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无障碍浏览|

首页>信息公开>媒体

中国社会报:湘潭市第六人民医院 探索多种形式的“医疗+养老”新模式

  时间:2018-07-12 00:00      


(《中国社会报》  201871204版)

近年来,湖南省湘潭市第六人民医院依托自有的公立二级医院平台资源,积极探索“医疗+养老”模式,为老年人提供了专业化、多样化、个性化、多层次的医疗养老服务,筑起了为失能老人提供养老服务的“托底防线”,形成了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湘潭养老”品牌,多次获得国家以及省、市的肯定和推介。

坚持需求导向,服务模式多样化

湘潭市第六人民医院积极推进二级医院转型创新,针对老年群体最迫切的服务需求,按照“大病可医、小病可疗、无病可养、临终可孝”的功能布局建设,探索推进多种形式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

“持续医养”模式。依托二级医院的医疗资源,开办了湘潭市唯一一个为全失能且罹患重病以及需要临终关怀的老人提供24小时医疗养护和生活照料的“医疗养护中心”。

“以医助养”模式。该院内21层康复大楼分为5个老年康养区,由医疗区的临床科室为康养区老人(以轻、中度失能以及患慢病者为主)提供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同时该院还与附近社区养老机构进行医疗合作,为入住这些社区养老机构的老人就医开辟绿色通道。

“智慧医养”模式。该院探索推进“智慧医养”建设,以专业医护团队、养老护理团队和家政服务团队为保障,与国内顶级的互联网医疗企业合作,探索建立“互联网+”家庭医护签约平台,尝试将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延伸到家庭。

“短照医养”模式。该院建设了湘潭市老年人短期照护中心,为家庭短期阶段性无人、无力照料或者短期患病、大病初愈需要专业短期照护与康复的居家养老老人,提供喘息性、应急性、康复性、公益性的短期照护服务。

坚持问题导向,人才培养多样化

当前,养老护理人才短缺是制约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发展的瓶颈问题。在养老护理队伍建设方面,湘潭市第六人民医院进行了多年的实践探索。

设部门。在全国公立医院当中率先设立了养老护理员工作部,负责养老护理员日常管理、培训、输出等工作。

保权益。改变养老护理员传统的“临时工+游击队”身份,建立长期稳定的用工模式,通过建立上升渠道、增强人文关怀、建设团队文化、提高技能水平和劳动价值回报等多种方式,保障养老护理员的合法权益,提升职业美誉度,致力于养老护理员“招得进、做得好、留得住”。

建体系。该院与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合作,建设全国首家“养老学院”和养老护理员实训基地,力争用2-3年时间打造中国一流的养老护理人才培训输出联合体。目前,该院已与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设了一个40人规模的“医养订单班”,正在筹划开设“四位一体”的康复治疗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试点班。积极开展订单式培训养老护理专业人员,有偿为省内外养老、医疗等机构的养老护理人员和管理人员,以及家庭陪护成员等提供培训、实训。

坚持改革导向,支付方式多样化

改革医保支付模式。向市医保管理部门争取在该院试点采取按床日付费的结算管理模式,对“医养结合”类病人中病情较严重,具备长期住院指征的完全失能老人,按平均200/天进行包干结算,病人只需承担很少的个人自付金额,就能够得到专业医治,老百姓对此纷纷点赞。

创制失能老人护理补贴模式。该院启动“天年爱陪”项目,向市民政、市财政争取从福彩公益金每年定向拨付50万元,设立“天年爱陪”爱心资助项目。凡具有湘潭市户籍的全失能或临终关怀类老人,给予300-500/月的生活护理费(护工费)补助,缓解了失能老人家庭部分经济压力,也为今后长期照护险落地实施作了铺垫,此举系全国首创。

坚持创新导向,金融服务多样化

湘潭市第六人民医院联合兴业银行、华融湘江银行、建设银行,采用“大额存钱到银行、收益代扣来养老、本金一般不用动”等模式,力推养老服务金融产品,促进养老服务支付模式变革。

在有效保障老年人资产安全、增加老年人财产收益的同时,激励具有赡养义务的子女以“银行存款收益给父母养老”“家庭成员合力养老”等方式帮助父母养老,推进中华民族孝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洪 英)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中国社会报:湘潭市第六人民医院 探索多种形式的“医疗+养老”新模式

9204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