾害预警预报、应急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先后建成中央救灾物资长沙储备库以及7个省级、47个县级救灾物资储备仓库,5年来共启动应急响应25次,下拨中央和省级救灾资金27.91亿元,调拨救灾物资40余万床(件),救助受灾群众2110万人次,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和修缮因灾倒损住房17.6万户。特别是今年6月开始,湖南遭受多轮强降雨袭击,面对历史罕见特大洪水,各级民政部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救灾抗灾工作,近万名民政干部坚守救灾一线,最快速度转移安置群众,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最高效率展开应急救助。紧急下拨救灾资金5.3亿元,调运救灾物资4万余件,市县投入4.5亿元,调运物资6.5万件,最快1小时、最远8小时内运到安置点并发放到位,全省1398万人受灾,转移安置166.4多万人次,紧急生活救助55万人,全部做到了“五有”,即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临时安全住所、有病得到及时医治。在危难时刻,民政人用实际行动捍卫受灾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了民政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民政部部长黄树贤慰问鼓励湖南民政干部职工,勉励锻造一支关键时刻能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优秀民政干部队伍!

精准扶贫增添“盾”的硬度。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五个一批”精准扶贫要求,牵头推进罗霄山片区扶贫攻坚。2013年以来,湖南民政部门累计安排片区各类资金31.09亿元,资助民政项目841个。今年又提请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进行推进,民政部门发挥牵头协调作用,编制出台专项规划,推动片区278个项目纳入全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投资43.25亿元。收集整理部门意见,建立了片区问题清单、项目清单、需求清单,着重加强片区农村公路、饮水安全、电网改造、垃圾处理等“微建设”,改善片区困难群众就医就学等“微服务”,切实提高了片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以沉甸甸的扶贫成效告慰革命老区无数英烈。积极引导“三社力量”参与精准扶贫,启动万家社会组织进千村联万户“万千万”工程,结对帮扶困难群众1.3万户。牵头推进社会保障兜底精准扶贫,今年经省委常委会和省政府常务会研究,全省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年3026元,超过2016年国家扶贫标准每年2952元,并在全省开展农村低保和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对象认定清理整顿,对所有对象重新认定、重新审批。通过清理整顿,提高了政府公信力,规范了低保制度运行,加强了低保和扶贫两项政策的有效衔接,为部门共享提供了精准的基础数据,提升了资金使用效益。公平与共享,让湖南民政之盾,愈发坚实、牢不可破!

革故“鼎”新机制发力 社会治理创新刷新城乡格局

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雄踞于天地的民政之“鼎”,依托深化改革的锐意创新,正澎湃出担当社会建设骨干的熊熊伟力!20159月,经过省委省政府充分酝酿,一场涉及全省人民的乡镇区划调整改革拉开帷幕。仅用了短短3个月就完成并乡任务,乡镇数从2063个合并为1536个,减少527个,减幅25.5%。去年6月底全部完成建制村合并任务,建制村由41595个合并为24099个,减少17496个,减幅为42%,解决了湖南原有乡镇和建制村数量多、规模小,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催生出一大批特色镇、中心村,新型城镇化新一轮发展活力四射。

“合村”向“合心”转变,湖南民政给出了“和谐乡村”三年行动有力答案!在今年村居同步换届选举中,各级党委政府将村居换届作为打基础、谋长远的一项全局性工作,全面落实县市区委书记第一责任人和乡镇书记直接责任人责任,实行领导干部包乡联村,层层派出工作组,加强信访问题调查和难点村综合治理,确保了全省大局稳定。通过同步换届选举,全省有5.1万人新进村(居)“两委”班子,村党组织书记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35.2%、致富带富能人占比63.4%,村 “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6.3岁,新当选的班子经受了抗洪救灾的“入职”大考。

创新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新基因,2013年修订出台《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和《湖南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各地普遍建立以村(居)民会议和村(居)民代表会议为主要载体,村(居)民议事会、村(居)民决策听证会、小区协商、业主协商、民主评议等多种协商议事形式,城乡村(居)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分别提高到98.6%97.8%,省级财政先后资助1365个乡镇无房社区建设办公服务用房,村级运转经费年均标准提高到9万元,社区综合服务活动场所面积从2013年的不足90万平方米迅速扩大到230万平方米以上。农村社区建设、社区减负增效、社区民主协商、社区平台建设“四驾齐驱”,让湖南美丽乡村建设千帆竞发、百舸争流。

