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无障碍浏览|

首页>信息公开>媒体

中国社会报:女儿大了,福利院送她们驶入家的港湾

  时间:2019-07-17 08:12      

  

  (《中国社会报》  2019年7月17日4版)
  “谢谢龙院长,谢谢福利院,谢谢我的婆家,谢谢现场所有的宾客,我终于可以拥有一个完整的家了。”2019年3月19日中午,当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社会福利院长大的孩子小吴在院长龙环的陪伴下,走向新郎,牵手答谢宾客时,她拿着话筒激动得泪流满面、泣不成声,旁边的新郎悄悄地递过纸巾,拍拍她的后背,非常体贴。小吴的幸福是她们很多人的代表,这几年,福利院每年都有闺女出嫁,每当这个时候,福利院都是最喜庆最热闹的时刻。
  争相出嫁,成了一种“一福青年现象”
  走入小吴的婚房,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婚房里墙面上贴满了粉红的气球,刚换上的喜被上摆着一对娃娃。小吴端坐在床边,全身都散发出幸福感。有人进来,她马上热情打招呼,给人看座、倒茶、送点心,待人接物非常到位,当看到院长龙环进来,她倒羞涩起来了。
  “你今天大喜,找了个好的伴侣,有了好归宿,龙爸爸为你高兴。不用担心,你能自立,又会持家,家庭一定会幸福的。祝你们百年好合,早生贵子。记得福利院就是你坚强的后盾,常回家看看。”说完,龙爸爸拿出一个大红包,上面写了两个大大的字——“嫁妆”。
  “这几年,院里一共有8名女儿出嫁,每一个孩子结婚,我们都会准备一份嫁妆,让她们跟正常孩子一样有自己的娘家。”院长龙环说,“我们在全院推广大家庭养育理念,在院内推行养区爸妈照料、家庭爸妈寄养、爱心爸妈助养的大家庭养育模式,从小注重孤弃儿童家庭观念的树立,让他们从小觉得福利院里的每一个人都是他们的亲人,福利院永远都是他们的家。”在出嫁的大龄青年中,有的远嫁外地,有的嫁入农村,有的结婚对象也会存在一些身体缺陷,但婚后都是很幸福的。看到姐妹们一个个出嫁,其他成年的未婚青年也纷纷有了成家的想法。
  “我从小身患残疾,在福利院长大,在这里我有自己的爸爸妈妈,学会了做饭、洗衣,读了书,认了字,现在还有了自己的工作。”小吴说,“我老公对我特别包容,他不在乎我残疾,公公婆婆也是真心待我,跟他在一起非常安心。”看得出,小吴对未来很有信心。
  “福利院的孩子不愁嫁”
  前几年,孩子们成年后往往不愿意结婚。去年结婚的小安说:“我们最担心的是,如果结婚了,福利院就会不管我们了,我们就没有任何依靠了。”
  “孤弃儿童从小吃住在福利院,大多身心发展滞后,成年后有最低生活补贴,独立能力较低,依赖思想严重。另外,受教育程度偏低,就业没有优势,与外界交往少,害怕走入社会。这是现实,也是困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孩子长大成家之前,我们得让他们有安身立命的本事,有融入社会的经验,有成家立业的勇气。”龙环坦言,“我们积极想办法打消他们的各种顾虑,积极帮助他们解决房子、工作、户口等问题。我们为12岁以上30岁以下的青少年在院内设置了一个包括模拟厨房、蛋糕烘焙室、手工制作室、电脑室、小型超市、外出实习基地等在内的多层次多元化实训体验基地,培养他们的生活技能,让他们拥有自立自强的能力。”
  2010年开始,福利院就按照“为孩子的一生打基础”的观念,开始探索从以“养育”为主向“养、教、康、治、安置”转型发展之路。2016年,开展儿童服务与综合管理标准化建设,建立《孤弃儿童成长引导规范》,采取教育、外出活动、生活实践、心理辅导等方式,从生理、心理、素质发展、外界辅助四个方面引导孤弃儿童健康成长,儿童福利服务水平更精、更细、更专。
  院里保障让每个孩子学一门技能,给每个孩子推荐一次就业机会。孩子们不仅掌握了文化知识,有些还掌握了一技之长,礼仪、价值观等都有了很大提升,孩子们更加自信了。近几年,全院就业的大龄青年将近一半,孩子每年都有出嫁的。每每婚礼现场,都会有参加婚礼的寄养父母向院长“提亲”,请求“嫁女”。
  “孩子们的幸福是我最大的心愿”
  长沙市民政局要求社会福利机构应积极探索适应儿童身心发育要求的养育模式,为孤儿提供规范优质的服务。
  近几年,第一社会福利院以“走入社会、回归家庭”为目标,围绕“重教育、康身心、妥安置”,通过开设文化课,让孩子们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识;开展生活课程,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等;开展厨艺、器乐、舞蹈、串珠等技能培训课,让孩子们拥有一技之长;开展心理课程,让他们接纳自己,阳光生活。通过政协提案等方式为大龄青年争取廉租房、就业政策支持等一系列措施,让大龄青年成人、成才、成家。每个孩子找对象,院长都要严格把关,院里都会隆重操办婚事,还会负责任地做一次婚前检查。去年,院长龙环以政协委员的身份,为孩子们申请了15套廉租房,让孩子们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家。
  “我们要将增进孤弃儿童福祉和促进残疾人自强自立相结合,帮助他们通过自身努力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龙环表示,“大龄青年走入社会,回归家庭就是最好归宿。”近几年,大部分大龄青年外出就业,十余名孩子陆续建立家庭。他们在院内外教师的引导下,学习技能,接受教育,孩子们一步步克服依赖心理,重建自信,外出工作,成功走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结婚后,我才知道,家就是温暖的港湾,特别是在我脆弱生病的时候,家人贴心的照料,让我非常依恋,让我非常有安全感。”小安说,“有了工作,我才知道,生活可以这样,我也可以成为有用的人。特别是当我有了宝宝,我更加觉得自己就是大树,可以为孩子遮风挡雨,原来我可以这么幸福地生活。”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中国社会报:女儿大了,福利院送她们驶入家的港湾

9204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