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湖南慈善网 时间:2013-12-18 18:41 大 中 小
湖南日报12月18日讯(记者 陈勇 沙兆华 于振宇)近日,常德市1000多名慈善志愿者,为3万名全市65岁以上、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年人佩戴上“温情黄手环”。该市老龄委和慈善总会开展“陪您一起回家”爱老助老活动,免费向符合条件的老年患者赠送黄手环。手环可嵌入患者个人信息和联系方式等内容,一旦老人走丢或发生危险,人们可以按照上面的信息及时联系到他们的家人。
我省慈善会系统秉持“慈心厚德、善举惠民”宗旨,弘扬慈善文化,推广志愿服务,2009年以来累计募集款物16亿元,实施慈善项目100多个,受益困难群众120多万人次,慈善成为全省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在助困、助医、助学、助老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玻璃口袋”慈善增强公信力
资助1.1万余名贫困学生进大学
省慈善总会在全省慈善会系统打造“玻璃口袋”慈善,做到阳光操作、公开透明。
建立健全了审批、审计、公示、监督等制度,加强捐赠款物规范管理,加强对市州慈善总会的指导,长沙市慈善总会建立了定期汇总捐赠信息、定期公示捐款信息制度;株洲市慈善总会通过媒体公布募捐程序和救助程序,实名公布捐赠和救助情况;郴州市慈善总会主动邀请审计、财政部门检查指导财务账目,确保慈善资金安全运行……
今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省慈善会系统及时公开捐赠账号,接收社会各界赈灾捐赠,共接收捐赠款物价值1655万元。省慈善总会将全省慈善会系统接收的具体捐赠者名单、捐赠明细,在湖南慈善网进行公示。7月19日,省慈善总会将接收的捐赠款物全部拨付给四川省慈善总会,做到每一分钱来有出处、去有明细,得到四川省慈善总会的赞扬。
10年苦读金榜题名,最想按时跨进大学校门。“2013爱心改变命运”慈善项目募集资金3487万元,资助贫困大学新生11081人完成心愿。项目开始之初,省慈善总会将需要帮助的困难大学生名单在媒体进行公示,并对其中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宣传。项目进行中,各市州慈善总会又将受助学生名单及时在当地媒体进行公示。
捐赠单位说:“慈善总会做事不仅讲效率,更讲诚信,值得信赖。”
关怀民生转型升级
年均受益群众30万人次
临时救急转向日常救助,应急慈善转向常态慈善,近年来,我省慈善救助工作实现转型升级,在助医、助学、助残、助孤、扶贫济困等重大事项上,年均开展常设项目100多个,受益群众30万人次。
“我对战胜病魔更有信心了!”12月2日,岳阳市白血病患者张鹏飞得到市特困家庭大病医疗慈善救助基金会送来的4.7万元救助款,愁苦的面容为之一展。
2009年4月,岳阳市为了缓解特困家庭就医难问题,成立大病救助慈善基金会,对恶性肿瘤、肾功能衰竭、白血病等7种重大疾病中的特困家庭患者,分别给予3000元到60000元不等的慈善救助。目前,该基金规模达到9600万元,累计救助特困大病患者2991人次,不少患者在死亡的边缘得到挽救,重新享受美好的生活。今年3月,该项目获得第八届“中华慈善奖”。
我省慈善救助工作针对困难家庭因病致贫返贫的问题,进行民生关怀,除助推各市州出台大病救助基金外,省慈善总会还联合省烟草专卖局、市州慈善会等,实施“金叶慈善医疗卡助医”项目,特困对象持卡到项目定点医院接受治疗或购药,享受系列优惠措施。目前,该项目已资助困难疾患人员12万多人次,累计支持金额8500万元,定点医院发展到17家,定点药店33家,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众就医难问题。
“房子漏雨漏风,半夜睡觉总担心屋顶会塌下来。”长沙市宁乡县回龙铺村68岁的谈祖德,如今谈起老房子依然心有余悸。他家原来一直住在祖辈留下来的土砖房里,1989年洪水之后,这套房子成了危房,每逢刮风下雨,全家人要跑到隔壁亲戚家躲避。他多次想建造新房,但家里困难,愿望无法实现。
去年,长沙市加大实施“幸福家园”危房援建项目支持力度,谈祖德通过慈善救助、政府补助等途径,获得6万元援建金,加上自有资金,终于建起了新房,白墙灰瓦,样式新颖,一家人现在安居乐业。
据统计,长沙市慈善总会投入资金5120万元,帮助16050户、3.7万名农村困难群众告别危房,住进新居。
发展500多家社区慈善超市
建在家门口的“爱心站”
“人人可以慈善,个个需要慈善”,建设慈善超市是个好途径。
慈善超市是我省新型社会救助体系落实在基层的重要平台,是升华慈善理念和慈善文化的重要载体。
12月10日,记者来到长沙市岳麓区咸嘉新村社区慈善超市,只见货架上摆满了油、米、被子、衣服等日常生活用品,还有崭新的球拍、图书等文体用品,物资一部分由民政部门调拨,一部分由社区居民和驻区单位捐赠,社区低保户、困难户持卡按月到这里领取救助物资。
“这几年,我们一家人吃的米、油,用的被褥、牙刷等物品,都是从慈善超市领取的。慈善超市就像建在家门口的‘爱心站’。”社区居民张敏告诉记者,因儿子患病,日常生活不能自理,自己只能辞掉工作照顾儿子,日子过得艰难。去年春节前夕,她正愁没有钱置办年货,社区慈善超市的志愿者送来了米、油和其他年货,让她和家人过了一个红红火火的春节。
长沙市目前拥有慈善超市252家,实现了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全覆盖,累计接收爱心物资价值6000多万元,救助困难家庭200万户次,登记在册的慈善志愿者达2.8万余人。慈善超市如今不仅可提供救助物资,还将家教、保洁、维修、医疗等志愿服务摆上柜台,有困难急需援助的居民可来此自由“选购”服务。
衡阳市蒸湘区2008年5月建立第一家社区慈善超市,现在发展到68家。4年前靠慈善超市资助走出困境的社区居民孙涛,现在每个月向超市捐资,省公安厅等单位在该区联合新村社区慈善超市等设立8个“爱心专柜”,定期投放物资。全区慈善超市已向8000余人次困难群众发放物资30750件。
省民政厅负责人告诉记者,慈善超市倡导善的心灵,爱的奉献,为愿意捐赠的群众提供了一条便捷的捐赠渠道,为基层需要救助者搭建起了一个受助平台。全省现有12个市发展慈善超市519家。今年全省还将再建设28家。