唯有改革,能激活全社会的参与热情,生成经济社会发展新活力!深化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实施直接登记制度,建立138个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社会组织总量达到3.3万个,孕育出推动公共事务、经济发展的一支新力量。

改革的火光在城市、在乡村、在民政工作每个角落。2017年,全省大力发展志愿服务,启动实施乡镇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充实基层民政力量,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2017年全省启动“五化”民政示范县市区创建,在人民立场、社会公平、创新开放、精准高效、固本强基理念的指引下,攻坚克难,擦亮名片,带领民政对象在“小康梦”的路上奔跑前行!

同心铸“剑”绝对忠诚 做好双拥工作服务国防建设

剑,百兵之君,透射威严。

大国亮剑,怒放锋芒,震慑敌人于千里之外!响应强军兴湘,300多万名三湘儿女,先后奔赴祖国大江南北卫国戍边,筑成这把蕴含湖南赤子雄魂的巨剑。

国之重器的锻造,根植于军民融合的良好土壤。湖南主动适应国防和军队改革大局,坚持以双拥为龙头,以“双带双促”为载体,协同部门强化涉军保障,推进“强军兴湘”建设。先后举办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建军90周年系列活动,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祭奠烈士英灵,弘扬社会正气。深化“双拥在基层”活动实践,指导市县创建全国和全省模范城县,开展“走边防、联基层、暖兵心”等活动,浓厚了全省双拥共建氛围。新一轮双拥模范创建,12个全国、37个全省模范城县得到表彰,军爱民、民拥军的鱼水情怀,谱写出激荡潇湘的璀璨华章。

伴随共和国的成长,75万多名重点优抚对象身上留下光荣记忆。为进一步落实优抚安置工作,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文件明确10条具体措施,全面保障优抚对象各项待遇。短期疗养、医疗巡诊、优抚关爱等活动,唤回他们曾经的岁月荣光,全省通过“个案解困”每年帮助2万多名优抚对象解决实际困难。创新军休管理服务机制,全面落实各项待遇,举办全省首届军休运动会,繁荣的军休文化生活,带来军休老人的晚年幸福安康。

新一代军人经过部队大熔炉的锤炼,逐步迈上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2013年,在全国首创“双带双促”活动,深化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完善退役军人创业优惠政策。5年来,累计建成“退役士兵之家”2000多个,引导广大复退军人主动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续写青春新辉煌。

社会巨“轮”稳健航行 发展公共服务供给蓬勃动力

这是一艘劈波斩浪、驶向未来的巨“轮”。民政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它的航行注入更雄厚的动力!

在打造敬老爱老全民行动中,全省修订出台《湖南省实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专门编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先后制定出台养老服务实施意见、政府购买服务、信贷扶持、社会引导、税费减免等30多个养老政策文件,基本养老服务补贴覆盖率达88.3%,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参保276.7万人,养老机构床位数已达29.5万张,建成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4000多个,超过30%以上的养老院通过建立康复医院、与医疗机构开展多种合作等方式为入住老人提供医疗康复服务。当前全省正按照民政部安排,开展养老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通过新一轮“放管服”改革、养老服务产品设计大赛等活动,引领养老产业迈入新的春天。

黄发垂髫,怡然自乐,是和谐社会的美丽图景。聚焦81万农村留守儿童,30多万困境儿童,3.7万多名孤儿,建立了孤儿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困境儿童保障等一系列政策制度,在16个区县试点基层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建设,部署开展“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建立留守儿童之家3000多所,农村留守儿童有效监护比例达 94%,登记户口完成率达72%,返校复学完成率达75%,更多的孤儿、困境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拥有了快乐童年、美好明天。

“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湖南残疾人较多,为让他们从禁锢自己的“小天地”中走出来,省政府制定出台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已覆盖目标人群142万人,每人每月发放补贴最低50元,累计投入12.9亿元,残疾人在特殊关爱中,活得更加有尊严、更加自信。

2013年,全省启动新一轮殡葬改革,省委省政府将殡葬工作纳入市州党委政府绩效考核内容、文明创建重要内容、基本公共服务托底清单,先后出台《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湖南省2015-2020年殡葬事业发展规划》等重要政策文件,建立政府负责、部门协作的领导议事协商机制,并召开现场会议推进。全省火化区范围扩大到所有县城所在地,普遍建立节地生态安葬奖补制度,全省节地生态安葬率达到40%。今年又联合国土、林业、公安等8个部门部署开展乱埋乱葬、修建豪华墓、大墓专项整治行动,有效促进了全省殡葬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目前全省已有殡仪馆85个,扶持县级公益性骨灰安放设施25个,扶持农村公益性公墓或乡镇集中治丧场所83个,殡葬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绿色惠民殡葬渐成新风,民政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绿水青山。

公益慈善事业不断升温。福利彩票统筹票种均衡发展,探索与规模行业合作联营,扩大市场发行规模,2013-2016年累计发行296.34亿元,筹集福彩公益金82.5亿元,“有你、有爱、有梦想”福彩文化,在“稳中求进,安全运行”中,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公信力不断提高,“福泽潇湘”品牌深入人心。深入贯彻落实慈善法,出台支持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全面建立起省市县三级慈善工作网,2013年以来省慈善总会创建“爱心改变命运”“金叶慈善医疗卡”等公益慈善品牌项目120多个,慈善超市、网络慈善等新形式,推动“微慈善”不断升温,2013年以来共接收社会捐赠慈善款物达20亿元,公益事业快速发展,让爱心热流在全社会涌动。

“旗”指方向筑牢根魂 固本强基加强民政能力建设

旗帜,冲锋的号令,奋斗的方向。

指引旗帜方向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全省民政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始终将党建作为头号工程,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编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民政系列指示批示精神读本,联合省委组织部举办“全省民政业务专题研讨班”,推动全省民政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促进民政政策在基层落实,全面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共享感和幸福感。

舞活旗帜的是党建带来信仰的力量。全面加强机关党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利用春节、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等重大节日,组织开展各类主题活动,把节庆生活与党员教育紧密结合,提升民政部门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民政系统党建,专题召开全省民政系统党建座谈会,着力打造“七个一”党建品牌,即突出全面从严治党这一主题,强化“民政为民、民政爱民”这一理念,明确“服务中心、建设队伍”这一目标,压实支部管党治党这一份责任,完善一套科学完备的民政管理制度体系,树立、培养、推介一批民政先进典型,打造一系列特色鲜明的节日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推进民政部门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

民政人肩扛民生大旗坚定前行。“两个专项整治”促进民政资金规范管理,“一单四制”、重点工作评估、市州交叉检查推动工作落实,尤其是各级民政部门党组(委)坚决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大力推进“互联网+监督”,民政部门行风作风明显改观,在抗洪救灾中,广大民政干部将一线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大课堂,生动诠释民政干部是一支关键时刻能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优秀队伍。

社会各界摇旗助威。全省民政系统打开民政大门,既自身发力,也借力合力,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进民政事业发展。注重部门协同,做实做强减灾委、老龄委、双拥、殡改、救助、困难群众保障等领导议事协调机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在养老服务、低保清理、灾后重建、殡葬改革、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等领域,凝聚部门力量推进。注重上下协同,建立“一单四制”管理制度,规范督促检查,开展市州交叉检查,促进重点工作上下联动、横向交流,推动民政政策在基层落地。注重社会协同,发挥主管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职能优势,用活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引进第三方评估机制,在养老服务、低保绩效、教育培训等方面畅通社会参与渠道,建立巨灾保险、老年人意外伤害等保险制度,汇聚民政事业发展强大合力。

新闻宣传让党旗更加鲜艳。全省民政部门站在抓意识形态的高度,深化“民政转型、宣传先行”理念,打造“幸福新湖南民政伴你行”品牌,先后培育出贺晓英、王新法等一批最美基层民政人,提振了干部队伍精气神。

改革发展的宏大叙事,一步步化作民政工作的温暖图谱。在“五大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湖南民政正推动“十三五”民政“10大体系”“12个核心指标”“15项重点工程”稳步前行。当民政工作的“盾”更坚实、“鼎”更稳固、“剑”更锋利、“轮”更有力、“旗”更鲜明,湖南民政一定会在改革发展中不断提升,更上一层楼。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大国前行的清晰航向,这是湖南发展的动力所在,更是7000多万父老乡亲眺望明天的幸福愿景。

民政温暖湖湘,未来更见辉煌!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中国社会报: 民政温暖湖湘——湖南民政砥砺奋进的五年

9205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